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课堂]一文说清UL/DLC/ETL/EnergyStar那些烦心事

LIGHTforLife · 2017-09-20

美规灯具产品的认证种类:

· 安规认证:ETL (cETL)、UL (cUL) <加"c"说明加拿大也能覆盖到,但是说明书、警告和PE袋标都需要同时有英文和法文2个版本>

· 电磁兼容性认证: FCC (EMC)

· 能效认证:DLC、EnergyStar、T24 (美国加州标准,在此不做详解,对频闪/R9/显指有较高要求)

ETL和UL标准解读(标准本身直接百度或google):

ETL与UL的标准一样(即其直接采纳了UL的安规标准)。

ETL/UL:英文标签

cETL/cUL:英文和法文标签 (对说明书、警告贴和PE袋是强制要求必须同时有2中语言)

标贴要求:必须有警告语(具体的描述、字体和黏贴的位置都在证书中都有规定);说明书;PE袋开孔>7''且必须打孔且需印有有警告贴

UL/ETL认证分为Type R (recognize 或 classified一个意思,是指产品只是灯具的一个部件,不能单独做为一个完整的灯具使用。所以美规筒灯一般是Type R,因为美规筒灯是需要装入支架使用的)/ Type L (listed,是指产品可以做为一个完整的整灯使用,如美规面板灯,或者自带类似欧规spring clip的安装弹片的筒灯)。

如果是UL且是Type R:则产品标贴必须印有UL logo,且产品标贴的厂家必须有丝印UL logo的资质; 如果是UL且是Type L:则需要向UL认证机构购买UL有管控的镭射标做为产品标贴的一部分,且必须是按照镭射标的序列号依次按照顺序使用,否则视为不合规。(NND,看人家这生意做得刚刚的!);且灯体只允许出现一次UL标贴。UL对警告语的内容、字体、尺寸等都有明文规定,对参数_W,_V,_A,_Hz等都有强制标识要求,对生产日期、型号、档案号也有强制标识要求。

ETL对产品标贴的供应商没有要求,但是标贴要可以耐温90°,以确保字体不会因为高温而变得不清晰(印刷/激光/冲压)。ETL对产品标贴和警告语的内容都有严格规定,且规定了黏贴的位置。

防水等级:Damp Location (潮湿,适用如走廊、浴室等场所)、Dry(干燥,室内灯具)、Wet(户外产品)。注意虽然叫法都是一样,即使都是wet location,但是具体到不同的灯具上,可能要求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标准是有所差异的。

UL和ETL的列明注意事项和参考费用:

首先在标贴设计和使用上要满足如上所述要求,只可以多不可以少(建议不要多写,一旦多写描述,认证机构就会将其做为默认为后期的检验标准),这些如果不清楚,可以咨询认证机构。

做UL列名首先要搞清楚客户有没有所需要列名产品的档案号,一定要记住:不同产品很可能要不同的档案号(也就是客户说有档案号,并不代表其现有的档案号可以使用当前需要列明的产品!)!判断档案号是否适用,有2个充要条件:确定现有档案号是Type R还是Type L;确定现有档案号是IFAO (recessed, 嵌入安装),还是IFAM (surface, 表面安装)。如果其现有档案号与当前需要列明的产品不能在这2个标准上完全一致,则需要重新开档案号。如当前档案号(即UL ID号)是筒灯的(即Type R+IFAO),那么这个档案号就不能用于嵌入安装的面板灯产品(Type L+I FAO)的列明!

