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as创始人纪达夫专访

gooood谷德设计网 · 2018-02-01

Keith Griffiths x gooood

“我希望Aedas可以成为中国最信任的设计师。不仅仅是最大的或者最好的,而是最值得信赖的。”

——纪达夫接受谷德专访

正值全球顶尖建筑设计公司Aedas于中国内地发展15年之际,谷德对Aedas全球设计董事及主席纪达夫在北京进行了专访,对谈对于中国城市化及高密度发展的见解,回首Aedas在中国内地 15年来的重要历程及未来发展战略。

关于北京

“北京已经制定了如此大规模的规划,拥有广阔的建筑空间,且城市尺度比其他城市要大,因此有必要开发高密度、混合型高层商业,以及满足生活、工作、休闲等多种需求的活力城市。”

1.

您认为北京这座城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从1992年开始,我大概每年要来北京六七次。北京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有着优美的网格肌理和完善的环线道路系统,各种交通设施比如地下交通也非常棒。城市在总体规划之下有条不紊。北京或许是全中国城市规划最优秀的城市:景观相互融合,建筑高度受到严格把控,城市天际线优美,这对于城市景观的营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优秀的总体规划下,古建筑得到了良好的保护,高层建筑也远离历史街区。建筑之间保持了良好的间距,避免了因密集而造成的拥挤。相较于高楼林立、建筑物密集的香港,以上这些都是北京所特有的优点。

而提到北京的劣势,很多人都会想到环境污染。我们北京办公室的员工就深有体会。因此北京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值得探讨。庞大的总体规划使北京获得了更多的城市空间。北京的未来发展将趋向于高密度,商住混合,高层居住、工作、休闲等。北京将如何以自己的特色来回应这种发展变化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我相信北京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建筑师们也将为此出谋划策。几乎所有的中国城市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由于耕地的限制,城市发展需要更新现有土地,需要发展城市中心,降低公建成本,更专注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此情形下,北京必然要对城市的现有地块进行高密度的再开发,而有趣之处在于,如何在实现这些发展的同时仍然保持住强有力的北京特色。

▼北京财富中心第一期

▼北京新浪总部大楼

▼北京大望京二号地项目,由Andrew Bromberg at Aedas设计

▼北京大兴西红门综合开发项目,由Andrew Bromberg at Aedas设计

“可持续发展最明显、最根本的方法是高密度的生活模式和超高层的生活空间……同时也要注重城市绿化,不能忘记公共空间对于居民生活的重要性……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举措是智慧城市,也就是将基础设施以及服务设施紧密连接起来。”

2.

您认为对于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而言,什么才是可持续发展切实可行的办法?

在建筑之前,让我们先来从城市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最明显、最根本的方法是高密度的生活模式和超高层的生活空间。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空间越密集,他们日常通勤的时间和距离也就越短,城市的扩张也会因此放缓。城市在变得更紧凑的同时,也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

不可否认的是,城市的密集发展也会带来各种问题。过于紧凑的环境使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强,噪音问题严重。因此,我希望在密集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城市绿化。回到刚才的问题,在我们开始践行高密度生活的同时,依然不能忘记公共空间对于居民生活的重要性。高层建筑并非被街道环绕着的孤立单体,我们还要考虑与其配套的公共空间,包括地下和地上的各个楼层,以及户外停车场。这些公共空间的营造也将帮助我们解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当高层建筑通过上层步行交通和花园实现良好连接时,城市街道将能够完全用于机动车行驶,公共空间也将移居到高层或地下空间,城市会因此变得更加具有可持续性,因为相比乘坐出租汽车,城市居民可能更倾向于步行。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举措是智慧城市,也就是将基础设施以及服务设施紧密连接起来。从技术自控系统,到自然控制系统,到电梯可以识别你的声音并带你到达正确的楼层。尽管每一个举措的贡献都是十分微小的,但它们共同为城市节省了大量的能源。以高层建筑中的电梯系统举例,这种程序化的运行方式使电梯能够辨认其乘坐者,比如当我走进电梯,它便能断定我要去31层,同时询问乘坐电梯的哪些乘客也是去往31层的。如此,高层电梯的运行将更加高效,而电梯运行所消耗的能源也将减半。与此同时,当我们将这种运行电梯的方式用于公共汽车站、无人驾驶汽车和最短路线规划,当我们将大数据用于城市运行时,大城市的能源消耗更将大幅减少。

▼青岛金茂湾购物中心

▼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解放碑时尚文化城

▼大连恒隆广场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联合利华总部大楼

Aedas的发展之路

“我希望在我的公司里,每一位员工都能充满活力和动力。Aedas希望为大型社区和大型城市做设计。我们在高密度城市,高层建筑,机场,火车站等基础设施以及它们与城市的整体性建设中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1.

