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主流的全面屏面板实现方案

光电与显示 · 2017-11-11

面板供应商的巨头在全面屏领域依旧保持优势,其中以三星、LG、JDI、夏普为首的巨头们几乎包揽了所有顶级全面屏旗舰的产能。而国内的京东方、天马微电子、华星光电、和辉光电等面板厂商也在加速跟进自己的全面屏面板生产线,力图满足全面屏手机巨大的产能需求。

不同的厂商,背后的技术能力也不尽相同。当前主流的全面屏面板实现方案大抵有三种,分别为:a-Si-TFT LCD、LTPS-TFT LCD以及OLED。

a-Si-TFT LCD(非晶硅)

a-Si-TFT LCD(非晶硅)技术大多在低端全面屏机型上采用,在不改变设计结构的前提下,直接将屏幕比例拉长到18:9,达到类似全面屏的效果。但因为a-Si面板电子迁移率较低,每个子像素都需要独立的栅极(Gate IC)驱动走线,两边的屏幕黑边BM区最多控制在1毫米,实现效果并不理想。

加上成本限制等因素,面板驱动仍然采用COG(Chip On Glass)的方式,从而占据上下面板空间。这也是为什么在低端全面屏机型上,仍然有较大边框面积的原因。不过因为低端机市场较大,a-Si-TFT LCD的供应还是比较紧俏的。

LTPS-TFT LCD(低温多晶硅技术)

LTPS-TFT LCD面板较a-Si-TFT LCD来说拥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意味着各个像素点的驱动电压较低,一根配线连接到IC的配线就能同时驱动3个子像素合并的像素组,因此LTPS只需要a-Si 1/3数量的栅极走线,大幅缩减了布线所需的空间,并有效减少BM区黑边的宽度。

FHD LTPS全面屏主要针对的是中高端市场,夏普AQUOS S2搭载的异形屏便是LTPS屏搭配异形切割技术打造而成,效果十分惊艳。随着苹果采用Oled屏幕,JDI、夏普出现了LTPS产能闲置的现象,加上华星光电、京东方等国产厂商的量产实现,LTPS屏幕产能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但随着a-Si-TFT LCD的逐步淘汰和异形屏切割技术的成熟,LTPS-TFT LCD在市占率上依旧有不错的潜力。

OLED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OLED可以说是全面屏技术最为理想的实现平台了。各大旗舰机型的选择印证了这一点:iPhone X、Galaxy Note8、华为Mate 10 Pro等顶级旗舰,无不以OLED面板作为首选。

OLED最大的优点在于其自发光的特性。带来极致对比度和色彩表现的同时,没有背光面板的OLED屏幕也无需担心BM区漏光问题,从而可以进一步缩减组装的预留公差,带来更窄的屏幕边框。另外,柔性OLED还提供了更多的发挥空间,柔性基板的机械应力非常小,异形切割难度低,速度快,良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