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调查、337调查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中国LED出口企业该如何应对?

每日LED · 2018-03-26

【导读】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3月22日中午在白宫签署针对中国的总统备忘录,宣布基于“301调查”结果,将对约600亿美元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关税,并对中资投资美国设限等。中国随即作出回应。中国商务部公布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拟对约30亿美元自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而在LED领域,美国宣布对中国征收500亿美元关税之前,3月6日,美国Fraen Corporation公司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指控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在美销售的LED照明设备及组件侵犯其专利权,请求美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

据统计,迄今为止美国已120多次举起301调查“大棒”。早在2008年就有6家中国大陆LED企业被起诉且其中4家被列入ITC“337调查”名单。此次,对中国LED产业又有哪些影响呢?

股市大跌,多家机构表示短期承压无需恐慌

受美国将对中国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的影响,3月23日,A股两市遭到重创,三大股指暴跌均超3%,逾3000只股下跌。下午开盘,股指延续跌势。

当天,三大股指集体大幅低开,盘中均尝试反弹走高,但截至午间收盘未能成功。军工、独角兽概念、黄金板块轮番拉升,但都未能带动市场气氛。

截至午间收盘,上证综指下跌3.27%,报3156.89点,成交1524亿元;深证成指下跌3.59%,报10487.09点,成交1936亿元;创业板下跌3.20%,报1759.16点。

不少机构均发布了对“中美贸易战”的观点,认为总体来看对A股市场短期有一定影响,但无需恐慌。

国金策略表示,贸易战无赢家,全球避险情绪上升,A股短期承压,中长期走势依旧向好,维持研报“慢工出细活”观点。

中信证券表示,从股市来看,由于此次贸易战主要针对新兴产业、制造业,所以对相关行业形成冲击,加之考虑到风险偏好下降,总量影响也偏负面。

中金公司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从净出口层面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判断,尤其在近期对增长分歧较大的时点,对短期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可能带来一定影响。中长期的具体影响程度还要视后续贸易战的广度和深度来判断,但考虑当前中国内需的韧性以及较为充裕的政策缓冲余地,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及资本市场表现不必过于悲观,短期市场如若出现连续且幅度较大的过度调整反而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进入时机。

针对此次中美贸易战将主要影响哪些领域,中金公司指出:

1,从签署备忘录来看,首当其冲是针对中国计划加征25%附加关税的行业,尤其是航空航天、信息及通信技术、机械领域。

2,贸易占比较高的行业也会受到影响。从当前的中美贸易行业结构来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是机械设备仪器(根据分类主要是家电、电子等类别,占出口总量48%)以及杂项制品(12%)、纺织品(10%)、金属制品(7%)等。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则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仪器(30%,主要是资本品)、运输设备(20%)、化工产品(10%)、塑料及橡胶制品(5%)等;

3,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未来中国可能为应对中美贸易战加大对一些领域的开放,包括汽车、医药医疗、金融、养老、传媒产品等。

国内LED企业冷眼观望

针对“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将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近20家上市公司回应了对业务影响情况,大部分公司都回应称基本没有影响。其中和LED相关的两家上市公司作出如下回应:

奥拓电子(002587)表示,整体上基本不受美国贸易政策波动的影响。

伊戈尔(002922)称如有影响会及时披露:“今日关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针对中国知识产权侵权的总统备忘录,内容包括对价值6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98.6亿元)的自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信息对公司尚无直接影响,公司产品都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也密切关注中美贸易冲突的进展及汇率变动相关信息,如对公司盈利有重大影响,公司将及时披露。”

零奔洋(872658)是一家集研发和制造为一体的LED应用产品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LED广告标示市场。其生产研发的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产品出口额达70%,其中美国占了40%。总经理温小桂表示,公司出口业务地区分布相对分散,单一国家或地区的政策变化,对公司海外销售影响有限。此外,公司的产品长期以来都以过硬的质量性能取信于市场,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中具备优势,并非单纯以价格取胜,因此,中美贸易战目前对公司业绩影响不大。

