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专辑第六十八期 – 李泓霖
gooood谷德设计网 · 2017-10-05
海外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海外专辑分享海外华人的故事。希望这份分享可以让世界更加海阔天空。
第六十八期为您奉上的是在加州伯克利UCB学习建筑学的李泓霖。
为什么出国?
出来学习, 顺便看看世界。
在国外遇到了什么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本科三年级学校项目第一次去欧洲的时候就先到了佛罗伦萨,不经意间漫步到了圣母百花大教堂面前。 尽管以前上课讲解过论文也写过但是第一次面对建筑实体在金色的夕阳下我还是惊呆了, 仿佛可以感受到文艺复兴和几百年的时光都凝聚在那一瞬间的空气和光线之中。 我觉得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当你亲身面对的时候,你的视觉,听觉,嗅觉, 触觉在同一瞬间发生反应,才能感受到的东西。
最想念祖国的什么?
亲人, 朋友。 感谢爸妈对我多年精神和经济上的支持。
你会回国吗?为什么?
会的。 我认为建筑师有别于工程师和艺术家的一方面,就是他们还担当相当大的一部分社会责任。虽然我目前还是在积累和学习阶段,不敢说自己是建筑师,但祖国发展日新月异,希望能贡献一点儿力量,去做点儿什么。
出国后在不同的背景下再看中国是否看得更清晰,有哪些感触?
去过很多地方之后感受最多的是The more I see the less I know, 因为每接触到一点新的东西都是打开新世界的一个大门, 而我对未知的世界和知识又是充满了好奇和敬畏之心。也许用一个参照体系来客观的审视另一个, 就能看到很多相同和不同之处, 但是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是一一对应的,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我觉得心智的成长就是一个三观不断进化的过程, 原来觉得一些有悖逻辑的现象和问题也可以逐渐看到合理存在的解释,不再会只因为表像而盲目批判, 会更多的进行独立思考和自我批判,希望以后有一天可以做到即使带着复杂相悖的观念,依然能稳步前行。
你的学校有哪些教育特点?
伯克利一直都有多元, 包容,前卫和思想自由等特点, 建筑学院CED的教育也不要求学生接受某一个或某一类观点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对自己定位来选择课程和教授,做自己的喜欢的领域。同一届不同Studio之间所做的课题差别也很大,会有其他建筑学校的做客教授带其中之一,有机体会体验一下其他高校教学的不同吧。
你现在工作公司的特色和有趣的地方?
之前在SOM的旧金山办公室是300人的规模,现在在哥本哈根只有30人左右的EFFEKT。主要是不知道以后自己会更适合哪样的环境,挑了两个”极端”来体验一下。 两个不同的事务所表面上可以看出在组成架构,设计哲学,项目内容上的差别都比较大,然而我更想去寻找一些更深层的东西。
最喜欢的艺术家(绘画音乐电影等广泛范围)是谁?给你创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在欧洲时尽可能的把每个国家有名的博物馆都去了一遍,非常喜欢康斯太勃尔和透纳那个时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风景画。传统中国山水画以”写意”居多,而那个时期的欧洲风景油画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他们对我的设计倒是没有什么直接影响,只是后来启蒙了印象派。
觉得自己的作品集有哪些迷人的特质?
迷人算不上吧,觉得能有一点儿自己的风格,能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有人喜欢就很好了。有的时候可能过分偏执于效果图,想通过一个足够真实的效果图来模拟建筑带给人的氛围感。总觉得看平面图和切面图是冷冰冰的,渲染图却可以带上一丝人情味。
什么时候开始看谷德网的?有什么建议提供给我们吗?
本科就在看了。申请研究生的时候也认真看过许多大神的图,收获很大。很喜欢也很感谢谷德分享的一些来自不同风格的设计师但是质量很高的作品,真心希望能越做越好。
W O R K
1.
