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栖居No14·杭州站——设计的重塑与表达
乐居环球酒店设计之旅 · 2017-08-18
·2017“诗意的栖居”第14站如约而至
2017年8月16日
环球酒店设计之旅第14站
“设计的重塑与表达”
主讲嘉宾:Dylan Wills、凌宗湧、陈耀光
地点:杭州柏悦酒店
主办:新浪家居 承办:简一大理石瓷砖
环球酒店设计之旅第14站在杭州柏悦酒店如约而至,慕名而来的设计师们带着对设计和栖居的无限热情在盛夏与我们相约!
▲Wilson Associates 上海办公室设计负责人 Dylan Wills
▲杭州典尚设计创始人 创意总监 陈耀光
▲著名台湾花艺师 CN Flower西恩花艺设计总监 凌宗湧
▲新浪家居营销副总李可欣、简一大理石瓷砖杭州品牌服务商 杭州华鑫世贸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廖绍塔、Wilson Associates上海办公室设计负责人 Dylan Wills、著名台湾花艺师 CN Flower西恩花艺设计总监 凌宗湧、杭州典尚设计创始人 创意总监 陈耀光、新浪家居全国总编戴蓓
活动现场
活动开场前,600位五湖四海慕名而来的设计师们带着对设计的热情在西子湖畔与我们相约!
活动开始
主持人:新浪家居全国总编 戴蓓
▌戴蓓: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说:众多建筑物都是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人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但我们今天想说的是:每一种设计何尝不都是如此?
设计就像自然的新陈代谢,在传统与经典退却历史使命时,需要创新与蜕变的力量改变原有的模式。设计需要一种重塑和新的表达去唤醒新的机能。因为它总能以最有效的重塑手段、透过材质、颜色、线条、光感、形态、结构、功能等立体的设计语境的重组,让原生 产生新的生命力。我们是时候该对现有的居住环境有个全新的认知了,今天我们就来和各位设计师一起来聊一聊“设计的重塑与表达”。
到 场 嘉 宾
威尔逊室内建筑设计 上海办公室设计负责人 Dylan Wills;
著名台湾花艺师 CN Flower西恩花艺设计总监 凌宗湧;
杭州典尚设计创始人、创意总监 陈耀光;
简一大理石瓷砖杭州品牌服务商
杭州华鑫世贸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 廖绍塔;
杭州国美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俞国民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装饰分院 院长 张毅
简一大理石瓷砖杭州品牌服务商
杭州华鑫世贸建材董事长廖绍塔
▌廖绍塔:简一和新浪家居已经共同走过了三年,在设计人与生活关系的课题上不断地思索、探讨深入,我们走过诗意的栖居,我们论生活,论诗和远方。简一大理石瓷砖一直秉承着“尊重自然,取之有道”的品牌理念和使命,用环保的方式重塑天然石材,用科学的科技重构,让大理石瓷砖显现天然石材的质感,让更多的人享受天然石材的美。在多样化与多元化的个性化时代,本质就是寻找个性与群体的关系,更符合当下时空的语意与需求。
主题演讲:Dylan Wills
个人简介
Wilson Associates 上海办公室设计负责人
Wilson Associates是全球众多标志性酒店的幕后功臣,Dylan Wills作为Wilson Associates上海办公室设计负责人,带领其设计团队不断拓展公司的区域设计业务,包括万豪虹桥大酒店,芜湖玛丽蒂姆酒店等,以及一系列私人住宅和商务室内设计项目。
▌Dylan Wills :Wilson Associates在美国达拉斯,在室内设计行业已经有45年历史。公司不止是酒店设计,同时会涉及到高端住宅、游轮,甚至赌场。在加入Wilson Associates这个家庭之前是,我在迪拜为沙特阿拉伯家族设计宫殿、邮轮,甚至汽车。
关于Wilson Associates
今天会给大家介绍Wilson Associates设计流程,Wilson Associates是怎样为国际酒店或国际品牌去进行设计。首先是概念设计,所有设计会从一个概念先开始,不管是国内的项目或国际的项目都一样。5到10年前,酒店在大家的观念里是一个去住一晚的地方,或是一个饭的地方。但现在的酒店反而变成了一个大家可以去聊天、探索,去社交的一个空间。
酒店是社交场所
可能因为这个酒店有一家很棒餐厅、酒吧,甚至可能这个酒店会有一个夜店,这些方面变成了酒店锦上添花的一项。这为我们想要做出更创新的酒店立下了一个挑战。现在酒店变成了一个社交场所之后,我们的设计应该变得更有创新,更有设计力。在我们酒店设计过程当中,会确保每一个项目都是有其独特故事。每一个酒店项目都会从当地采取一些当地特色与元素,将它作为设计灵感及设计来源带入整个作品当中。
酒店设计与故事性
比如在郑州的项目,当开始做这个项目时,查询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其地理背景,整个故事是有关一片叶子随着河水流过山间。 故事的开始就是从大堂,从大堂到每一层的客房,再到餐饮、宴会厅,再到顶层餐厅,每一个区域都是有这个故事的贯通性的。
设计这些故事都有一个道理在背后,因为我们想要把这些东西带到使用者身上,让他们形成一种很好的用户体验。每一个酒店都要有一定的独特性,世界上这么多家酒店,每一家肯定都是不一样的。就像一本书一样,如果大堂是整本书的开始,就当他们从大堂到客房再到其他楼层时就会感觉到像在读一本书的不同章节,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感觉。
很多时候会用艺术品来取代标识,用这些艺术品将客人带到他们想要去的空间,如餐厅、宴会厅,并且用这些艺术品将客人引到这些会盈利的区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酒店对于业主方也好,投资方也好,是属于一种长期投资的方式,因为酒店并不是一种每天都在赚钱的行业。所以,设计师的职位就很重要,我们要使整个酒店给用户带来非常好的体验,才会给这个酒店带来长期的利益。
酒店发展趋势
