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片技术及市场分析-纬达光电申请挂牌新三板
显示世界 · 2018-06-06
公司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服务)及其用途
(一)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偏光片和光学薄膜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偏光片指将高分子膜材料通过特殊加工制成具有偏振作用的光学材料,主要由PVA膜、TAC膜、保护膜、离型膜和压敏胶等复合制成,是显示面板的核心材料之一。
公司主要产品为偏光片,目前按照应用领域分为LCD偏光片及眼镜类偏光片,主要应用在工控仪表、汽车仪表盘液晶显示屏、消费类电子产品、3D眼镜、太阳镜等。经过多年在偏光片制造领域的经验累积,公司系统地掌握了行业关键技术与工艺。目前,公司拥有“一种用于偏光片的接着剂制造方法”等11项发明专利、“一种改良被动式3D眼镜片”等17项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此外,公司被认定为广东省偏光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山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并拥有“3D眼镜偏光片”、“碘系高耐久产品”等六项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公司具有专业的应用技术服务能力,通过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紧密合作的模式为客户提供服务。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与专业的服务素质,公司与下游客户建立起稳固的业务关系,保证了公司及其产品在业界的良好声誉。
2018年1月、2017年和2016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1,689,712.04元、210,584,903.09元和195,552,620.70元,报告期内的主营业务均占总收入的99.00%以上。公司自设立以来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主要产品为偏光片。偏光片全称为偏振光片,它一种复合膜,由PVA膜、TAC膜、保护膜、离型膜和压敏胶等组成。其中,起到偏振作用的是PVA膜,它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用各类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染料进行染色,同时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等条件下进行延伸,脱水、烘干后形成偏光片原膜。但是PVA膜具有亲水性,在湿热的环境中容易变形,质脆易破,不便于加工和使用,为了保护偏光膜的物理特性,故在PVA膜的两侧各复合一层具有高光透过率、耐水性好又有一定机械强度的TAC膜进行防护。
图1 偏光片基本结构图
偏光片的主要作用在于控制特定光束的偏振方向。自然光(非偏振光,各个方向的振动均匀分布)在通过偏光片时,透过光只剩下振动方向与偏光片透过轴平行的偏振光,其他振动方向的光被过滤。
图2 偏光片基本原理
偏光片主要性能指标如下表所示:
基本性能
性能指标
影响因素
光学性能
偏振度、透光率、色调
偏光膜材料的选择、染色材料的选择、偏光膜染色、拉伸工艺条件的选择以及设备能力的限制
耐久性能
耐高温、耐湿热、耐低温、耐冷热冲击
偏光片基本材料的选择、染色材料的选择以及偏光片染色、拉伸、复合等工艺条件
粘接特性
压敏胶与玻璃基板之间的剥离力、压敏胶与剥离膜之间的剥离力、偏光片保护膜与偏光片之间的剥离力、压敏胶的粘接耐久性
粘合剂配方的选择、粘合剂溶剂的选择、粘合剂调和工艺条件的选择、粘合剂干燥工艺条件的选择以及粘合剂储存条件的选择
外观性能
表面平整度、外观欠点的个数
偏光片生产的环境净化条件、偏光片生产的材料选择、偏光片生产的设备条件、偏光片生产的工艺流程和工艺配方、偏光片包装、储存、运输条件,以及偏光片在客户使用时的存放环境和加工方法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公司主要产品按应用领域分为LCD偏光片及眼镜类偏光片,具体情况如下:
1、LCD偏光片
液晶显示面板中有两张偏光片分别贴在玻璃基板两侧,下层偏光片用于将背光源产生的光束转换为偏振光,之后光束通过液晶分子,并由液晶分子的旋转角度决定通过液晶分子后的偏振方向,最后通过上层偏光片,解析经液晶电调制后的偏振光,产生明暗对比,从而产生显示画面。
产品举例:
(1)GN1805SA1U
(2)HN1822TR570(↘)45H
(3)SN1822TAH-EWV155
2、眼镜类偏光片
公司生产的眼镜类偏光片主要用于3D眼镜及防眩光太阳镜等。
产品举例:
(1)HN1822NR125SH(↘)45
(2)HN1822NR125(↘)45
生产及工艺流程
(1)生产工艺流程
公司主要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①TAC膜分切后进行碱处理,即前处理
②PVA膜拉伸及TAC贴合
③偏光片原板连接
④位相差膜贴合
(2)生产流程
公司业务相关的关键资源情况
(一)公司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
