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照母山“月光森林”是如何斩获IES “全球最权威照明设计奖”的?

中照网 · 2017-11-07

照母山森林公园上空夜景/来自重庆大学微信

夜幕渐渐降临,“繁星”在森林上空闪烁流动,花草树木之间,“月光”洒向了前方的路……这样的画面,不在电影里,而在两江新区照母山。这些都出自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严永红教授团队之手。

近日,严永红团队的“重庆市照母山森林公园夜景照明工程”设计于日前荣获了第十二届“中照照明工程设计奖”一等奖(公园、广场类)与全球最权威三大照明设计奖之一的2017年度“IESIllumination Awards of Merit”。被重大学子亲切称呼为“女神”的她,是如何点亮这片“月光森林”的?

照母山森林公园的照明设计/受访者供图,周利拍摄

照母山森林公园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毗邻两江幸福广场,周围分布着许多住宅小区和互联网产业园、星系楼宇等办公大楼、园区,是很多市民散步、郊游、骑行、徒步的好去处。

重庆作为山地城市,其夜景照明在规划上与平原城市区别很大,且更为复杂。平原城市在照明规划上一般重点突出道路骨架,沿主干道和交叉口这种重点部位的建筑应设置建筑立面照明,全景观景点多设在超高层建筑顶层上。而重庆的观景点常设在自然形成的地势最高点,如南山一棵松等。山地城市要更多地考虑高密度建筑间的相互关系。

照母山森林公园的照明设计难度有多大?

“做还是不做”便是严永红两年前接到这个项目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严永红教授/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考虑生态环境应用健康照明

严永红是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重庆市高校“健康照明”创新团队带头人,严永红提倡健康照明,坚持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

健康照明这一概念,是光生物学与建筑学中照明“交锋”的结晶,主要探究光生物安全性,在国内照明界这一领域于06年左右开始受到关注。“光生物听起来很高深,其实并没有那么玄乎,不是只有从事医学或生物的专业人员才能研究的东西:光照施加到人的身体上,不论在工作还是学习时,人都会有反应。比如,人在白色的高亮度光下会兴奋,而在咖啡馆昏暗的灯光下则会昏昏欲睡。简单来说就是人工光对人的情绪、视力及睡眠等的影响。”

“光源色温,如看上去黄黄的白织灯是低色温的,白色荧光灯就是高色温的。”不同的光源色温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而且对人的健康也有一定影响。光对人视力的影响是波长、光谱连续与否和光的强度等的共同作用。白织灯的光谱类似于自然光,其光谱是连续的。而荧光灯和使用较多的LED灯,其光谱都是不连续的。“目前手机和电脑中普遍使用的电子屏,其光的强度很高,与现在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有关。”

照母山森林公园一角/ 受访者供图,周利拍摄

发现这一现象之后,严永红教授花了十年时间研究光生物效应,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与实验,最后与团队研发出对人体健康影响小且有利于学习生活的各种场合、对动植物打扰较小的“健康照明”技术。

照母山森林公园夜景照明工程就是这一技术的一次很好的应用。到了晚上,森林公园里的植物和小动物要休眠。但现实是,公园位于城区中心,必然会有很多人去夜游。如此一来,市民对森林公园里的灯光就有了要求。

“不能一下把整个山点亮,又要改变灯光照明不够的现状,在生态保护和市民需求之间找到平衡,这就是难点。”为此,严永红团队在设计前做了许多实地调研,几乎走遍了整个公园。

严永红告诉记者,植物有喜光类植物,也有中性、阴生植物。在和团队进行实地调研后,她发现,在可能需要照明的路上,都是喜光植物。

此外,照母山还有很多鸟,鸟对光更敏感,很弱的光都可能都会影响它们。调查发现,大部分的鸟集中在某个点,因此设计夜景路线时,他们就主动避开了鸟的乐园。

照母山森林公园一角/受访者供图,刘先高拍摄

走遍整个公园手绘百张图纸

有了这样的基础条件,严永红觉得这个项目可以做。但怎么样做好,是第二个难点。

严永红说,照母山森林公园没有设计图纸,只有旅游地图,这对照明设计来说难度就非常大了。于是,她和学生只能手绘每一个需要设计照明的景点,以此来计算照明的位置、距离和路线。

记者在严永红教授的工作室里看到,这样的图纸有上百张。

严永红团队的手绘图纸/受访者供图

星光“流动”月光指路这片森林有格调

严永红介绍,其团队设计的照母山森林公园夜景照明包括两部分。

传统的公园照明都采用常规灯具,只要照亮了就行。而严永红团队创新提出了一个概念——“月光照明”。他们拍摄了公园里花、草、树的影子,制作成投影客片,当灯光投在地面时,月影、花影、草影、树影也出现在了人们脚下,特别有情调。这是公园里的内部照明。

第二部分是山脊照明。严永红说,有些城市的山脊照明密度非常大,易造成光污染。这个项目设计时,他们在选点上花了很多精力和工夫,“要选在树与树之间,这样光就能透出来。”他们采用了大量的球泡灯,如繁星一样遍布森林上空,灯光亮起犹如繁星在闪烁流动。

不仅如此,严永红团队还做了很多有针对性的照明设计,比如自行车骑行的道路上,灯光就会比较亮。在人行小路上,就要采用“防侵犯照明”,这条路上的灯光要满足一个要求:你能看清对面走过来的人。

而在山腰的一处景点,白色的“鸽子”和蓝色的“树枝”交错变幻,让人流连忘返。

这些“月光”和“星光”,让入夜的照母山森林公园更美了。

森林公园内的照明设计/受访者供图,周利拍摄

项目负责人:严永红

主要设计人:严永红、胡韵萩、骆玉洁、李忠明、杨三杰、张亚军、喻泉、胡宗光、张智勇(电气设计)等。

- END -

来源丨综合重庆时报、重庆大学研工部 编辑丨杨志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