我们有些时候很难跟上现在的科技潮流。现在酒店的发展趋势,酒管方现在已经不再做样板房了,现在这种趋势已经改变了。比如上海有几个酒店样板房是简单的四面板墙。酒管方会给想要看样板房的业主或客人戴上VR眼镜,全部的设计是通过VR眼镜来呈现的,当你戴上时你完全感觉在这个房间内,甚至你可以去触摸墙上的这些质感、沙发。
在座可能也有设计师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业主想要一种设计的感觉,但我们的酒管方却要求要走另外一种设计感觉,设计师是被夹在中间的。所以VR给大家的好处是在酒店开张之前可以让我们看到酒店的样板房是怎样的,这样节省了开支,并且加快了工程的进度。
交通运输和设计行业
现在改变最大并最快的两个行业是在交通运输和设计。比如我最近看了一篇新闻,有一辆从中国开往伦敦的火车,中间不经停,已经开始了第一次的试运营。像这种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的火车会越来越多,在设计师看来,这就是一个移动的酒店。
游轮行业也发展得特别快,现在国内的游轮发展比国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快。国外最大的邮轮公司已经将他们公司40%的精力和游轮都放到了中国,因为现在中国的市场需求比国外要大得多。现在中国的造船厂与国外一家最大造船厂签了协议,会建全世界最大的一艘游轮。
游轮就像一个浮动的城市一样,现在最大的游轮可以容纳5000人,有10到15层的夹板,15到20间餐厅,在游轮上包括:剧院、电影院、游泳池、游乐场等各种设施设备,对于设计师来讲是可以接触到各个领域的地方。
6个月前在伦敦时与W酒店的运营主管聊过一次天,我说在伦敦W住的80%的客人都是中国人或亚洲人。所以他们现在在重新装修他们的酒店可以更好地迎合亚洲人的口味。但不管做什么设计都不能将我们的文化忘记,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地理及当地的人文,以此为整个中心去做。
迪拜阿玛尼酒店
Wilson Associates相当标志性的作品——迪拜阿玛尼酒店,到今为止开张已有9年时间。比较特别的一点是我们与乔治·阿玛尼本人一起去合作设计的酒店。在酒店的每一个材质、每一个样品都用阿玛尼自己的东西。他让我们从他们所有的东西当中去设计一个最富有创造性的酒店。
我们为他打造了一个永恒的经典,无论这家酒店开张多久,它都是一个永恒的设计,这是不会变的。酒店在2016年底的时候这家酒店又赢了一次“最佳酒店设计奖”。尽管它开张了这么久,用户体验还是当地最好的,无论是当地,是设计最好的酒店之一。
尽管酒店行业的设计更新非常快,但这并不代表不可以设计永恒的东西。当我们设计一个酒店时,平均使用年限为十年,但酒管方到6到7年之内都会去翻新这个酒店。所以第一要保证我们的设计是不会过时的。第二,要确保材质的使用是非常耐久的,这需要与供应商进行很好的沟通,去了解我们所使用的材质是否可以最好地表达到设计,同时又可以维持这个年限,也要确保这个材料是不会过时的。
设计与永恒
澳门的威尼斯以及拉斯维加斯威尼斯人的赌场都是我们设计的。这是一个怪兽级的酒店,有1500到1800间房间。酒店很大,所以它在一直进行翻修,比如餐厅在进行翻修,过几年是另外一个地方在进行翻修,但房间是没有什么改动的,尽管他们开了这么久,使用仍量达到80%到90%以上,他们的维新率还是很高。
拉斯维加斯也是一个赌城,虽然它与澳门很像,但节奏比澳门快上几倍。很多酒店房间会用它来开派对或结婚的房间,所以被被毁掉的频率很高,我们要确保房间的每个材料都很持久,很耐磨,尽管它在前一晚上被糟蹋得很惨,第二天经过客房部维护之后还是可以正常运营的。
这就回到第一点所讲的初心,我们要很有创新力和设计力,但我们需要设计一种可维持、可永恒的酒店。同样的,对于餐饮,新加坡金沙饭店是明星厨师在亚洲开的第一家餐厅,负1楼是美国明星厨师所开的餐厅,这都是我们公司设计的,餐厅的翻新率很快,在3到5年之间。现在酒管方更倾向于在餐饮区以及公共区花更多心思,因为这是可以领导一个酒店的重点的地方。
酒店设计与设计核心
当我们入住一个酒店时,不单要看这家酒店的设计,同时也要去看一下这家酒店的心脏在哪里。比如我昨天晚上在楼下抽烟时,就发现有很多开名车的人是来这家酒店吃饭,去这家酒店的酒吧,所以整个酒店盈利的地方就是它的餐饮。
这种趋势并不单是发生在国内的,前几个月去温哥华在费尔蒙酒店门口看到很多人在排队,就是为了进去它的大堂吧。进去时候发现大堂吧的设计,整个酒店的中心都是围绕这个大堂吧而开始的,大堂吧有四个不同的餐饮区域,给客人带来的用户体验肯定是非常不一样的。
我们不单是在设计酒店,我们也将重心放在餐饮区域上,在运输交通上也是一样的,像刚刚的火车,还有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艘私人的游艇。这艘游艇的整个设计定义是围绕着公共区域以及娱乐场所去展开的,刚才那张都是围绕着开阔的可派对的地方,还有中间的一个全玻璃的楼梯,旁边就是可以休闲娱乐的几个休息厅。
不要为了设计而设计
中国的酒店与国外的酒店都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点就在于设计,唯一的不同就在于创造及灵感。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设计的每一个酒店都是很特别的,都要在背后有一个故事,并且要结合当地的文化、当地的特色。故事的深度越深,设计就越好。
不要为了做设计而设计,而是要从你的心底去给你的设计一个故事,让你的这个故事变得有灵魂,变得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所以要热爱设计。
主题演讲:凌宗湧
个人简介
东方新花艺美学大师 CN Flower西恩设计总监
凌宗湧一直以来分享他在亚洲地区创作与生活体验下产生的观点,独特的美学思维使他被誉为东方新花艺美学大师。打造从美学出发的国际花艺设计,探索花艺表现的各种可能。引导人们在旅行中探索不同地域的人文及花艺,足跡遍及世界各地。
▌凌宗湧:我从来都没有认为我是一个专业设计师,我就一直在我的工作领域上把我的工作做好,做到花的角色,我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花在我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
新的东方花艺
我有了一个名词形容现在在花艺的路上,“新的东方花艺”,很多人问我凌老师你的花艺跟西方有点不同,跟日式也有点差异性,那你到底是什么风格?所以我想要了解一下花艺有什么风格?