1、碱处理技术
公司经过生产技术的经验积累,优化工艺参数,掌握材料碱处理技术。碱处理技术加大TAC表面的亲水性,减小接触角,加大TAC在拉伸与接着剂、PVA膜的贴合牢度、外观。其中,处理温度、处理液浓度、处理液的副产物含量、机速等因素会影响处理效果。
2、接着剂的开发技术
由于经延伸后的PVA膜较易吸水回缩,需要在PVA膜两侧贴合TAC膜作为支持和保护,PVA与TAC复合技术的关键之一是粘合胶水配方(接着剂)的开发。接着剂直接影响产品的光学及耐候性能,其难点在于对接着剂粘着牢度高不分层、不黄变的要求。公司掌握了接着剂开发技术,根据产品的特性(高温不黄变、牢度高等)要求,开发了不同的的接着剂配方,应用于不同的产品中。
公司拥有相关的专利包括“一种彩色接着剂及制造工艺及采用该彩色接着剂的偏光片”、“一种碘系偏光片用接着剂及其制备方法及碘系偏光片”、“一种用于偏光片的接着剂制造方法”等。
3、压敏胶开发技术
压敏胶作为偏光片与液晶显示器(LCD)玻璃之间粘合介质,需要具有良好的再剥离性、较高的剥离强度、较好的初粘性、耐湿热性和透明性等胶性,即PSA需具备高黏着性、可重工性、耐高温高湿不产生脱胶。PSA压敏胶主要作用:一是偏光片基础膜材之间复合,二是偏光片与液晶玻璃之间的粘合,三是混合珠光粉体用以半透型偏光片。
膜材之间复合包括TAC与PC/COP/PMMA之间的复合,其需要PSA具备高粘力、不黄变、可缓解应力不产生mura问题;与液晶玻璃之间的粘合,PSA需具备高黏着性、可重工性、耐高温高湿不产生皲裂脱胶,可根据客户使用环境而选择有酸或者无酸类型的胶;半透型PSA,要求PSA能与珠光粉体均匀混合、不产生凝胶、黑点,涂布后可产生优良光学效果。对于以上三种类型,公司都相对应具备数款成熟胶水,且能针对客户的需求有效开发更优品种的胶水。
4、翘曲控制技术
偏光片的翘曲会造成客户裁切尺寸不良以及自动吸片、贴片机的生产效率降低等问题。偏光片翘曲系因各层材料吸湿伸缩率不同或者张力不均存在应力造成,存在于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较难完全掌控。公司在翘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张力、产品结构、设备材质、增加装置、工艺参数、储存环境湿度稳定性、材料过程的温湿度等方面进行管控,保证产品翘曲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5、位相差膜贴合技术
由于黑白显示的FSTN技术,要求偏光片与玻璃贴合后能补偿玻璃的光程差。技术的难点在于偏光片需精准斜切成不同的角度,并且能重新连接成卷状,另一方面需把偏光片半成品与光学补偿膜位相差膜均匀的复合在一起,这就要求胶水的涂布技术以及位相差的贴合技术。如果这几方面贴合不好,会造成偏光片的扭曲,内应力残留过大,导致最后提盒玻璃后的显示不均现象。目前公司已掌握了不同角度不同位相差膜的涂胶技术以及贴合技术,能为客户提供稳定的此类产品。
6、染料系偏光片开发技术
与碘系偏光膜相比,染料系偏光膜的偏光度偏低,透过率、染色的均匀性等方面也没有碘系好,但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温湿性能等耐久性,应用于高可靠性要求的领域。
染料系偏光片的光学性能会直接影响客户的使用效果,因此染料的选择对于光学的影响尤其重要。经过多年对染料系偏光片产品的研究开发,公司掌握二色性染料的鉴别技术方法、染料的配色技术,具备开发系列染料系产品的能力。
PVA膜染色延伸技术工艺直接影响产品耐候性能、光学性能、染色条纹外观,公司优化拉伸工艺(温度、硼酸浓度、延伸倍率三者的互相关联)及延伸设备,实现产品染色均匀,连续稳定生产。
染料系产品的耐候性要求高,耐候测试时间长。公司积累了长期测试数据经验,掌握了极限耐候性能检测方法与常规测试方法的相关性。
公司拥有相关的专利包括“一种实验室用偏光素子的简易制造方法及其装置”、“一种染料系偏光片染色液组成物浓度变化的检测方法”、“一种染料系偏光片废水的处理方法”等。
公司业务收入情况
(一)公司业务收入构成及主要产品或服务销售情况
1、按业务性质分类业务收入构成
单位:元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在99.00%以上,主营业务突出,业务发展具有持续性。公司其他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废料销售和材料销售,占比较小。
2、按产品分类业务收入构成
单位:元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稳定,主要包括LCD偏光片和眼镜类偏光片,报告各期的比重均在99%以上。LCD偏光片和眼镜类偏光片2017年销售收入较2016年分别增加13,918,335.06元、1,113,947.33元,增幅为7.78%和6.71%,报告期内稳定上升,波动较小。
(二)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消费群体及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情况
1、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的消费群体
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偏光片和光学薄膜材料,主要客户包括深圳秋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液晶显示模组及各类终端产品的生产制造企业。
2、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情况
单位:元