Vertical Versatility
Date: Spring 2014, 3th-year UndergraduateSite: Florence, ItalyType: Multifunction Ecology Sky Farm
佛罗伦萨作为最古典城市之一,市区仍保持古罗马时期的格局,95%的建筑完美地保留着文艺复兴风格。圣母百花大教堂无论是在历史地位,艺术造诣,高度和体量上都是无可撼动的绝对中心。“Vertical Versatility”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一个充满” 野心” 设想,意在形式上,特别是高度上,尝试” 挑战” 圣母百花大教堂在佛罗伦萨的中心地位,并试图” 打破” 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在佛罗伦萨垄断式的格局。
“Vertical Versatility” 表面上几乎达到了大教堂的高度, 但在结构和材料上并没有刻意去冲突圣母百花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永恒性。它的本质是一个构造简洁,体量足够轻盈的,安装和拆卸过程十分简单的”临时建筑”。尽管在外观材料上选择了现代化的反射度很高寿命相对较短的金属材料与经典而持久的砖瓦材料形成强烈对比,但通过对周围环境的反射,它又可以海市蜃楼般隐没于周围环境之中。
该设想通过对在历史文化城市中尝试后现代主义风格可行性的大胆试验, 来探讨建筑在时空中的永恒性与临时性, 研究内在矛盾的微妙复杂的自由性来理解伟大建筑存在的真正特质. 野心的表象背后的实质是向圣母百花大教堂和文艺复兴文明的致敬,对历史文化建筑的尊重与思考以及对这座古老城市的真挚的热爱。
“Vertical Versatility” 在功能上意在创造一个带有集市, 垂直农场, 烹饪学校和餐厅的公共空间,以代替该地原有的功能单一的集市。人们对不同功能的体验,实践和互动,不仅可以增进交流建立关系网,更可以对意大利的农业文化以及美食文化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和理解。
通过上下颠倒场地上原有的集市形式, ”垂直多样性” 的集市平台拥有了一个倒金字塔型的反射底面. 人们在地面不同的位置和仰角可以观察到佛罗伦萨重要历史建筑的反射成像. 此举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对佛罗伦萨全新的观察视角. 使得”垂直多样性”与古城区和多个建筑建立起一种微妙的联系, 同时在形式上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与圣母百花大教堂颠倒, 对立的”拱顶”.
因为佛罗伦萨独特的规划以及对历史城区保护,几乎没有建造高层建筑传统的现场施工的可能性。 因此在设想的构建过程中,“Vertical Versatility” 将在核心筒的建造同时开始在地面上建造第一个平台。当核心筒建到预定的高度时,第一个平台包括家具和机械设备同时建造完成,然后被提升到相应高度,完成安装。通过效仿学习类似A380巨型机库的建造手法, “Vertical Versatility” 将在构建时间和成本上拥有极高的效率。
2.
Adaptive Reuse
Date: Fall 2014, 3th-year UndergraduateSite: Sandusky, OhioType: Social Ideas Exchange Center
“适应性改造” 作为该项目的主题,以永续设计为主导,意在以新的社交,创意和文化中心的形式,将一种认同感和价值观灌输到的滨水的闲置建筑之中,为桑达斯基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对现有城市规划以及现存建筑价值的研究,选择了三个独立的联排历史建筑作为改造目标。处于对预算和可行性方面的考虑,该提议保留了正对市中心的有历史价值的立面,承重墙以及主体木质结构和木质屋顶,重点对平面,其他立面和屋顶进行改造。通过横向连接三所不同建筑的楼板,并将所有楼板向后推移15英尺与保留的立面分离,形成一个贯通并且高耸的中庭,与双层的表皮结构和屋顶的温室花园相连,作为气候的缓冲区以应对当地明显的昼夜温差,增进建筑在能耗上的表现。
3.