其实那时候我一下子说不出来我是什么风格,第一,我并没有追寻所谓的风格往前走。如果你心中有一个明显的追寻对象时,你就知道你是谁了,最奇特的是人是大自然的部分,大自然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到底在追着什么风格,所以我想要跟大家分享东方的花草是因为知道自己是东方的,所以可以长出自己的样子。
我们刻意地告诉自己我们是东方的面孔,其实不然,是因为这个地球上就把所有的万物因地理的环境,因环境气候的因素,因文化、血液及基因的方式造就了我们与别人的与众不同。所以我们不用刻意地告诉人家我们是哪个风格、哪个类型,花艺也是。
美背后的意义
12年前我第一次来到杭州,那时候在所有的酒店项目的案例里面。其实我是一个理工男,所以我对很多美的事情都会去思考背后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现在所有的所谓的美学是不是都被大量的外来文化影响了自己,我们的穿着,搭的车子,我们所在的宴会厅都是,这些的宴会模式都是西方来的。
我在想,到底东方是什么,直到我看到了富春山居成型出现时。我发现它背后还是一个西方的系统,它是比利时的建筑设计室设计的东方建筑物,那时候的我就以一个很好奇的心态,为什么老外可以将东方描述得这么纯粹,而且这么有美学的观念?所以我当时震惊了,原来风格与画面,不是美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而是你是否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文化下有没有你看见的那个美存在着。
作为一个国际级的建筑师,他能看见东方的美,而我们自己身为一个东方人,我们可能不见得会认为自己的东方的是漂亮的,所以我们在庞大地吸收所谓的外来美学的文化。所以我就开始在想:在这样的空间里,我们如何去传递自己美学工作传递者。
富春山居项目
“你可以像画一般地生活在这里”,这就是富春山居。
我当时看到富春山居画面时真的会觉得那是一幅水墨,我小时候觉得水墨好无聊,为什么只有单一的颜色,直到我回到了大陆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是因为我没有看见东方的这块土地,原来在这块土地上我肉眼看的就是灰蒙蒙的一片是这块土地上的美。但我心中一直妄想着返古的热情的太阳照耀下来的向日葵田。我懂得人那个风格不是人刻意制造出来的,而是大自然本身先把你归类出了。
当我在花艺工作的同时,我心想:我到底要急于地表现我的花艺作品,还是我必须先打开我的这一双眼睛?我的花艺作品,要让大家看见你生活周遭的这块土地上,你看见它的美吗?桃花是漂亮的,当它满山遍野开放时,这个美是西方无法复制的。
以大自然的方式感受美
竹子在西方欧洲社会可能就是我们心目中的意大利大理石材一样。卡拉拉是很出名的大理石材的名称,不让我们心中的竹子成为他妄想的东方的主治一样去传递美学,所以我之后就爱上了美学。
当时我的作品就从春天一直开始变化,当桃花开的时候,竹林跟桃花就成为了一个主角,很多人也问我为什么桃跟竹会在一起?是因为我之前看到了,所以我就自然而然地让这些花艺作品在这个空间里做展现。桃花谢掉以后,或整个酒店每个季节让重新的面貌让大家感受到四季变化时,我下一个面向会从哪儿来?很多人问我说“凌老师你的花艺创作灵感来自于哪里?”我时常说“来自于大自然”,大家一起走出去吧。
在桃花林里我看见大雪把竹子压断了,所以竹子被压破,自己爆裂开了,垂挂在枝头,我发现这个生命力好强大,这不是人为的。我心里在想是否可以向大自然学习,用它的方式去享受一下花草在我手中自由的状态。
竹子与所有的人在工艺上发生了哪些事情?竹编的竹球是酒店里自己的员工,他编得非常紧密,我问他是否可以放松一点,不要这么漂亮,他说我不会编不漂亮的东西,我只会把这个东西编得很扎实很牢靠,而且很漂亮,那我就开始拿着我的笔,就像学生一样在纸上画,他说你画得不漂亮,最后还是编得很漂亮。最后竹片甩出去的部分是他不知道的事情,只有一个圆形,大自然的张力就不够,所以就用了竹条。
最后完成时,这些农民工一起来看的时候就说“这个艺术啊”,他就很开心。从这一点里面可以看见,到底我想要传递的,在我心里面花艺不是一个重大的艺术工作者。花艺最重要的是要让花艺进入生活里面,当他进入了生活里面,人们看见的这个美会记得他,不仅仅是记得我。
与大自然成为朋友
我自己一直很谦卑地告诉我自己,我的灵感和材料来自于大自然,请问一下“大自然跟我回报一些什么事情?”我一直从大自然取得它的能量及材料,大自然跟我要些什么东西回去,而我凭什么自以为是地想要利用它们来成就我自己?我站在大自然眼前,是非常谦卑的没有想要浪费它们而真心地去赞赏它。
我真心地觉得在大自然的眼前,我的技巧一点都不算什么。所以不想要跟它争,我想要跟它成为永远的好朋友,让它看见我会开心,我看见它一样也会开心,这里并没有花艺技巧的存在,只是真心地想要让大家看见它。
美是真实独一无二的状态
当我在很多的过程里面的创作,我也想要问,如果有一天我来的宾客是世界级的宾客,这些宾客们从全世界远道而来,在中国的这块土地上面要过一次所谓的宴会级的对待,到底我们要用什么样的花艺去呈现给他?
我心想这也是杭州给我的灵感,吃饭的第一道前菜我最爱点的是桂花糖藕,我问过很多朋友,莲藕与荷花到底是不是同一件东西?莲藕开出来的应该是莲花,为什么荷花底下结莲藕,而不是荷藕?
小朋友完全不知道,他根本没有走进这个土地,他没有跟着妈妈去过市场,他根本不知道莲藕开出来的是荷花。所以我就说好,那我们就来试一下,莲藕能否成为一个跟荷花直接相关的花艺作品,所以当下的花艺作品让所有的老外都说我好喜欢。
美是我自以为是把西方最高级的大自然的花材搬在他的眼前,还是拿出一个我真实看见它独一无二的美学状态,直接表达在他的眼中。所以当初的这一场活动让所有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当东方人自己能够把自己的美学跟有自信开始展演时,请问你的花艺应该朝向哪个方向?你心中的美应该如何学习?所以我不断地在一个地方插花插12年,杭州的四季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就是全世界想要看见的中国吗?这就是我自己成为江南的其中一份子非常骄傲的地方。
在杭州富春山居第12年的冬天里,在枫叶最美,果实最红的时候打造出最美的东方圣诞。圣诞节对我而言是信念信仰上最崇高的一个节庆,我是基督徒,我内心里有很多冲突与矛盾点,我是一个东方人,我向往的神是谁?
