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灯具大盘点!

阿拉丁照明网 · 2018-03-03

1923年

MT8 镀铬钢管台灯

设计师:华根菲尔德

威廉·华根菲尔德,这个几乎是在包豪斯度过了一生的设计师在学校的金属车间创作出了许多经典之作,其中就包括这款台灯。MT8台灯是包豪斯风格的典型代表,拥有乳白色的透明玻璃罩,金属质地的支架,即使是现在的台灯仍然可以看它的影子。

1925年

PH系列灯具

设计师:保尔·汉宁森

PH系列灯具不仅是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典型代表,也体现了工业设计在科技与艺术上的完美结合。

一方面,设计使光线通过层累的灯罩形成了柔和均匀的效果,从而有效消除了一般灯具所具有的阴影,并对白炽灯光谱进行了有益的补偿,以创造更适宜的光色。

另一方面, 灯罩优美典雅的造型设计,如流畅飘逸的线条、错综而简洁的变化、柔和而丰富的光色使整个设计洋溢出浓郁的艺术气息。同时,其造型设计适合于用经济的材料来满足必要的功能,从而使它们有利于进行批量生产。

1927年

Kandem Desk Lamp 康登台灯

设计师:布兰德

布兰德的设计采用几何形式,运用简洁抽象的要素组合传达自身的实用功能。1927年她设计的这款著名的有“康登”台灯,具有可弯曲的灯颈,稳健的基座,造型简洁优美,功能效果好,并且适于批量生产,成了经典的设计,也标志着包豪斯在工业设计上趋于成熟。

1960年

Moon Lamp 月亮灯

设计师:维纳尔·潘顿(Verner Panton)

这款灯是潘顿早期的灯具作品之一,综合了瓷面灯罩、铝片的环状遮片,和纺织纤维的吊线,让不同的材质特性,搭配设计概念成为完美的组合。

共有10层环状叶片构成,可以随意调整遮射角度,或面积大小,让灯光或直接、或间接的散发光源,叶片间散发出来的光仿佛呈现出月亮的阴晴圆缺,是一盏让使用者保留非常大弹性空间的经典之作。

1962年

Arco落地灯

设计师:卡斯狄里奥内兄弟

如同卡斯狄里奥内兄弟的其它设计一样,这个灯的构图元素也相当简单:削角设计的大理石基座,三条弓形扁管组成的抛物线灯身吊杆, 头盔似的不锈钢灯罩,上方有钢孔以方便灯泡的降温和带来向上的间接灯光。

毫无疑问大理石与不锈钢的结合大胆而富有启发,然雅致的弓形的柱子给了灯以原创性。此外它还拥有三个不同的高度,而且可以在不同时间和高度下改变方向,获取不同的照明角度。

Arco不是吊灯,却很好实现了从头顶"放出"光源,并能控制照明亮度,这在那个年代毫无疑问是壮举,并流行至今。完美的弧线定格了经典,通过垂钓般的弧线减少地面使用空间。

1962年

Los Taccia 雷达台灯

设计师:阿切勒·卡斯蒂格利奥尼

世界上的很多博物馆都收藏着雷达灯。这坚实的台灯的灯光是从一个凹的、旋转的铝反射器射出来的,这铝反射器经过光滑的抛光。灯光通过放在铝反射器上的吹制玻璃扩散器来调整,扩散器可以不同方向的转动,灯的底部是经过黑色不光滑的抛光的挤制铝材做成的。

1972年

Tizio台灯

设计师:理查德·萨博

“在我工作或阅读时,希望光线只投射在面前的书页上,而四周仍保持着幽静和朦胧”,这是设计师理查德·萨博(Gerhard Sappert)于1972年设计 Tizio 的初衷,也正是这一构思引导他设计出这款闻名世界的双臂台灯。

平衡力学的巧妙运用,使得 Tizio 呈现出多角度的平衡美感。上世纪70年代出产的Tizio卤素台灯结构造型独特,身体可以在在水平面旋转360度,也可以让其沿着杆位滑动即可调节灯座高度。

1988年

Ara Lamp 牛角灯

设计师:菲利普·斯达克(Philippe Starck)

Philippe Starck的作品常运用有机型态,用最普通的线条勾勒出最让人惊叹的形状。同时也有着一股“小邪恶”,把“鬼才”的“鬼”字体现的淋漓尽致。

Flos Ara牛角灯,是Starck和意大利品牌Flos合作的第一个灯款,牛角向上拨动是开灯,向下则是关灯,是Starck一贯的的幽默手法。

利落的线条、亮银的肌理和精致的细节,让这款灯饰显得个性十足又质感极佳。

1997年

Beat Lamp 系列

设计师:TomDixon

Jack灯是汤姆迪克森的代表作之一,它造型简单别致,富有匀称的视觉美感,采用密度较小的塑胶以加强透光度,轻巧却十分坚强,有点燃一室温暖的照明功能,能当成椅子使用,放上一块玻璃就变身为茶几;

当然,把它安置在房间的一角,也能充当艺术品。这张设计于1997年的椅子已经作为20世纪设计的代表作,成了各大设计博物馆的永久收藏。

来源 | 意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