2018年1月、2017年、2016年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合计为41.44%、38.97%、41.64%,整体较为稳定。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向单个客户的销售比例超过总额的15%或严重依赖于少数客户的情况。
(三)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的原材料、能源情况及报告期内前五大供应商情况
1、主要产品原材料采购及能源供应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对外采购事项,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的占比保持在65%以上,营业成本结构较为稳定。公司产品的直接材料主要包括TAC膜、PVA膜、保护膜等,上述原材料市场供应货源充足、市场竞争充分、产品价格公开,可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
公司不属于高能耗行业,所消耗的能源主要为电力、水、燃气,用于生产、办公。报告期内,公司能耗费用占营业成本的比例在4%左右,能源支出较少。
具体营业成本构成详见本公开转让说明书“第四节 公司财务”之“六、报告期内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分析”之“(一)报告期内利润形成的有关情况”之“3、公司最近两年及一期营业成本构成及变动情况”。
2、报告期内前五大供应商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供应商及采购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元
2、采购合同
报告期内,公司与主要供应商签订的金额200万以上的重大采购订单情况如下:
行业概况
1、行业产业链简介
公司主要从事偏光片和光学薄膜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偏光片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光学材料的供应商,下游主要是液晶显示模组以及各类终端产品的生产厂商。
图1 偏光片行业产业链
其中,偏光片行业重要的下游终端应用之一是TFT-LCD,其产业链的毛利率水平构成了“微笑曲线”,曲线左边是上游的玻璃基板、光学膜材(包括偏光片)、化学品和背光模组等相关供应商,属于全球性竞争;曲线中间是液晶面板及模组制造厂商;曲线右边是下游整机组装、整机品牌商和渠道经销商,主要是当地性竞争。在产业链中,高附加值、高毛利的部分体现在两端,即原材料和销售,包括上游产业中的偏光片行业,利润水平约为40%。
图2 TFT-LCD产业链“微笑曲线”
(二)市场规模
1、偏光片行业规模
根据2016年Displaybank的统计数据,全球偏光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趋缓。从金额上看,至2019年将长期稳定在90亿美元以上;从面积角度看,2014年市场需求为3.91亿平方米,到2019年预计达到4.989亿平方米,如下图所示:
另一方面,偏光片市场预计供需情况将趋向紧张,如下图所示,根据2016年Displaybank的统计数据,预计2018年及2019年glut值将下降,可能会导致阶段性的供应短缺。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16年发布的预测分析,中国的偏光片需求占全球需求的比例逐年增高,需求增速超过全球水平。
从偏光片的产能变化及分布来看,目前市场主要集中于日韩企业,但随着产能的扩张,LG、SDI等公司陆续在中国大陆建设生产线,同时随着技术的持续积累,大陆厂商迅速扩张,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根据中国报告网披露的研究报告,偏光片产能分布情况及预测如下图所示:
LCD用偏光片依据面板类型不同,主要分为TN型、STN型、TFT型和OLED型。TN型、STN型液晶面板用偏光片由于显示性能较低,应用领域窄,市场规模较小;OLED面板由于良品率低、寿命短等技术难题尚未完全解决,尤其是大尺寸面板,还未大规模应用,其全球需求和产能均较小。目前,全球偏光片市场主要以TFT-LCD面板用偏光片为主。
2、偏光片行业上游及下游行业规模
(1)上游行业
偏光片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光学材料的供应商。根据公开资料,在生产偏光片所需的各膜层中,TAC膜和PVA膜作为最主要的膜层,占偏光片原材料成本的60%以上。根据中国报告网数据,2016年全球PVA需求面积为0.8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预计到2020年需求量达到1.01亿平方米;2016年全球PVA市场规模为368亿日元,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383亿日元,整体市场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
目前TAC膜和PVA膜的生产技术主要集中于日本企业,根据当前的偏光片的主流生产工艺,PVA、TAC暂时很难被其他材料替代,偏光片厂商的毛利率受到上游部分原材料垄断的制约。但随着原材料厂商技术上的突破,以及国产原材料配套市场的逐步成熟,未来偏光片的生产原材料成本有望下降。
(2)下游行业