大自然的冬天为什么红色和绿色是圣诞的象征?不是西方人告诉我们的,在东方的世界里,在秋天开始的时候莽草就已经告诉我们季节开始在变化了。
冬天的红枫让你知道季节在变化,这时候我才开始思考我是否可以运用同样的材料将所谓的圣诞表达出现?你可以看到那里绑的是稻米,插的是松柏,底下插着红色的果实。在同样的环境里,春天有春天的样子,冬天有冬天的样子,所以在这里不断地产生变化,只做红颜色与绿颜色的表达。
富春山居的花艺旅行
我们在杭州富春山居的花艺旅行。杭州真的很美。因为一场因花开的旅行可以让更多的人看见自己这块土地上面自己最有骄傲的部分,并不是人为的因素,是因为整片的绿色的大自然,是净土。如果当你能够自己发现自己这一块土地上面有别人没有的时候,你内心的自豪与骄傲就会油然而生,不需要思考你要跟别人一样,你只需要把自己活得像自己就好。
所以,我说我喜欢这边大自然,不是因为它长得多特别,而是每一块土地上都有它特别的部分,所以人们根本不需要想要学着像别人,你只要把自己做到像自己做好。
可能因为我开始把自己属于东方的大自然搬在奢华大酒店里,就开始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这是顺势而为。其实中国人已经完全地想要表达给世界属于我们自己的样貌,而不只是想要学着模仿别人,过别人的生活模式。
北京诺金酒店
两年前,诺金的五星级酒店,HBA设计的,所以这里的艺术品想要达到明代讲究气派有自己文化底蕴的一个酒店文化。
今年的夏天,我用了北方的石榴木,有着几十年甚至百年的历史,这是食物的一种,利用了藜麦自己下垂的状况在酒店与这些艺术碰撞成为另外一种视觉艺术。在这个酒店里你不在是看到所谓的硬梆梆的艺术作品,而是因为有了大自然之后这个酒店充满了有生命力的生机。
其他空间上我利用了八仙花把东方水墨的苍劲表达出来。所以我一直在想西方的花艺是什么?你可以看见是繁复的,很多项材料,因为他们的大自然真的长得就跟他做出来的东西一样。很多人问我:我的花艺跟日本像不像?我从来没有去研究过它们,我只会想要让日本人来看我你觉得我跟你哪里不一样。我在这个土地上得到的灵感,我想这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吧。
除了空间内的软装、硬装,花艺占了多大的项目?我可以用树枝去虚拟空间中的张牙舞爪的部分,也可以运用自然的姿态让空间拥有像水墨一样勾勒出来。我想象着在北方的时候冬天所有的枝头上光秃秃的,只有大大的喜鹊巢挂在上面,在春天的时候就用喜鹊巢的概念去重新表达。
我想要把自己东方的意象动作花艺的手法去表达出来,所有的来源是我在大自然里看见的。这是我喜欢的冬天,我想要用中国人自己的冬天的状态去告诉你圣诞节到了,甚至过年的时候都是同一个状态。
很多人问我这一棵山楂树是怎么种出来的?山楂树春天会开粉色的花,冬天的时候会结成山楂果,很多人会很好奇,我告诉他这不是种的,它地下没有土,他发现真的,他以为是山楂树。
哈尔滨敖簏谷雅酒店
继续走向我的花开旅行与认识自己的这块土地,接下来是零下32摄氏度在全中国最北方的一个认识哈尔滨,当初这个酒店项目,因为今天的酒店主题,整理出所有酒店的样子。当我接到这些酒店的工作项目时,这些业主方或设计师看见我在南方做了很多所谓的中国意象新东方的花艺思维,所以他问你能否在哈尔滨做一个像杭州那样般诗意的花艺作品在我的酒店里吗?
是否可以复制杭州的花艺作品给我,我说你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因为我找不到一根竹子,我也找不到那些柳条和葫芦。你在北方就是不可能找出那个葫芦。我告诉他,如果你喜欢我,你应该喜欢我替你量身订作的作品,而不是喜欢我复制出来的作品。所以我们就决定我们要去全中国最冷的小镇——呼中,我想要去体验一下到底我认为的北方大自然长什么样,所以前进大兴安岭。
我们在这个地方打造了东北,这个酒店来自于敖鲁古雅的主题,这是全中国唯一剩下饲养群鹿的族群,所以它的故事起源在这里。我们去看雾凇,这些大环境,这些解冻的画面。有人跟我说凌老师,一点绿都没有,你要怎么做花艺?其实这个问题同时也在考验我,所以我们就尽情先玩我梦想中寒冷的世界。
圣诞节为什么是这个树?因为在寒冷的欧洲圣诞节只有这个树,不是它刻意要制造出三角形才讲它是圣诞树。白桦树,东北的样子。我们过了几天的东北人的生活去感受一下。我问过这个鹿角拿下来装饰是残忍的,还是可能的?后来他说每年都要锯掉的,我在想鹿角是否可以拿来做装饰?但认为这样做不太好,这个枝条是从地上捡来的。
我们自己搭了一个亭子。这个酒店的装饰性的符号应该来自于这一块东北的土地,而不再长得像南方的样子。我们就运用了同样一个概念在酒店里做出了一个装饰系统,这个酒店里就成为了酒店里很多符号性可以延伸出来的东西。在冬天里运用松柏的枝条以及红色的元素,于是就在这个酒店出现了。
这就是我在东北感受到的不一样的中国,这就是我一直好奇的你心中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风格,因为我觉得中国真的太大太大,所以没有一个人可以用某一个符号或某一个画面去形容全部的中国。所以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要先认识自己这块土地有无限的可能性。
湖北腊梅谷
我再跟各位介绍一下我在湖北腊梅谷,这是除了花艺之外走出的另外一条路线庭院,我一直活在山里面。业主说就喜欢你在大自然的样态,所以你能否可以为我打造一个在大自然的庭院吗?这是在湖北的腊梅谷,它与山直接连接,而且在建筑这个空间时并没有去破坏山林,而是去盖起一幢一幢的房子,它与大自然产生了关系性。
