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灯光设计如此重要,你会用了吗?

中照网 · 2018-01-28

光照的作用对人的视觉功能的发挥极为重要,因为没有光就没有明暗和色彩感觉,也看不到一切。光照不仅是人视觉物体形状、空间、色彩的生理需要,而且也是美化环境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光照可以构成空间,又能改变空间,既能美化空间也能破坏空间,而且能营造不同的空间意境情调和气氛。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天气非常晴朗,太阳光光照的非常好的时候我们会感觉人的心情也非常的明朗,而阴天的时候光照比较阴暗阴沉感觉人,人的心情比较抑郁,这就是光照带给我们的一些心里感受,对于我们人的这个心情的一个影响。

灯光的作用

光照的作用对于我们室内环境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灯光与室内装饰的关系

1、合理控制灯光照度,为人们的活动提供各种不同的照明。

2、调节室内空间的深度、大小,达到划分区域的效果。

3、塑造物体的立体感、质感。

4、调节室内冷暖色调的关系。

5、根据空间的要求与人们的生理、心理要求来布光,创造空间气氛。

6、光影及灯具营造装饰效果。

7、突出重点。

上面这张图片,在这个佛像上方有一顶射灯进行照射,它对这个佛像了一个突出重点的这样一个作用,同时呢,塑造了佛像的立体感。

佛像前面这块空地上的这个光斑,对这个整个空间营造了一些情绪,我们整个空间当中它的光照是相对低调的。所以给人营造了也是一种比较神秘的感觉。

光构成原理

色光混合三定律,人眼睛不仅对单色光产生一种色觉,而且对混合光也可以产生同样的色觉。色光混合现象归纳为三条定律:补光律、中间色律、代替律。

补色律:每一种色光都有另一种同它相混合而产生白色的色光,这两种色光称为互补色光。例如蓝光和黄光,绿光与紫光,红光与青光混合都可以产生白光。

中间律:两种非补色光混合则不能产生白光,其混合的结果是介乎两者之间的中间色光。例如红光与绿光,按混合比例不同,可以得到介乎两者之间的橙、黄、黄橙等。

代替率:看起来相同颜色却可以有不同的光谱组成。只要感觉上相识的颜色都可以互相代替。

例如:

A(黄光)=B(红光+绿光)

C(青光)=D(蓝光+绿光)

A(黄光)+C(青光)=B(红光+绿光)+D(蓝光+绿光)

其结果是

A(黄光)+C(青光)=淡绿光

B(红光+绿光)+D(蓝光+绿光)=红光+绿光+蓝光+绿光=白光+绿光=淡绿光

这就是代替率

它在色彩光学上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定律,现代色度学就是以此为理论基础而建立的。色光混合定律属于加色混合,它与染料、颜色的混合相反,后者为减色混合,其混合规律也是完全相反的。

三色混合

色彩物理理论中的加色混合理论证明,红、绿、蓝三原色等量混合时产生白光;红光与绿光等量混合产生黄光;红光和蓝光等量混合产生品红;绿光与蓝光等量混合产生青光。

显色性

我们通常都把这个光源对物体真实颜色的一个呈现程度称之为光源的显色性,为了对光源的这个显色性进行一个定量的评价,于是我们就引入了显色性指数的这样的概念。

以标准光源为准,标准光源通常指的是太阳光源,它的显色指数被定位为100,那其余所有光线的显示指数,相对来说都是低于100的,显色指数我们通常用RA来表示的。

RA值越大就表示,光源的这个显色性越好,相反的的RA的值越小呢,光的显色性肯定就会越差。

怎么样来断定这个光源的显色性是好还是坏呢,那我们就要跟这个太阳的显色性,日光下的显色性进行一个对比,通常在荧光灯下我们的物体会呈现出偏白,那荧光灯它的显色指数就是比较差的。

而我们显色指数相对较高的灯是白炽灯。在白炽灯的照射下呢,物体呈现出的颜色非常的鲜艳饱满。

在高显色指数的白炽灯的照射下,橙子呈现出的颜色非常的鲜艳饱满。

在低显示指数的荧光灯的照射下橙子显得比较惨白。

食物显得色泽更鲜艳更可口,也更有食欲,通常我们餐厅当中的我们都会要求这个使用显色系数较高的这样的一种光源。

还有一些对这个显色系数要求比较高的一个区域,比如说一些专卖店通常也都会要求光源的显色性要求比较好的灯具。

我们有时候会去到超市,在超市的灯光下那我们看到我们想要买的肉或者是,水果蔬菜它的色泽非常鲜艳看起来非常新鲜,但是买回来以后我们回到家以后却发现,这个肉的色泽水果的色泽并没有像我们在超市购买它时的那种鲜艳程度。

这个就是跟光源的这个显色指数有关系,所以在我们设计灯光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我们是否需要提高光源的这个显色性来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比如说专卖店需要达到营销的这样一个效果,家居环境并不需要那么高要求的一个显色性,我们就可以设计的相对是稍微温馨一些,这个就是我们对光源的显色性的运用和了解。

光源的色温

色温是照明光学中用于定义光源颜色的一个物理量。即把某个黑体加热到一个温度,其发射的光的颜色与某个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相同时,这个黑体加热的温度称之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

色温的单位是K,热光源颜色微黄,色温较低(2000-3000K),冷光源颜色偏白或微蓝,通常色温都在4000K以上。

色温低,感觉温暖,色温高,感觉凉爽。

光源的色温应与照度适应,即随着照度增加,色温也应相应提高,否者,在低色温、高照度下,会使人感到酷热;而高色温,低照度下,会使人感到阴森。

怎么来理解呢?照度增加则意味着空间的亮度比较大,空间非常非常地亮的时候,如果我们用,色温较低的黄色光,那就会使整个人感觉像是在烤箱里头一样,非常的亮、光线非常的暖,会让人感觉到非常热,那相反的,在照度非常高,色温非常高的情况下那我们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一个感觉。

- END -

来源丨腔调软装 编辑丨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