偏光片行业下游主要是液晶显示模组以及各类终端产品的生产厂商。根据中国报告网统计,偏光片在液晶显示器的总物料成本中所占比例为8-15%,依据型号会有所变化。
TFT-LCD是当前世界主流的显示技术。根据中国报告网统计,2016年,TFT-LCD占整个平板显示行业产值约90%,是平板显示产业的支柱。下游可应用在电脑、手机、家电、数码产品等多种终端。大尺寸方面,2016年全球液晶面板出货量为2.53亿片,同比增长1%。电视机平均尺寸从39英寸增长为43英寸,4K等高分辨率面板产量达到1.2亿片,年增长率高达50%。小尺寸方面,2016年移动手机面板出货量(包括功能机和智能机)达21亿片。目前,我国已经成为LCD电视生产大国,同时带动国内LCD电视上游材料如液晶面板、光学膜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另外一个层面看,随着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持续不断投入,加上中国政府陆续出台的一系列大力扶持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所带来的政策红利,我国显示产业不断缩小技术差距,同时随着国内电视、手机等终端产业的崛起,国产屏迎来成长契机。叠加上韩国、日本、台湾地区企业逐步退出LCD产业,且全面屏的应用比例提升,国内显示企业在LCD领域逐步掌控全球定价权。由于新技术如OLED在资金及技术上的高壁垒特性,产业也逐步进入到中韩争霸的格局,玩家面的缩小也使得产业机遇愈发明确。随着京东方、天马等企业OLED产线的相继点亮与量产,新技术对整个产业构成成长契机。
图8 显示技术发展历程
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1、行业竞争格局
全球主要偏光片供应商集中于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日本主要是日东电工、住友化学,韩国的LG化学,台湾地区的力特光电、奇美材料等厂商。但随着新兴市场持续的技术积累,日韩厂商的市场集中度有所降低,国产化趋势明显。
因应我国液晶面板制造等偏光片下游及终端行业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随着近十年来以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龙腾光电、中电熊猫等为代表的一批面板生产企业的崛起,大陆平板显示产业链高速发展,从而拉动偏光片行业的发展。为了配合本地化生产,国外偏光片企业陆续到中国大陆建设偏光片生产基地,而本土偏光片厂商也正迎来重要的行业机遇,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2、行业壁垒
偏光片行业具有产品多样化、技术要求高、更新速度快、工艺清洁化等行业特征,对于行业新进入者,主要存在客户认证、资金实力、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障碍。
(1)客户认证壁垒
偏光片作为面板显示产品的关键原材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终端面板的显示性能和质量。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液晶面板厂商通常需对偏光片生产企业进行长期、严格的合格供应商认证过程。在认证过程中,除对公司产品的质量、价格、交货期有较高要求外,还对公司的设备、环境、内控体系、财务状况甚至社会责任都设有较高的标准。鉴于认证的难度及过程繁琐且耗时,一般来说,一旦通过了优质大客户的认证成为其合格或者优选供应商,合作将比较稳定,不会轻易更换。较长的认证周期也决定了偏光片行业无法在短期内获得投资回报,这对新进入企业构成障碍,存在着实质性的大客户采购认证壁垒。
(2)资金实力壁垒
偏光片的生产需要高精度控制和自动化生产的设备,以及高等级的无尘生产环境,因此需要较高的初始资金投入。例如,偏光片一般要求在无尘车间中生产以确保产品的洁净度,而无尘车间的造价远高于一般车间,且员工在无尘车间的工作规范也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
另一方面,偏光片行业的下游客户一般要求提供信用账期,而上游关键原材料主要从日本、韩国厂商采购采购,其一般要求及时付款,上下游付款节奏的不一致对部分偏光片企业带来资金压力。
因此,偏光片厂商需要在前期投入较多资金建设符合产品生产要求的场所和购建设备,同时在产线建成后,又需要保证充沛流动资金用于购买原材料及获取优质客户的大额、长期订单。上述这些行业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行业进入的资金实力壁垒。
(3)技术研发与生产工艺壁垒
偏光片行业需要有较强的整体技术实力,包括工艺技术、品质控制水平和生产设备等等,需要液晶物理、光电信息、高分子材料科学、高分子化学等多学科的综合运用,专业性强、综合性高且需要业内长期的经验积累。
由于国内针对偏光片的基础研究较少,且国外多年来严格控制对大陆偏光片生产技术和工艺的转移,国内的偏光片生产企业需要依靠自主攻关以掌握核心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新进入企业需要从工程样品到批量生产,从边缘客户进入主流市场,同时达到规模生产和降低成本,与国际产品竞争。
