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言喵语的电子科普——电阻篇(下)
猫老爷 · 2017-08-23 · 阅读 15462
话说,我听说电容那帮家伙已经露过面了?还恬不知耻地说他们家的“CBB(聚丙烯电容)”什么“生冷不忌”。我就不明白,作为一个电容怎么能这么无耻呢?要说“生冷不忌”那也得说是我们。无论什么样儿的“电压君”过了我们的手以后,都会降低他们的值,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趴着,我就问你怕不怕。
不信你问问和我们站在一起的电容,当咱俩一个在前一个在后的时候(专业术语 “串联”),他们就只是和“弯电君”眉来眼去,电压高一点还会出问题,哪像我们顶在前面就是肉盾。说白了,电容就是一辅助,时不时抢个“弯电君”的人头不说,有时还卖队友(电容:喂!就算这是事实,你也不要说的这么直白嘛。人家不要脸哒)。
不信?我说说,你听听。我们除了当肉盾还负责把电容里多余的电量给“泄”出去,由于这个过程有点像给水库“放”水。所以对于这样的电阻有个专业名词儿,叫“泄放电阻”。通常我们和电容“肩并肩”的时候(专业术语“并联”)就担负这个功能。
电路设计中有时因为电容中多余的电量不能被放掉而造成电路的误动作甚至失效,常规的办法是在电容旁边并联一个“泄放电阻”。红色的正号和黑色的负号代表电容里电量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红色的箭头代表因电容中的电量而造成的电流流动方向。
可有的时候电容这家伙里的电量实在是太多了,结果就把我们给坑了。电容的锅要我们背,真的是……
最后,我要讲讲我们的“直”。和电容表面喜欢弯,里面是个“二”不同(没看过电容的建议去看看《电容篇》哈),俺们电阻可以说是一“直”到底,不仅形状是直……筒;符号是直……的,就连绝大多数电阻的特性都是一条直……线。简单来说,对于固定电阻值的电阻,我们基本上是加多少电压就产生多少电流,或者通过多少电流产生多少电压。正因为我们特性简单(还没有正负极之分,随便接),表现稳定,还不容易坏(前面给电容背锅的那几个坏的你们就当没看到哈),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场合。就连“电阻”这个词儿本身也被当做一种概念用于各个电路理论分析的领域,比如什么“动态电阻”、“负电阻”、甚至热力学中的“热阻”也是借用了我们的概念。那帮电容还成天嚷嚷着什么,“这个世界迟早是BB们的(再次推荐回去看看《电容篇》)”。开玩笑,这个世界早就被我们占领了好吗(电容:冷静,大哥,不要从直……筒变成“棒子”……)
别着急走,下面害有一丢丢。
如今市面上的纯净水已经快成家庭的标配了,可你知道,纯净水是用什么表示纯净度的吗?要说这个问题,首先你得破除一个偏见,水!是!不!导!电!的!那为什么在日常生活里的水会导电呢?主要原因在于水里面的其他杂质是有导电能力的,比如……,溶于水的盐,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导电物质,同时也最难去除。
所以当电子行业中的半导体行业开始用超纯水对芯片进行清洗的时候,就应用反渗透技术除去水里的盐分(你不用知道“反渗透”技术的细节,只要知道这个技术很牛就行),同时用测量电阻的方法来检测水的纯净度。
最高级别超纯水的电阻可以达到18MΩ/cm,这里的“MΩ”是很大的一个单位,Ω是表示电阻大小的单位,读作“欧姆”。前面的M表示18的1000000倍。也就是说,这个值是18000000欧姆,cm则是说每一个厘米长的电阻,因为电阻和长度有关。而用于半导体清洗的超纯水最低也得有0.5MΩ/cm。如果对这些大小没感觉也不要紧,给你个概念,一个人从头到脚的电阻大约是2000欧姆,人的身高算他是1.80米,那么18MΩ/cm,相当于1cm里有9000个1米8的人从头到脚连起来的电阻。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1cm里有这么多人的情况,什么样儿的密集恐惧症也治好了
另外,反渗透……听着素不素有点耳熟啊。对了,有些纯净水的广告里出现过,厂家用这个词儿表明他家的纯净水灰常灰常的纯。比如下面这个广告里就提到了“反渗透”。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拿个万用表去测量一下,你家的纯净水1cm的电阻值是多少?
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想告诉你,我们电阻早就存在于你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仅是在“深深的脑海里”,不经意间你就可以找到我们,所以……
好了本期的电阻就介绍到这里,下期我们来聊聊电子器件中的一个另类,再见。
*注:本文由行家说APP与行家专栏作者猫老爷明联合出品。谢绝任何未经许可的转载。授权或者加入,请联系微信号:hangjia199
· End ·
感谢支持原创的云星电子对专栏基金的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