【一图看懂电视进化史】LCD vs. OLED:主流电视只分两类?
OLED快讯 · 2018-08-14
近一两年好多品牌都开始推出4K OLED电视,不过主要是高阶系列,售价偏贵,所以仍未开始普及。现时市面上主流的电视仍是采用LCD液晶体技术,虽然大家选购的时候会听到的LED、QLED、SUHD等等不同的叫法,但实际上仍是「LCD电视」。
由CRT到「平面方角」
要讲到电视技术发展真系「一匹布衔长」,所以这里只系同大家简单回顾一下,重点讲返LCD同OLED技术演变。可能有唔少朋友仲记得小时候睇过的CRT(显像管)电视,由于显像管的投影原理,所以电视机身是一个立方体形状,除了「厚屏」之外,屏幕亦都会向外凸出(所以当年其实大家已经一直系睇紧曲面电视啦!)。80、90年代之前CRT电视一直是主流,甚至90年代尾依然拥有大量用家。虽然后期CRT电视已经做到接近「平面方角」的画面,其后的Plasma(等离子)电视以及LCD(液晶体)电视先至真系百分百的「平面方角」,而且机身厚度亦都大幅减少,不过分辨率就无咩大变化。
相信好多朋友对CRT电视都不会陌生,阿炽自己到大学时代屋企都依然用紧CRT TV,后期已经系完全的「平面方角」设计。
PDP与LCD之争:一个时代的终结
Plasma电视(PDP)和LCD电视之争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本身在2000年初期,各有优点、平分秋色的PDP TV和LCD TV,在05、06年开始出现分野,画质不及PDP的LCD电视,凭着较低的成本和售价,成功打进了大众市场。相反PDP每况愈下,市场持续被LCD电视侵占的情况下,大部分厂商都相继退出PDP市场,而曾经被誉为最优质Plasma TV的Pioneer Kuro系列也在09年初宣布停产,而Pioneer也在10年3月正式退出电视市场,而最后一个仍有推出Plasma TV的大品牌Panasonic,也在2013年停产PDP面板、2014年停售,Plasma的时代正式终结。
当年被誉为最靓画质的Pioneer Kuro系列Plasma电视,当年阿炽第一次试机(用《魔街理发师》Blu-ray)已经被它吓亲,黑位表现直到近年的OLED TV先至超越到。
标清576i「变身」高清1080p、LCD「变身」LED
以往LCD电视一直采用CCFL(冷阴极灯管)作为背光,09年大部分厂商开始转用LED光源作为LCD电视的背光系统,取代CCFL。大家在宣传上亦都着眼于「LED」,于是就有了「LED TV」这个新名称——有别于采用CCFL的传统LCD TV,是采用了LED背光的LCD TV。而在LCD逐渐取代Plasma以及LED取代CCFL作为LCD电视背光的时期,也正好是电视由标清720×576分辨率升级为全高清1,920×1,080分辨率的时期,香港在2007年尾开始数码广播,这段时间亦都掀起了一阵换机潮,期间亦都出现了1280×720等介乎SD与Full HD之间的HD电视、或者叫HD Ready电视作为过渡。
LCD电视的画质进化=背光进化?
除了分辨率由SD向Full HD的升级之外,LCD电视的画质同显示技术进化,其实好大部分都集中在背光系统的改进上面。自从由传统CCFL背光改成LED背光之后,LCD TV除了获得更省电、更薄身、支援更大尺寸、使用寿命更长等改进之外,在画质方面亦都有相当大的提升,当中好大部分都归功于背光系统。
LED TV大概的结构,画质提升在技术上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背光、近年就多了在前面板落功规,推出了量子点、Nano Cell等不同技术。
由背光区分高低阶:侧光式vs直下式
LED TV的背光系统主要分为侧光式(Edge LED back-lit)同直下式(Direct back-lit或Full LED array back-lit)两种,然后这两种入面又再细分不同设计。初期市面上的LED TV比较多采用直下式背光,而且多数系高阶系列,其后侧光式设计数量上先至反超前。Edge LED是在机身的上下/左右两边,或者上下左右四边设置LED背光。至于现时?其实依然系侧光式为主,大家在市面上见到的入门至中阶型号的LED TV绝大部分仍然是侧光式设计。优点是机身较薄、较悭电,售价亦都较便宜。直下式设计多数应用在高阶以及旗舰LED TV,在整个LCD面板后面设置了不同数量、分区的LED背光数组,配合Local Dimming(区域调光)技术,可以更细致地调节画面不同部分的光暗,获得更好的对比度和光暗层次,不过机身就会厚少少,售价也较高。
侧光式LED背光最常遇的问题就是画面出现背光不均匀的情况,黑位尤其明显,而且相较于直下式可以局部控制画面背光亮度,侧光式整体调节光暗的设计令光暗对比相对较差、黑位亦都不够深沉。
直下式背光的LCD电视背光部分覆盖了整个电视面板,而且多数支持局部的光暗调控(Local Dimming)。
面板技术进化:引入量子技术?
当然,LED TV的画质并不止取决于背光,前面的LCD面板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亦都不断有改进,初期只有可视角度十分低的TN(Twisted Nematic)面板,到近年的IPS(In-Plane Switching)和VA(Vertical Alignment)面板不断改良,获得更佳的可视角度和色彩表现。现时大家在市面上见到的4K电视多数都是采用IPS或者VA技术,前者具备更好的可视角度和色彩,后者就有更好的光暗对比和反应时间。2015年Samsung在显示面板引入纳米晶体(Nano Cell)技术,2017年LG就引入了量子点(Quantum Dot)技术,前者可以令背光传送到前面板的时候获得更纯净的颜色,后者直接在液晶面板上吸收不必要的光线,呈现到更准确的色彩和更广色域,可视角度亦更高,是更强画质的UHD电视,于是就出现了「SUHD」TV或者「Super UHD」TV这个新名称,也是两个品牌的高阶系列。当然,实际上使用的仍是LCD液晶体的显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