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不动就是金黄色的大屋顶,古建照明千篇一律的做法真的合适吗?
阿拉丁照明网 · 2017-12-22
先来看看几个例子:
这个金灿灿的建筑(图1),大屋面以及屋檐底下都用了暖黄色的光,乍一看,好像很雄伟大气,金碧辉煌,但仔细想想,谁一眼能从这个灯光的色彩上看出这是哪个朝代、什么风格的建筑昵?建筑的细节已经完全淹没在一片黄色的海洋当中了,失去了层次感。
▲图1
下面这个建筑(图2、图3),夜晚的灯光效果确实挺不错的,也是作者比较喜欢的一个案例,但是大家能从这个灯光的色彩中判断它是哪个时期,什么风格的建筑吗?我如果告诉大家,这是汉代风格的建筑,你会作何感想昵?是不是觉得哪里不对劲呢?
汉代建筑的色彩特点一般是以黑白为主的,配以赤色做点缀。而上面的这个建筑完全只考虑了视觉效果,但却忽略了建筑本身的特点。
同样是汉代风格的建筑(图4),下面这个灯光设计就比较理性,简洁大气,又能体现出建筑特点,算是做得不错的一个案例。
▲图4
( 图片为G20杭州元首航站楼,来源于38度灯光论坛魏铭哲)
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建筑没有将屋顶进行灯光处理,更没有用暖色光去照射。其实在设计方案的时候,原作者是经过了一番考量的,其中就包括对汉代建筑色彩的分析,最终否定了顶部照亮的方案(图5)。
▲图5
( 图片为G20杭州元首航站楼,来源于38度灯光论坛魏铭哲)
大家可以进行对比一下(图4与图5),哪一种更能体现汉代建筑风格昵?
再来看看下面的这个建筑(图6、7、8、9),不用问,大家都知道,著名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
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它的建筑等级是当时最高的,屋面采用的是金色琉璃瓦。在照明处理上,采用了白光远距离投射的方式,还原屋面本来的颜色,威严庄重,气势宏大。
同时期还有一处古建筑,有着与天安门非常相似的特点——西安的钟楼。
我们将钟楼与天安门做个简单的比较: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
▲图10 钟楼旧照
▲图11钟楼(白天实景图)
▲图12钟楼夜景效果图
▲图13钟楼夜景
在2013年的时候,钟楼当时与鼓楼一起换了“新装”,进行了一次灯光提升改造,也就是现如今大家所看到的钟楼夜色,非常的迷人,看起来有种晶莹剔透的感觉。
正由于此,患有重度职业症的作者决定亲自登上城楼,一探究竟。
▲图14 钟楼照明布灯图(作者自绘)
不依不饶的作者竟然还对钟楼的灯光做了照度分析,真是痴迷到如此地步。
▲图15 照度模拟图(作者自绘)
▲图16 照度分析图(作者自绘)
其实真正吸引作者的地方,在于钟楼顶面的灯光色彩处理。其顶面采用的是绿色琉璃瓦材质,用冷白光照出来后有一种晶莹剔透的感觉,完全有别于其它古建筑,显现出了其自身的特点。
纵观国内大多数古建筑的照明设计,其照明设计理念,都是保护与传承为先,照明手法昵,也是非常成熟的轮廓照明、内透照明、投光照明等这几种,案例也是非常多;至于照明的色彩昵?作者见到过太多的古建动不动就是金黄色的大屋顶,这种千篇一律的做法真的合适吗?
来源 | 阿拉丁新媒体
作者|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