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钟鼓楼夜景照明丨A·案例
亚洲照明设计师协会AALD · 2017-10-08
钟楼和鼓楼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距仅半里,位于西安市中心,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物,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蔚为壮观。
西安钟楼是一座体现明代中国民族建筑风格的古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是一座绾毂东西、呼应南北的轴心建筑。钟楼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面积1377.64平方米,建在用青砖、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基座下有高与宽均为6米的十字形券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
西安鼓楼是所存在的中国最大的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楼基面积比钟楼楼基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雄杰秀丽不亚于钟楼。古时楼上悬挂一面大鼓,傍晚时击鼓向全城居民报时,故称鼓楼。
钟鼓楼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夜景照明设计获得“2017亚洲照明设计奖优秀奖”。
设计理念
晨钟高亢 暮鼓低回
画栋飞檐 影动长安
设计目标
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彰显历史文化魅力 。
尊重并保证钟鼓楼绝对主角的身份,配以专业合理的照明设计,凸显其雍容典雅、大气恢弘的气势,使钟鼓楼在色彩缤纷的夜景中继续展露雄姿,彰显西安这座古城的文化魅力与历史古韵。
效果图
施工技术
灯具选型与保护
注重环保与节能,古建筑全部采用LED灯具;
定制时灯具的外观颜色采用色号与现场照片颜色相结合确定,确保灯具外观颜色与安装部位的装饰颜色一致;
根据古建筑的防火等级要求,灯具选择散热性能佳,防护等级要求不低于IP65,且灯具电源线要求厂家全部采用耐火阻燃型;
严格把控灯具光束角度,增加防眩光格栅罩,充分利用光效,避免光污染;
由于钟鼓楼为砖木结构楼体,国家重点旅游景点,灯具大量采用体积小,重量轻、低耗能的LED 灯具,使灯具的安装在白天与古建筑物的结构有机结合,达到良好的隐蔽效果;
考虑到钟鼓楼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建筑上所有灯具全部采用安全特低电压供电(36V安全电压供电),降低火灾隐患风险;
考虑古建筑的承重结构,灯具的重量经过多次验算及测试,要求屋面投光灯单体重量小于3Kg,每平方米荷载小于20Kg(包含线缆及线槽支架),且灯具的外观颜色与建筑物外观颜色一致。
主材选型与保护
针对钟鼓楼的特殊历史地位及建筑本身的重要性,所选用的材料以符合消防安全、文物保护为主;
古建筑电缆选用无烟低卤阻燃耐火型电缆,严格按电气消防、绿色环保要求定制验收;
古建筑金属线槽采用防腐蚀耐火铝合金材质,接线盒采用防爆型;基座地坪电缆采用热镀锌钢管保护;
由于屋面结构的特殊性,屋面线缆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管保护;聚四氟乙烯管具有耐高温(260℃),耐腐蚀、耐磨、高绝缘,具有优良的电气特性,工作温度-65℃+260℃,满足古建筑电气消防要求,适合西安极端气候的环境条件。
安装实施与保护
测量、支架制作、支架安装对古建筑的保护是本次工程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为尊重古建筑的本身结构,支架加工力求精益求精,从安全与美学的角度双重考虑,使支架、灯具、结构三者有机衔接,美观统一。
通过对灯具选型的控制、主要材料选型的控制、支架制作、安装技术的控制,本次工程以满足古建筑保护要求、文物建筑保护要求、绿色环保要求、电气消防要求为原则,科学组织施工、精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保护措施方案,从而塑造古建筑、文物建筑亮化工程的典范。
支架测量、制作、安装实景照片
图片欣赏
钟鼓楼的夜景照明改造工程充分展示了钟鼓楼建筑细节,还原古建风采,体现了古城西安的历史文化内涵,促进古城的旅游业、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人们创造出一个舒适、美好的夜生活空间。可以说,钟鼓楼的照明改造项目是中国古建照明的一个典范,具有一定的意义。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西安钟鼓楼景观照明设施升级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
设计单位:陕西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
夜景实施:陕西大地重光景观照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