我告诉他不想要运用太多的人工材料和手法去切割这一块园艺。我们在运用大自然石材时基本是整块的方式。我种的草花和苔藓都来自于山里,并没有用进口的植物,一开始做出来漂亮,但会发现有很多东西活不下去,因为它有水土不服的问题。石头是从河里出来的,苔藓是从田地农民之间慢慢收集出来的。
自然的山壁里用自然的播撒花种的方式,这里长出来的植物跟当地的野地是一样的,这是因为我说服了这个空间环境,让它开始有自己的层次,在春天冬天有变化性。这是一点一点堆的的,青苔就是这样子养成的,这是我自己很喜欢的状态可以实现出来的。
在这样子的庭院表达里,它是不是就像我一样真心地喜欢自然,将自然引进我们的生活周遭里,而不是从书本上去学习外来的美学,所以庭院要去拿日式的庭院重新造出一个日本的庭院样子,我认为在自己的土地上应该不是这样。
阳朔花间梦酒店
因为我种了很多的植物,所以我知道怎么去选择这些植物可以成为我未来花艺上需要用的材料。只要是新的园艺案子、庭院案子时,我告诉那一片种桃花,那片种樱花,全部混杂在一起,所有的材料全部来自于我自己的庭院,我就替业主解开了方向。
阳朔是这么一个朴实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这是广西,看见这么多的自然景象,到底这一个酒店,经过建筑师、室内设计是重新的诠释,它的花艺术影响走哪个方向?我们提出了让他们非常头疼的方式,我说我们这个庭院是否可以用野放的方式?其实野放的过程当中有点像工地的废墟,大家有争执性。
当你的阳朔是这么秀美的山水模式呈现时,如何让这个庭院重新产生一个更大的冲突性?尤其是加上建筑师这么利落的建筑环境和空间出现时,这是在阳朔空间的。这是蓖麻,选择了撒草种的方式让蓖麻重新长出来,我们可以看到一年当中它从苗开始长大的状态。
这是阳朔特别的竹子,它跟江南和北方的竹林完全不同,它的杂林,所以竹子的分杈很多,在我们眼中是缺点,不好用,太零乱,但我们重新思考,这就是它的特色,只是我看不见它的美。其实我酝酿了很久,最后还是运用了当地的兰草、青苔以及野花。我们就运用苔藓这些姿态。
这就是我重新运用了竹子分杈的部分,在北方看不到竹子有这么多的分杈,所以就用竹子的分杈再跟广州的热带植物重新穿插在酒吧的空间里,这是野地里长出来的蓖麻状态。当所有的精致化都足够时,是否可以用大自然的材料重新破解这个空间,让你自以为是它有一个传统的美学文化,在这里有一种狂放和奔放的零乱感,这就是我眼中的广西的样子。
我选择的一些花都是全世界没有人看过的,那是地涌金莲,这是广东热带才有的花种。我们将植物与建筑的空间重新进行碰撞。
花艺旅行之日本
很多人会问我说你是不是真的喜欢这块土地?你想要在这块土地上发生很多事情?我会告诉他,当你没有看过世界,你就大声嚷嚷你是世界值得被骄傲的那一部分时,我们就有点太自以为是和井底之蛙的状态。世界在不断地做交流,我们有一个最大的责任,我们想要做的,我们是否可以借由认识这块土地时,去认识世界其他的地方,让我们的眼光与美学同时做交流。
所以我们可以看见世界,我也想要世界看见我们,于是我带学员去了日本的金泽,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你会发现桃花跟它相比之下是否有进步的空间?这一棵玉兰花大概有80年的时间,那我们的玉兰花只有十年的时间,为什么相差这么长时间?因为在日本老早就重视生活美学,而我们就仅在这几年的期间大家才开始重视,这是我们相对知道我们自己的问题,所以我就觉得不要自以为是,你要去看世界的人在做什么。
从此之后,我们就开始去展现,在日本我们采下这么多樱花,日本樱花是国花,这是森林局专门种植的樱花,我们不可采,这是违法的,这些是大雪压断的,这时候我们就运用了雪压断的樱花在一个百年的温泉酒店,就带着学生去重新体验,这就是日式。
花艺旅行之印度
透过了这些东西我们会看见原来世界不是只有你眼中想象的那样,所以下一趟旅行我决定去印度,印度的花开在它的市场。所以当你跟我亲自去市场时你会发现原来全世界有好多不同的方式跟花草在打交道,这是印度人卖花的状况。他们卖花不是用来插的,没有梗,这是供佛用的。我想要让大家看见所有的世界美学是来自于当地。
在印度的一个公共历史空间内,那一堂花艺旅行的课,这些学生从来没有上过任何一场花课,你会觉得大家突然凑在一起,只有旅行才认识,大家赶快来分工,好像要集合成很有规律性的强大的部队要共同完成一个作品,那时候印度有八个媒体,中、印、台友好交流的一个花艺之旅,记者已经来看我们要做什么样子。
当时分成八组学员,两个人一组,我们就去市场一个麻袋一个麻袋买自己喜欢的花,这些花是他们自己买来的。那时候我就说,你们用你们心中买来的花草,你们想象你们想要用花朵去铺成一块地毯,这些地毯就像大自然的树状姿态一样产生,你们会跟别人一组交叉到,那你们就良善地跟它互相接触的部分。
最后两个半小时之后,这个作品就在一个没有草稿跟没有人知道最后会长什么样的画面的情况之下完成了。后来我们就跟着学生印度的学员们一起完成这个作品。
花艺旅行之法国
我们在今年去了一趟法国,我想要告诉人家世界上有很多很漂亮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一起去认识他们,将别人的美带回来,把自己的独特之处表现出来,那我们就会知道世界是有很多的美学在等着我们去发现的。
我们跟着同学们在熏衣草田,我不会把东方刻意种成熏衣草园,那我们就去熏衣草园去认识熏衣草,我们希望外国人可以来这里看我们的稻田及油菜花。所以,我心里面还有存在着很多可以看见别人美的那一面,而不是我心中只有我自己想要说的事情。所以借由这样的旅行,我们可以看见世界在说什么。
主题演讲:陈耀光
个人简介
中国著名室内设计师
陈耀光艺术设计合作体发起人
杭州典尚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创意总监