中山市泽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长期服务于LED灯饰行业的高科技型企业,其生产的单、双面及铝基线路板已被中国LED行业100强企业广泛采用。谈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总经理张小葵认为,中美贸易战会进展到什么程度,目前无法评估,这要取决于双方的博弈,但是出口企业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如可以采取一些方式去缓冲和缓释风险,可以通过外汇调期来对冲汇率波动的风险,远期合约的方式去降低进出口货物的价格波动。还有包括用期货期权来进行套期保值,锁定相关原材料的成本等等。

张小葵介绍,原材料中,我国进口炼焦煤中有一部分来自美国,焦炭、铁矿石和美国基本没有贸易往来。总体上,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对原材料直接影响有限。比如,该公司生产的线路板主要原材料涉及铜,而从目前提高关税产品清单来看,铜的占比不大。综合来看,对有色的影响不会有很大。

“337调查”打响中美贸易战第一枪

在美国宣布对中国征收500亿美元关税之前,3月6日,美国Fraen Corporation公司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指控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在美销售的LED照明设备及组件(Certain LED Lighting Devices and Components Thereof)侵犯其专利权,请求美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

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乐狐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广州炫熠灯光设备有限公司、广州飞星灯光设备有限公司、无锡市畅盛特种光源电器厂涉等6家中国企业为列名被诉企业。

据小编了解到,美国对中国LED产品启动337调查并不是第一次。早在2008年就有6家中国大陆LED企业被起诉且其中4家被列入ITC“337调查”名单;2012被调查的中国LED照明企业上升为13家。

从整体上看,一直以来被诉企业多是珠三角等LED产业发达地区,且多为中小型企业。然而,中国LED企业在应对此类关乎整个产业的事件时,一般选择了采取了回避和冷漠的态度,积极应诉的并不多见。经研究总结发现,美国对华337调查有着简便性、歧视性、严厉性、广泛性和持续性等特点。

在实践当中,337调查也呈现出调查数量上升、专利侵权为主要诉由、涉案产业高技术化等趋势。由于中国的产业基础和知识产权实力相对薄弱,中国企业在对外出口时经常会面临知识产权壁垒,尤其是美国关税法337条款针对中国LED企业进行的调查及救济措施,让中国LED出口企业没少吃苦头。

据了解,不久前,广东省商务厅联合商务部贸易救济局发出通知,召开关于“377调查”的应诉工作会,帮助企业应对此案。

专家观点:LED企业要增强知识产权意识

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前后国内LED专利申请数量上已经超过了日、美、韩三国,2012年甚至高达10343项。中国LED照明产业专利虽多,但含金量不足,主要集中在外观等设计领域,核心专利占比非常小,因此国内LED照明企业的专利话语权很小。

虽然很多专利侵权看似都是针对外延和芯片等上游领域,但是这也会影响到下游企业。比如,芯片供应商一旦发生纠纷,产品价格就会出现波动,甚至发生供货中断等现象,影响下游领域的正常生产。

深圳市零奔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小桂表示,其实国外发起专利侵权案的真正目的不在于保护知识产权,而在于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随着国际市场及利益分配格局发生变化,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手段对中国LED企业进军国际市场进行拦截的情况,将会越来越严重。

结合自己企业遇到的实际情况,温小桂表示,应对“337调查”,要看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在实际操作中,除了部分企业积极应诉之外,和解也是其中一种解决的方式。中国企业在遭遇“337调查”之时,可以通过与对手企业的谈判,进行专利交叉许可,从而达成和解。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趋势,统一的市场必然要求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也在逐年增加,这是客观形势的必然要求。因此,LED企业不应担心知识产权得不到有力的保护,而应担心企业没有知识产权。

对于中小LED企业而言,资金短缺是大部分企业面临的困难。资金越短缺,对知识产权的投入越少,企业的效益越差,资金就越短缺,如此进入了一个无限的恶性循环中。并且,LED企业在遇到产权纠纷案件时,往往面临着长达一年,甚至数年的时间,部分中小LED企业很难承担起如何将有限的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因此,知识产权或许是一个突破企业瓶颈的有效手段,如果处理得当,能够快速摆脱困境,进而高速发展。

深圳市照明与显示工程行业协会秘书长赵飞表示,随着中国LED照明产业的发展,将来可能会面临各种核心技术带来的专利纠纷,企业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把知识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够在各类对抗中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