Aedas是在何种背景下创立的?这些年来,Aedas是如何发展至如今的规模的?

公司是在1985年创立的,也就是我来香港三年以后。我1982年来香港,在成立公司之前,我为两家大型跨国公司工作过。其中一家是奥雅纳,公司为员工共同所有,社会性较强。另一家是福斯特事务所,更加独裁一些。我对这两种公司的运行方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领会。在奥雅纳,我们致力于用知识和力量打造人居生活和良好的生活空间。而福斯特公司则致力于打造最好的建筑,而非最好的居住生活。两家公司目的和目标不同,其一受公共利益推动,另一家则由个人意愿主导。于是当我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公司时,我想,何不将这两者融合在一起呢。我希望在我的公司里,每一位员工都能充满活力和动力。它不受某个人的主导,而是鼓励和激活全员的灵感与创意。我们知道,当人的利益得到真正满足时,他们的动力才会增加。在为别人考虑之前,大部分人都会首先在意个人的得失。我们公司有很多董事,他们每一个人都充满着动力,因为在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他们自己的利益也得到了保障。好的设计会帮助公司更好地经营,同时也令公司的客户更加满意。这就是我们公司的经营理念。这些董事组建了我们公司核心团队,他们为公司所做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他们的家人和孩子都得到了保障,这都会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工作,努力经营好这家公司。这就是Aedas。

▼香港中环区购物中心, Aedas为置地控股设计完成了其位于中环核心区12座建筑的活化、修复及重建

在正确的公司经营理念下,我们的公司也在迅速扩张。从1985至2000年,公司人数从2人增长到200人。之后我们在全球各地都设立了办公室,我们在大家的关注下变成了真正的跨国企业。从那之后我们的发展速度更快了。在第一个15年里我们从2人发展到200人,在又一个10年的快速发展中,我们由200人增长到1500人,呈指数上升。在那之后,公司的发展仍在继续。与此同时,我们决定将公司的业务重心放在高密度,高层建筑,混合商业,城市基础设施和特殊社区建筑中,并同时解除与欧洲分公司的联系。由于欧洲分公司的业务范围已经与我们的业务方向背道而驰,它们开始脱离Aedas自主经营。Aedas希望为大型社区和大型城市做设计。我们在高密度城市,高层建筑,机场,火车站等基础设施以及它们与城市的整体性建设中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因此在2013年,我们做出了以上决定,并遵循至今。如今我们公司的下属员工从1500人精简到1200人。

▼香港国际机场中场客运廊

▼阿联酋迪拜地铁站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卫星厅

“我希望Aedas可以成为中国最信任的设计师。不仅仅是最大的或者最好的,而是最值得信赖的。”

2.

Aedas在未来有何明确的发展计划?

我的愿景是,我希望Aedas可以成为中国最信任的设计师。不仅仅是最大的或者最好的,而是最值得信赖的。我们希望,我们的客户、政府、市长向人们阐释我们为城市所做的设计与规划时,可以让市民知道,我们并非仅代表开发商和投资者的利益,我们还考虑到政府和社区民众的广泛利益。因为在设计过程中,我们看重三方利益,即政府,客户和社区。此外,我们也十分重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很乐意大家将我们视为商业建筑公司,但我也希望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了解城市,我们以全民利益为重,而非某些个体。

▼广州国际金融城(总体规划)

3.

Aedas在建筑学科和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愿景?

Aedas是一家智慧型公司。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乐于培养年轻人。对于他们未来是否会加入Aedas,这并没有关系。我们与同济、清华、香港大学、巴特莱特建筑学院等都有合作。而合作也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Aedas是一个巨大的知识交流平台。然而在很多私人企业中,这些知识都是不公开的,这很奇怪。在Aedas,这些信息都是完全公开的,在校的学生可以很轻易地接触到和学习到。如今,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增长,大学在校生可以很容易地与Aedas的知识交流平台近距离接触,反之亦然。所以我认为,在接下来的5到10年里,大数据还会将知识交流领域推向更宽更广的平台。大学教育的环境即将改变,课堂授课的传统方式也会改变。学生会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会获得更多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平台。有更多人可以接近Aedas,从这里学习并获取知识。这就是Aedas的愿景所在。

▼Aedas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立奖学金,并举办学术讲座及主题展览

▼Aedas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办学术讲座、主题展览暨创新基金成立仪式

原文链接:http://www.gooood.hk/dialogue-between-keith-griffiths-and-gooood.htm

gooood拥有对此文唯一绝对的中文及英文版权和图文呈现版权。任何中英文文字或图文排版顺序与我们一致皆侵权。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gooood.contact@gmail.com

网站 www.gooood.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