▌陈耀光:我要回忆一句词,我搞不清楚我是谁,总的来说是跟纠结、缠绵、搞不清楚次序、归纳不了逻辑有关系的爱感叹的人。今天在座的所有设计师哪个逃得出这样一个属性,只要是真正的职业的专业的本色的设计师,不外乎会有这样的体会。
设计师的属性
所以我在看着凌宗湧老师和威尔斯先生唯美的画面的时候,我今天的主题跟我接下去要放的片子,跟他们的画面有所脱节,我讲的是一个个人的笔记,讲我唯一感受的是晚上我枕头旁或酒后冲动的时候写的日记,阴影很真实。
每个人都有阴影,阴影就像失眠,失眠时不能够像白天一样磊落那么有次序,但那一份纠结是缠绕着每一个人身体里面的,我有时候是以感性来思考的,很不值得推敲,但又很真实。
两三个月前港澳设计师自发的很朴素的发生在菜场里边为菜场里边卖鱼卖菜卖洋葱,跟他的买卖与早上生活中人的一场休息。电视台广泛报道,我们也在做尝试,设计除了在台上,除了在高大上的领域里边,颁奖、传播以外,那么设计没有第二种可以发出的声音。
前两天我正好在一个偶然的生活场景里,我发现父母抱着孩子在开着野花的路边停下来。有一对夫妇牵着猫狗走过来,我给花定了意义,花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宠物,但花不会发出任何声音,因为人无法拒绝四季、色彩,无法拒绝对一些闷闷不做声的,但它却是美丽东西的欣赏,所以花是不会发声的宠物。
他知道人类无法缺少颜色,口语的表达对应到文字上的表达,文字会公式化,口语才有温度,才是第一时间可以传递你的呼吸以及你呼吸里边的口内的气息。
设计师老在台上,自己又在镁光灯下,一不小心跨界了比演艺人还要像主角一样的榜样,我内心其实不是这样的,我尽管经常会参与这些的活动,但跟自我认识与平时的表达有距离,设计师有很多私人语境。
未来城市属于人与自然
以前的城市是属于神的,现在的城市属于资本的,资本可以打造城市的轮廓线,跨江以后又是新城。未来的城市属于人与自然,所以对于第三个未来,我现在每天都在预言或感受,我想要谈的是我很不完美,在真善美里,真放在第一,真了以后,自然而然就美了,这是我的理解。所以我关注阴影,缺陷才让一切显得真实。体验一种私人的感受,纯粹是私人的感受。
我们从学校毕业以后就进入了城市房地产开发的高峰时期,样板房已经成为室内设计最大比例的一个题材,在生活当中大家进入样板房时,我总感觉到有一点进不去,是一场空间在表演,空间在演戏但样板房以后能够让你生活的地方,而不是舞台,所以每每对于这些问题我会发出自我的质疑,同样想到了这个行业。
在杭州,在全国,这个行业我也算是老炮儿,也经常会在台上讲一些东西,但有时候又怕会误导很多东西,因为整个主流是榜样,十全十美和光彩照人,但从我个人的生活和设计积累的体验上,我想要告诉每一个学这个专业,不要反感你的纠结,有时候发现纠结是一个弱点,其实未必。
不能说样板房不好,但事实上作为一个职业的设计师,应考虑到以后我们所有投入设计创意建好的场所是为城市以及每一个人生活,城市与每一个人生活,因为年代不同,对于生活理念感受的理解的程度也不一样,他从幼稚慢慢变成熟,从模仿慢慢返回到真实,真实要的就是完美有缺,因为我们无法避免缺点。
完美“有”缺
在很朴素的一个万松岭的小院里边建造第二个小食堂时,这个瓦片80公分,外墙没有动,我让泥工师傅跟我一起,挖出这么一个露出它原来有斑驳痕痕砖的痕迹,斑驳、岁月、白墙、重叠、和谐。
有一种年代感也是对得起我这个有历史沉淀的院子的,有时候是一种构图,有时候是在视觉中的构图,预期是视觉上构图的完整性,更相信是每个人心里边的完整性,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心里舒服,看着也舒服,有一个词是“人造的残缺美”,我自己愿意这么来理解,做一点缺的事情。
做有温度的设计
2008年我跟我同学去澳洲,我们两个人都喜欢拍照,一边走一边聊,纯粹是没有任何工作目的的,现在晒出来的旅行照片都是当地的名胜古迹和城市,一看就知道是标志性的旅游热点。因为你只有这一份细腻的心情才能够感怀和做一些有温度考量的东西。所以有时候我认为这张照片也会给我作为今天要谈的完美有缺的一种其他的延展的联想。
设计就是要让生活美好轻松,我们没说设计必须是让军人像烈士一样,你只有关爱你身边,关注你任何一个细节,你就是一个有情怀有温度的人。
雕塑让人感觉很高,很冷,一年四季被悬挂在空中,但它毕竟是雕塑,但如果人变成了雕塑一样,难受的不是旁边的人,在大家需要偶像的年代,已经仰视大家了。要接地气,有弹性,这是2008年跟同事在珀斯拍的照片,让自己调侃以及让雕塑轻松一下的互动场景,这只是一个感受。
城市中心的自由“岛”
在我的城市和长大的过程中,一个城市第一个五星级酒店,第二个四星级酒店,我以前有过这样的感受,我认为它们是城市市中心的一个“岛”,只有在这个“岛”里边它可以放置一些在家庭生活中不用的艺术,作为话题可以聊的这么一个休闲的美感,一些非功能性的东西,可以挥霍很多连廊、上下、中空等非实用的空间。
对于我记忆中的发展中的城市,在第一个第二个酒店刚刚开始时我认为这是整个城市可以停留的公共的呼吸艺术享受自由的一个“岛”,这是我对当时的酒店的感觉。
我想到了30年前我在米兰时,米兰大教堂相当于是杭州的武林广场或保俶塔,但到钟声响过,到8点,所有的灯自然而然就暗下来,所以我就想到一句话,困了就睡,饿了就吃,顺应自然就是完美,城市要休息,人也要休息,我们干吗要让一个城市灯火辉煌12小时,每天如此?我认为这显然是完美过度,就会亢奋、急躁,对于第二天体力的恢复不会有帮助。这是真实、真相。
我当时拍的米兰大教堂的背面,走了半个小时瞬间黑了,这是我的感受,真实也要休息。休息以后,所有的人适度会放慢,就像睡觉前需要把动作和节奏全部放慢,所有的肢体灵魂都会进入到该进入的时空里边的内容去进入睡眠活动。
完美与真实
