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国产化进展可喜 材料设备仍不足
显示世界 · 2017-11-28
经过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大陆地区显示面板(包括TFT-LCD、AMOLED)产线数量急剧增长,产能面积和技术水平均已得到了快速提升。到目前为止,大陆地区已建成投产的显示面板产线包括:6条4.5代线、7条5/5.5代线、8条6代线、8条8.5/8.6代线(不含三星苏州、LGD广州产线);目前在建/规划的包括5条6代AMOLED生产线、3条8.6代TFT-LCD面板线和4条以上10.5代TFT-LCD线等。
在国内面板企业的持续投资下,近年来显示面板产能不断增长,全球占比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从2011年至今,先后有8条8.5/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投产,大大带动国产面板产能的快速增长。从产能面积来看,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显示屏出货量达到7700多万平方米,超越了中国台湾,跃居世界第二。今年上半年,国产面板出货面积达到了3182万平方米,全球占比达到了33%,面板营收额达到982亿元。据统计,预计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平板显示面板生产基地。
在TFT-LCD面板领域,国内企业在产能增长、技术突破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在AMOLED面板方面,各家面板企业包括京东方、维信诺、华星光电、天马、和辉光电等都进行了布局,已建、在建的AMOLED面板线有13条以上。同时,在AMOLED面板技术方面,国内企业在可折叠、可卷曲显示产品方面均有所建树,试验品不断进入我们的视野,相应的技术研发都在进行,与韩国先进企业的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
就在10月26日,京东方(BOE)宣布成都6代柔性AMOLED面板生产线正式量产,并向华为、OPPO、vivo、小米、中兴、努比亚等十余家客户交付了AMOLED柔性显示屏。
根据第三方咨询机构数据,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对柔性AMOLED面板的需求接近3亿片,2022年将超过7亿片,未来市场前景广阔。BOE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产线规划的产品主要面向中高端柔性显示市场,建设过程中选用业内最优良的设备,包括量产技术最为成熟的日本Canon Tokki的蒸镀机。该产线的量产是中国面板企业在全球先进显示制造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柔性AMOLED显示产品之前一直被韩国企业所垄断,数据显示,2016年三星供应了全球超过98%的柔性AMOLED面板,这种局面制约了我国手机企业的发展。BOE柔性AMOLED产品的问世将有望打破这种局面,重塑柔性显示面板供应格局。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的预测,2018年BOE产品在柔性AMOLED面板市场的占有率约为6%,2020年将达到13%,有望超过LGD成为全球第二大柔性AMOLED面板生产商。
京东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产品
据IHS估计,到2022年,韩国面板制造商在全球AMOLED产能中所占的比重将从2017年的93%下降至71%。中国大陆制造商市场份额则将从2017年的5%增至2022年的26%。
预计未来日本和中国台湾新面板线的投资会较少,主要的新增产能将集中在中国大陆地区和韩国,而中国大陆投资规模会更胜一筹。所以未来以TFT-LCD和AMOLED为代表的平板显示面板产业,中国大陆将会一直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
在显示产业的材料化国产化方面,近年来取得不小的成就。
以TFT-LCD面板产业的主要材料为例,目前国产化液晶材料、基板玻璃、偏光片方面均进展较大。
液晶材料国产化方面,可以说从单体、中间体、混晶方面已完全贯通,实现了真正的国产化,同时市场占比也在持续提升。预计2017年国产液晶材料企业,包括诚志永华、江苏和成、八亿液晶的TFT混晶的整体出货规模将达80吨以上。相信2018年将会首次突破百吨的出货量。且上述三家均已有百吨以上的生产能力,未来随着国产化的推进,还会有更多的市场占比。同时国内材料企业也在走出国门,销往国外面板企业。今年10月,诚志永华的液晶材料成功接到LGD的订单。
基板玻璃方面,以彩虹和东旭为代表的国产化力量经过这十年的努力,目前从4.5代、5代、6代和7.5代都有了生产,8.5代的后道加工产线也已投产,8.5代窑炉的建设预计将在明年展开。目前从石英砂到玻璃都可以实现国产化,相关设备和工艺均已获得突破。
偏光片方面,虽然已建立起了不小的产能,但是所用基膜方面依然要依赖进口。所以其全产业链的进程还任重道远。从下表来看,海外的偏光片企业也是在大举进军中国大陆市场,纷纷在无锡、昆山、南京、深圳等地建设偏光片生产工厂,以就近配套日益繁荣的面板生产需求。
2015年至今国内偏光片新增投资及规划情况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新材料研究所(GGII)
而目前发展起来的AMOLED产业,其材料的国产化程度远远比TFT-LCD产业所面临的更加严峻。无论是种类还是绝对量,目前AMOLED上游核心材料部分的国产化力量都很弱。随着国内AMOLED面板生产线的大量建设,材料的需求将会在未来两三年内迅速攀升,国产化材料配套企业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不小的挑战。
整个显示面板产业,在核心设备的国产化方面一直是短板。TFT-LCD面板所用的曝光机,AMOLED面板生产所用的蒸镀设备、曝光设备等几乎百分之百依赖进口。目前面板线所用的国产化设备,主要是搬运设备、清洗设备、检测设备、切割设备等非核心的设备。
核心设备的国产化,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比如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耗资数亿元为天马研制了两台4.5代曝光机并已在量产线上使用,1台6代曝光机也即将交货。
国产曝光机的研发成功是一大突破性进展,但是国产设备就算研发出来,当推向市场时也面临重重困难,这就给耗巨资研发的设备企业带来生存困难,进而打击了其积极性。
上海微电子200系列TFT曝光机
国产核心设备的缺失,是反映的国内整体基础研究、精密加工、自动化控制等多领域的短板。而这些核心设备所需要的光机电技术、精密机械加工能力、整合系统化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能力等是整个显示产业乃至集成电路行业所必需的共性技术。这些技术的掌握,对于显示产业,半导体产业,军工国防,航空航天等基础工业和尖端产业来讲都是必不可少的。
有些尖端设备是有资金也买不到的,之前我们所面临过的精密加工设备被限售事件已充分说明这一问题。所以发展相关设备产业是关系到众多产业安全的国家战略问题,做好这件事也应是国家意志的表现。从面板产业所用曝光机来看,因目前国际先进企业已掌握先进技术,国内企业从单一企业来讲很难跟进,也没有企业具备这样的实力。所以真正发展这样的产业需要国家层面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依靠一个企业的行为。
来源:DisplayTimes / 文:李雷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