另外,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对偏光片的多样化、个性化等需求不断升级,同时社会对环保的要求日趋严格,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的研发,适时推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新型产品。这就要求企业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生产工艺以及经验积累,因此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4)人才壁垒
偏光片的技术研究和开发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交叉,还涉及研发、生产制造和下游应用等多个产业链环节,这就要求企业的研发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还需要了解上下游行业的技术发展状况,对人才具有较高的理论和技术要求。同时,高精密的生产设备设计和安装调试也需要一支基础扎实、综合性强的人才团队来维持稳定运转。目前国内掌握相关技术的人才较少,新进入的企业难以组建一支成熟的技术团队,国内关键技术人才缺乏对新进入企业形成人才壁垒。
3、主要竞争对手
(1)日本宝莱公司(Polatechno Co.,Ltd.)
日本宝莱公司(Polatechno Co.,Ltd.)成立于1991年7月,主要从事液晶显示器偏光膜、延迟膜、投影机偏光膜及其他精密加工产品的制造及销售。
(2)力特光电
台湾力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3月,引进日本三立的偏光片技术,是台湾第一家拥有偏光板研发、制造及加工能力的公司。目前力特光电的销售策略已经积极转向利润较高的产品,包括车载、工控、太阳眼镜等利基型产品,其客户主要是大陆客户且较为分散。
(3)盛波光电
深圳市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为深圳市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045)旗下子公司,始建于1995年,是国内首家专业偏光片制造商。目前共有5条量产生产线,1条在建生产线,分设坪山、龙华两处工厂。经过二十余年的生产研发,公司产品现已涵盖TN型、STN型、TFT型、车载工控类专业显示、3D立体显示、OLED显示、平板显示及柔性显示相关光学薄膜等领域。
(4)三利谱
深圳市三利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876.SZ)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偏光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三利谱于2007年4月在深圳松岗建成1号生产线:宽幅(1,330mm)TFT偏光片中、后工序生产线;2009年11月在福建莆田建成2号生产线:窄幅(650mm)偏光片全制程生产线;2011年8月在深圳光明新区建成3号生产线:宽幅(1,490mm )TFT偏光片全制程生产线,并拥有部分设备、工艺和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
4、公司的竞争地位
公司主要从事偏光片和光学薄膜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偏光片,目前按照应用领域分为LCD偏光片及眼镜类偏光片,主要应用在工控仪表、汽车仪表盘液晶显示屏、消费类电子产品、3D眼镜、太阳镜等。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创新和积累,公司取得了一系列行业领先水平技术成果,且系统地掌握了偏光片制造的关键技术与工艺。
(1)公司竞争优势
①稳定的客户群
公司专注于偏光片的研发和生产,在与众多优质客户的合作过程中,非标化、定制化研发和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不仅能按照客户的要求研发和设计产品,还可以利用多年积累的经验,针对客户产品的特性创新开发和设计更加经济合理的方案和产品组合,起到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
公司企业文化是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公司的工作宗旨,也是重要的优势之一。通过多年的耕耘和业务开拓,公司与下游液晶显示模组以及各类终端产品的生产厂商间构建了稳定、双赢的合作模式,凭借自身设计水平、技术研发能力、生产工艺、产品质量保证、售后服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支持服务,积累了一批优质的、稳定的客户资源。同时,公司曾被客户评为优秀供应商,包括深圳秋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度优秀供应商,形成品牌效应,对巩固客户合作、拓展市场起到了促进作用。
②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深耕偏光片行业14年,经过技术的研发、积累和创新,公司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系统地掌握了偏光片制造的关键技术工艺。公司被认定为广东省偏光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山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
液晶面板主要材料之偏光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