这里边也是跟完美、失落、阴影有关系的东西。我当时调侃了一下文字,我手上戴了两个东西,这是我在法国买了,一个东方游客误入了昔日罗马古迹,我来到这里不是祭奠,也不是怀念,确切地讲,我是代表东方游客,来听一个关于西方的传说。
甲方给我们一个盛大的历史或有文学内涵时,他特别纠结,就像我一样,平时很忙,也不可能系统地去进行学术全灌溉的接受。但很多东西不要放弃你最真切的感觉,比如说你有一个故事,让你第一反映它是方的还是圆的是甜的还是苦的,是湿的还是干燥的,这是作为设计艺术师第一个感觉,如何用材料和空间堆积与视觉冲击有关系的空间的第一个草图,这是我在脑子里第一转要讲的东西。
到今天就是一道严肃的风景,我最好的朋友陈林,他是设计师,他喜欢草图,有时候我喜欢用文字,我也会画草图,发现画图没他画得漂亮,有时候用文字也是对情感语录对符号的一种记录。
最后一个星期我把这两个器物在一天能就丢掉了。非专业导游带我去几个地方,在一天内我丢掉了两样东西,可能是来自另一个时空的能量,这种提醒和暗示就让我可以回家了,一次完美的计划在中途因一个偶然的现象被戛然停止,被缺失放大了以后,我就买了机票马上回来,一切都无常。一如既往的辉煌是偶然,不顺是常态。
那一晚我梦到了自己写在地中海古堡旁的松树枝上,松树的造型是三角,整个画面感,“完美是旅行者最大的缺憾”,这是失落者给自己的一句话,但缺憾还真的是人生中每时每刻像影子一样与你相伴的东西,不要害怕它,最怕的是你不真实,最担心的就是你所创造的完美不是你自己的完美,而是在别人的标准下,所有的奖牌,公众的认可,你自己又完美得不舒服的那种完美。其实我今天想要讲的所有题材都与此有关,我不知道跟设计有没有关系。
缺憾才是生活的原本
2008年也是第一次到了澳洲,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叫。这里有一个岛,我的笔记里写着那一天在海边从下午一直把天拍黑了,游客很少,我对着后面的礁石,这个错位又给了我一次很多的想象。
很多东西并不是说你自己的目标买到的终点站,结果给你错位了晚点了,反而你迎来了另外一种想象,这个想象是让我看着这个照片,2009年、2010年,我还写印出来装上框送给别人,这是我的感受,你没发现这个孩子是从天上一飞,然后脚一镫又准备飞走了,这一瞬间给了我更多逃避现实的快感,这是现实与目标理想违背时产生的一种意外。
虽然我的年龄老了一点,但我也是21世纪的生命,看到有裂缝的东西有一种说不出的天然的爱好,我有时候喜欢到中国的山区,包括老外的古镇,我喜欢看修补的画面,但我在想这里边肯定有19世纪、18世纪,这里边可能有新的工人和老的师傅修补。
年代、真实、修补、斑驳、斜坡,我有自己特别的感觉。环球之旅有人在旅行,也有情绪在旅行,情绪与思想在旅行时就是一场白日梦,有时候可能是思绪的一些截面,有今天讲的跟酒店可能没关系,但与在座的五星级的精英设计师们一起来分享一个酒店,就像威尔斯讲的一句话,他希望客人在他的空间中被感受到微笑。
现在我依然对坡度不恐惧,还是喜欢赞美坡度,当猫与狗在爬坡时比在平地上更真实生动。我认为一个有历史的城市不是一夜之间建成的一个新区,它肯定有坡度,而这些坡度留在那里,对城市而言是真实的印记,我对坡度真实的情有独钟,我尽管有这么强烈的感受,我也不一定淋漓尽致地表达。
十全十美,这是月亮,这是大道理,看书,看道、看庄子,都有。缺憾才是生活的原本,完美是一次偶遇。
创新是永远不落的太阳
无常、割舍、迁离,任何东西都在运动,世界会向你真实地展现更多的机会。我们搬到了新的场所,我还没有正式地对公众发出邀请,接下去我们又在营造一个新的院子。
我个人从小就喜欢画画,特别率性、诗性、学画、逻辑弱、想象力强、白日梦,这是我的公众号叫“设计诗”。我不是岛主,我是大咖,不是会长,不是生活家,不是生活家,我是一个骑着自行车跑工地的年轻人,一个贪玩爱写诗爱做梦的年轻人,一个从小学画画误入设计的情怀分子。当时骑着自行车,包里边装着图纸,像我这样的刚刚学校毕业的人很多。在1994年,行业已经开始传播。
当时刚刚开始将设计与生活挂钩,但还没有专业的二手房公司,也没有太多的样板房的时候,其实一个城市大家关注的最后不管城市再怎么高大上,GDP,最后每家每户,里弄巷房里的生活才是一个地方,一个城市,一个当代,一个时代的真正关注点,所以我当时被电视台邀请做了一个节目。我什么都不是,我是谁?我没有翅膀,但我却被记录过曾经飞过的痕迹。
诗与远方这个词现在已经变成了特别好的地方,因为远方是模糊的抽象的,离你近的都是很具体的客观的,人们有时候要逃避现实,他必须要拟造一个彼岸,而这个彼岸就是他现在能够有信心充满期许努力的一种假想敌,所以说诗与远方是一个精神的“鸦片”。我特别喜欢这个词“诗与远方”,就是我们期待的明天醒来以后的那一份灿烂,但明天一天一天永远有一个明天的黎明。
完美有缺,更加真实。这是蛮早我在一本杂志上写序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对物的喜好,它也是一件非常平和的事,你不要会忌讳它,你不用去恐慌它,因为这是事实。我们经常会想这辈子接下来要做什么,做设计也一样,做你自己想做的,做你自己能够做的,或做你自己赏心悦目的事。
因为填不满,所以充满期待
今年年初我跟我的典尚团队们通过一年多的磨难,一年里搬了两次家,迎来了新的从西湖时代到钱江时代的地方。不是因为我冲着它的贵去,我在搬迁时会根据我的人工人力,搬迁马路的方便性,真的搬不进去了就搁在门口,小的搬到里边,自然地错位,正因为它错落有致,而不是装出来的设计,就像我平时在谈的,当你做到一定的程度,设计与讲话一样都是流出来的话,你自己流得舒畅,别人也会感动。
旅行中的体验完美有缺,人生的旅行包是永远填不满的,这个词是我昨天修改时瞬间插的一句。正因为填不满,所以充满着期待。
关于出国考察体验
