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最“不建筑”的建筑
筑龙建筑设计 · 2017-09-08
頭大仏
头大佛
HILL OF THE BUDDHA
很多事情你以为看不见
其实看得见……
这是日本札幌的墓地:真驹内泷野墓地
为墓地30周年的开幕而建成一个公园
请来建筑设计师安藤忠雄
来设计标志性的大殿
在一个广袤的薰衣草山丘下
在任何角度看大佛
貌似你只能看到他的头
从上空观望也不能看到佛像的全身
你只有找寻入口才能以一窥全貌
通向佛像大约135米
经过16.2×61.2米的水上花园
缓缓流动的水面
也是参观者心灵的洗涤
穿过38米长的混凝土构筑的廊道
先看到佛像的脚
然后才看到被天光所笼罩的佛像全貌
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暗示
起到了双重震撼人心的效果
由混凝土折板形成
一个直径为27米的锥形孔
只有佛的头部的一半露在外面
安藤解释这样设计
只为佛像更加神秘
从佛的脚下仰望到头上
更具神性的仪式感
头佛高度13.5米
建设的过程是先有佛像
然后为佛像建造圆锥形山丘
在2013年10月开始建设
历时3年
2016年7月17日向公众开放
由园艺师培育的15万株薰衣草
作为山丘顶部的重要景观元素
从山丘顶一直延绵到山丘脚下
北海道被称为东方普罗旺斯
薰衣草世界闻名
等到初夏7、8月份花期到了的时候
佛头由薰衣草衬托
形成非壮观的一道景色
喜欢的看视频吧
为了让大家对这个设计有更全面的了解
小编收集了另一篇文章
从更大、更丰富的切入角度
解读设计
解读安藤忠雄
▼
来源:壹号收藏(ID:www1shoucangcom)
▲半颗佛头惊艳世界
在日本札幌附近,
盛开着薰衣草的山丘上,
隐约露出了半颗佛头。
这是安藤忠雄设计的佛堂,
他将其命名为“头大佛”。
▲安藤忠雄
佛堂位于陵园内,
但园主希望这不要是个黑暗的地方。
想要一探究竟,
得先通过一段漫长的走廊。
经过16.2×61.2米的水上花园,
缓缓流动的水面,
也是参观者心灵的洗涤。
当游客漫步在走廊,
会看到佛像头顶
被隧道尽头的天空光环包围。
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暗示,
起到了双重震撼人心的效果。
半颗佛头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
进入佛堂的曲折旅程又带有参拜的仪式感。
安藤忠雄被称为,
“没文化的日本鬼才”
他是半路出家,
自学成材的建筑设计师,
没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
甚至从没上过大学。
佛像设计中,
安藤解释这样设计,
只为佛像更加神秘,
从佛的脚下仰望到头上,
更具神性的仪式感。
从场地踏勘、分析,
到设计概念形成;
从文件制作、图纸完成,
到工程施工。
每一个环节,
都首尾连贯,一脉相承。
从没有人想过佛像可以这样安置
“埋起来了,反而显出大小。”
安藤忠雄,1941出生。
16岁开始练习拳击,
17岁成为职业拳击手。
18岁脱离擂台,
开始自学建筑设计。
21岁拿着积蓄,
前往世界各地旅行,
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
7年后归来,
创办自己的建筑研究所。
他的成名作是住吉长屋。
用清水混凝土、铁玻璃、
木材和石条建造。
面对街道的立面没有窗户,
室内采光依靠中庭。
▲住吉长屋
该作品在日本获得极高的评价,
也让他从此奠定了,
自己的建筑设计风格。
他设计过住宅、商业、
博物馆、娱乐设施、
宗教设施、办公室等等,
涉及领域广泛。
其中光享誉国际的项目,就多达数百。
▲光之教堂
光之教堂建成于1989的光之教堂,
具有跨越时代的庄严感。
混凝土墙上切出十字形,
镶嵌玻璃,
阳光从这里渗透进来,
形成著名的光之十字。
▲京都府立陶板名画庭
▲沃夫兹堡现代美术馆
▲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
在中国有上海的,
震旦美术馆和保利大剧院,
还在台湾设计过,陵园、樱花园等项目。
▲上海保利大剧院
他的作品和理念,
深深影响后辈设计师。
他本人更是
世界各地年轻学子追捧的偶像。
世界各地著名大学,
都邀请他去授课讲演。
建筑界的系列知名大奖,
他也都获得过。
对于靠自学成材的安藤忠雄来说,
这些成就,更加难能可贵。
▲水之教堂
而他付出的,也要多得多。
长年累月坚持,
每天6点起床锻炼,
全天都在思考建筑。
▲小筱邸住宅
处女座的他,对建筑细节,
要求完美到极致。
▲六甲集合住宅
挫折与磨难降临的时候,
这种倔强更成了战斗的武器。
他甚至还写过本书,
叫《安藤忠雄连战连败》。
他说:
“即使有一时不顺利,
但在愤怒还没有消失之前,
只要想着,
‘再努力一把也许就……’”
绝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