819 Peen Avenue
Date: Spring 2015, 4th year, Graduation design Site: PittsburghType: Culture And Performing Arts Communication Center/Office
匹兹堡曾是美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城市,有”世界钢都”之称。但1980年代后,随着中国钢铁产量上升,匹兹堡的钢铁业务衰落,之后逐渐转型为以医疗,金融及高科技工业为主之都市。然而匹兹堡仍像很多成型较早的传统美国工业城市一样逐渐失去活力,下城区面临的相对老旧的建筑形式和功能上的单一性,以及公共空间的缺失等问题已经让居民感到不适。 这个提议是为匹兹堡下城区单调的商业大楼建筑群以及居民有限的活动空间提出的解决方案, 希望能打破写字楼的传统形式,并且探讨一种全新的建筑结构系统以及被动式设计系统。
现有的场地基于由2006年匹兹堡基金会所提出的The Behnisch Plan-“RIVERPARC”计划,意在解决现有州际高速阻断市民与河岸的联系的问题, 重塑人与水的自然空间, 希望能创造一个优先考虑行人无障碍的环境,允许空间通过密集使用而繁荣的社区。在RIVERPARC的计划中,这个独特社区将被称为”城市客厅”,为各个年龄段的人们提供广泛的机会享受市中心的生活。
遵循The Behnisch Plan-“RIVERPARC”计划的设计理念,该提议融合了丰富的底层设施,使公共街道和广场能够互相交流,摒弃单一化的功能,最大限度地为邻居们提供可以进行社会活动的场地。底部的文化和表演艺术中心以及中部的绿色空间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自由度和灵活度很高的平面可以让多个领域的人聚集起来并方便展开小型的演讲和会议。 底部外围有一个螺旋式的走廊作为连接建筑内部和外部的模糊空间,人们可以通过这条走廊抵达任意一层,终点则是中部的空中花园。上部高层为办公区,一个倾斜的中庭被小块的绿地连接,形成庭院,露台和屋顶花园,以便每个工作空间都拥有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和优化的节能措施。通过重新定义三种不同的建筑原型,底部公共空间的亲密性,中部绿色空间的自然性以及上部办公区的高效性。为匹兹堡市区树立一个新的形象,使下城区沿河地段重新焕发活力。
4.
LACMA 2.0
Date: Fall 2016, First-year Graduate, Site: Los Angeles, California Type: MuseumInstructor: Mark Anderson & Andrew Zago Collaborator: Ernesto Rementilla
该项目意在为洛杉矶艺术博物馆的永久性藏品设计一个新馆,要求将课程前段完成的 “Problem Cloud”,一个盒子形状的拥有多层表皮的艺术设计,通过缩放和变形的手法,联系到设计中。该提议的核心设想为保留原有建筑的一条从主入口到La Brae Tar Pits的走廊, 提供一个垂直于中心广场的纵向路径同时以此作为建筑的主结构的平面。 新的设想拒绝平行于水平和垂直的传统城市布局,偏移将创造大面积的钝角三角形为公众提供积极空间。 通过延展和转换洛杉矶最重要中轴线Wilshire Boulevard,公共的人行道将过渡为博物馆的雕塑花园,绿地公园和露天剧场。人行道的扩展和延伸,模糊和融合了传统的城市空间与博物馆的广场关系。这种偏移轴线的布局方式使建筑的主体正向面对洛杉矶市中心, 也有效的与场地上原有的” 城市之光” ,售票厅和日本艺术展馆保持距离并相协调。新博物馆的倾斜和提升也与” Problem Cloud” 的形式相关,以此营造一个新的被遮蔽的,下沉式的雕塑花园。主体结构设想为两座巨大混凝土墙形成的” 峡谷” ,博物馆的不同展馆穿插于此间,并通过多样的” 桥” 相连接。
5.
Photograph
旅行即生活。李泓霖摄影作品。
▼荷兰赞瑟斯汉斯风车村
▼西班牙巴塞罗那
▼意大利威尼斯
▼希腊圣托里尼
▼意大利罗马
▼意大利五渔村
▼瑞士阿尔卑斯山
▼意大利锡耶纳
▼德国新天鹅堡
▼意大利米兰
▼希腊雅典
在海外时间:2011 至今
在海外地点:旧金山, 伯克利 CED, 意大利, 丹麦姓名:李泓霖籍贯:北京学校or工作单位:加州大学伯克利 UCB, SOM 旧金山, EFFEKT 哥本哈根联系方式: www.honglin-li.com, honglin.li.arch@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