客户是否已经有适用的档案号做列明真得很重要,因为新开档案号是要挨刀的!UL列明费用:如果有适用的档案号,则大约1500元人民币全部型号搞定;如果需要新开档案号,那就得额外再支付大约1305美金啦(即大约1305美金+约1500元人民币)。此外,由此可知UL/DLC列明,产品标签使用的是客户自己的档案号,这一点相对ETL来讲对厂家是个好事。

ETL列明费用:ETL列明使用的就是厂家的ID号,所以就不存在如UL一样的开档案号的费用,但是这也带来了让众多厂家头疼的问题:你只要看看客户的ETL号,就知道他们是跟哪家厂买货啦!ETL列明是大约7000一口价,搞定所有型号的列明。

FCC列明费用:这个如果客户跟你合作,就免费帮客户做啦,大约500约搞定所有型号,且因为是认证机构直接做审核,所以出证超快(快的话可能3个工作日就搞定了)。

UL/ETL认证对功率的公差要求:宣称功率±10%是允许的(其实这个要求结合到后面阐述的EnergyStat对能效的要求,就让人很崩溃了)。

DLC和EnergyStar的列明注意事项和参考费用:

DLC和EnergyStar是能效认证,做这2个列明的前提是,先做安规列明认证(即必须先做UL/ETL的列明认证)。

DLC对能效的要求:宣称光效允许-3%的公差,且最多允许申请送审样品实际测试数据-9%做为宣称光通量。

EnergyStar对能效的要求(个人认为这个要求如果严格执行直接让众厂家哭晕在厕所):光效>60LPW即可 + 功率不得超过宣称功率 (对,你没看错,宣称功率为最高允许的功率!+ 必须到达或高于实际送样的测试宣称参数。这一点要求很要命(不过还好不但一般客户不知道,连一般的厂家都整不明白),因为UL/ETL的要求是可以往上偏10%,且ES认证的宣称功率肯定要与UL/ES的保持一致,那么问题来了:很有可能,你的产品功率完全符合UL(可以正负10%),但是有可能不符合EnergyStar对功率的上限要求(只低不高)!EnergyStar的逻辑是这样的:如果你测试验证通过并宣称的灯是9瓦900流明;而我们知道,一旦你同样的方案,功率很有可能往上偏(电源本身有上下浮动的公差),一旦功率往上偏,即使仍然是900流明,但是你的光效低了,没有达到送样宣称的产品性能,所以,ES要求宣传的功率必须为最高光通量(也就是说电源的输出只能偏下限,那这样 的话,客户老是觉得功率往下跑,也不干啊!唉,卖个灯真难,里外不是人。。。)。说到这里,众多灯厂和电源厂要泪流满面了。。。

4. 费用:DLC列明大约1500元人民币材料费+约130美金/型号;EnergyStar列明约300美金一个型号。

5. 说到这个,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客户不愿意做列明,怎样才能避免合规问题呢?子曰:使用与厂家证书完全一样的UL/ETL产品型号和证书号(可以且最多只允许使用客户Logo,因为抽查人员只审型号和证书号不管logo);同时,绝对不允许出线任何DLC/EnergyStar的宣传图文(记住:绝对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6. T24产品合规要求:CRI≥90;R9≥50;测试频闪(主要针对电源,跟我们欧规产品常说的相机拍摄不闪烁不可混为一谈);光效≥40. (这个还真没遇到过列明的,所以费用暂时不知道,知道的请留言分享)。

最后,除了上面提及的问题,美规产品的标签设计上也一定要细心、要仔细、要核对:一定要了解那些是必写项,对相关包材设计的字体、黏贴的位置要求等,同时,非必写项,尽可能少写或不写。

PS.

不要觉得列明费用多,厂家光一个产品的开案费就得8万人民币左右,还不包括中间有可能的产品信息微调的费用,年费,审厂的花销......;且一旦涉及到方案变更(如灯珠串并的修改),直接就要推到重来,重新开案了。所以,做北美市场,真不容易。

还有一个问题,一般除非在当地做自己的品牌,一般很多厂家不会做EnergyStar证书,而是做测试报告(报告才是要花大几万真金白银的!且也是最耗时间的!),客户直接拿着测试报告去做列明。因为如果你做了ES认证,ES机构要是在市场上又找不到你的产品,直接就可能把你的证书给注销了。所以,也请客户对这个问题不要纠结。

那如果客户直接用厂家的UL/ETL/DLC/ES品牌和证书型号,可以去申请能源补贴吗?Of course, NOT! 你以为特朗普傻啊,人家补贴肯定得补贴给持证的美国公司啦!

来源:Sundopt资深PM;整理编辑:Roger 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