西班牙与澳大利亚是2008年我和同学去考察的,我当时提到了一个设计师,有一个就业成本,这是核心,不是所有的人会画图纸,会模仿,会拷贝。我个人认为,当你真正作为一个职业设计师要供奉于你的委托人,对他有你自己的一种行业担当的话,你要对自己付出成本。
考察时,我当时还有一个提法,不一定让你们去考察酒店,你难得出国时可以去走街串巷看生活的原本,设计应为这些活生生的人,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去准备一些什么样的题材,这是当时捕捉的镜头下不全应该是设计,不一定非得是国际级大师的建筑品,这里边会有很多。
这个酒店都是一些有影响的五星级酒店,我一进门就对窗口,我认为我们对酒店的记忆、概括和表述,有时候就是大堂、酒店和顶层的旋转餐厅,一个晚上的失眠,我坐在床前,我唯一跟外界能沟通的就是窗口,我可以从星星看到曙光,打开拍一张,这就是我真是的记录,这也是我环球酒店之旅感受的一种私人分享。
窗是旅途移动的风景,失眠的夜晚从暗到明,延长生命的体验,这也是我对酒店的感受。我们的酒店开窗开到哪里,环境选址应怎么放,尤其是为我们这些动不动就要纠结失眠的人来说,窗口的景色直接会影响到失眠的质量。
其中,另外一个窗口,同样是一个酒店,这是著名的芝加哥论坛报,它晚上在七点到十点之间,因为游客依然需要泛出应有的艳丽,会打出颜色,这个楼很著名。早上在吃方便面,赶不上早餐的时候,这是窗口对酒店的一份记忆,这是我对酒店与窗口的一个感受。大堂、餐厅,房间的窗口是我的感受。
民宿体验
我在4月份,我住了美国的一个民宿,我20多年从来没有住过,是因为我的朋友在芝加哥有一个画展,他的纽约的好客的朋友推荐住民宿,第二天以后我一住就住了五天时间,我两个人基本上没有翻译,用一个翻译软件,你一句我一句,是这种体验,他也包容着我。包容是美好关系的最基本点。
就是这个街坊,我每天走这条楼梯,他跟我有共同点,他很感性,他不喝酒,每天晚上他等着我醉醺醺回来讲东方,他跟我讲禅学,他的家里供奉着佛像,他是手绘诗经的工作者,也算是一个艺术家和设计师,但他非常向往东方和印度。他跟我说在这个房间住了28年,但我没有离开过,我以后最大的愿望是到中国和印度。
酒店就是住故事,住体验,我体验了一个语言不通的民宿,但没感觉到是障碍,因为我的朋友告诉我,全纽约室内酒店都禁止抽烟,这是你唯一可以找到释放的地方。他给我看手绘,我们两个人都抽烟,两个人对抽。我回到国内以后又发了一个微信给他,视察不散时光又回,现在想起与房东两个人争抢手机求沟通的迫切场景就特别好玩,调侃的风趣效果取决于手机翻译的准确度。
酒店的发展趋势
酒店的多元化,酒店已经弥散,在互联网下所有的陌生场景、陌生的城市会为了解决你旅游的某一个晚上,他提供的这个载体,这可能就是以后的所谓的酒店的概念。它已经不是一个五星级,地下有两层,地上有八层,有一个塔楼就是酒店。
我到芝加哥到旧金山的一号公路,有一个名胜是赫斯古堡参观,大海的沿岸有一个民宿,这只是我的一个体验,大家以后去找一个不要太豪华的,有机会找一个民宿的海边的房子,你睡着晚上会发现这里地板走路的吱吱呀呀的声音以及窗外响了一夜的潮涨潮落的声音,风从北窗穿南窗的一瞬间,突然发现你在一个剧情里边拥有着这个简陋房子的主人。有时候我一睁眼发现我是这个豪华酒店的客人,我在民宿,在第二天一下来会发现我是在这个旅途的一夜。
环境对人的感染
我发现人有了一个次序变成了一个惯性以后真的不需要,你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尽管平时自以为是,平时还不尊重一些公共约法的东西,超车或停车,如果你在这样的环境中,你耳濡目染地也会成为秩序的一部分,这是环境感染的魅力,就像风吹礁石一样,几千年,几百年一吹以后,再坚挺的礁石,你的轮廓线与风的走势,与花开放的方向,肯定有阳光对于小个人的感染及影响。
我在外地的公共交通车上,画了一个米兰壁画时我会感叹我们接受的教育以及对历史的尊重,他们会在特别卡通的旅游的一瞬间,通过一件T恤和饼干的造型上,他们不是在祭坛上完成对祖先的纪念,他们已经把文化历史融入到生活一部分,有时候我们太注重仪式感。我们会从好玩的T恤里感受到这个民族对自己国家的自爱自恋,他只有自爱自恋才能爱别人。
所以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彩色的橱窗等。包括时尚之都为什么时尚,看的、吃的、玩的都可以赏心悦目。设计周,我们都去过米兰,但我过了设计周以后,我发现他们每天都像设计周一样,他们绝对不会因为米兰的一个国家的大的活动变成了一种演艺。
我想到了很多跟我城市生活近的地方,我们平时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红步调搭着彩带。对于生活的时尚,可口的颜色,对甜美的向往,它是一种惯性,它是进入生活,进入家庭后院的,它不是放在商业街的橱窗的,这一点又是我自己的感受,类似这样的感受太多了。但我拍照片,我就拍了一张莫名其妙的照片。
环球之旅
任何到过的酒店,我没有像一个酒店的宏观的规划设计师来谈酒店,我只是一个旅行者,我认为酒店在我的旅途中给我留下的印象,这也是我的环球之旅的分享。坐着去米兰的列车,一不敬意被滑到的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湾部。
借一辆自行车,骑一圈别人的城市,由于独资盲游,让我的自行车走出了助动车的速度。我与现在都将成为未来的传说,我看到这个画面就给它附了这几个词,很多游客会在上面刻画一些字的痕迹。但我们与现在都将成为未来的传说,因为再过几十年,游客在那里可以看到我签的字。
我偶尔地透过我的阳台拍到了下面一对恋人,他们在晒阳光,两个西方人,一个东方人,在一个太阳下看着一个2000年的古堡,感受着阳光、休闲、旅游。我在这个阳台拍到了对岸,有一个民宿,我就打算过去看一看,很朴素,白色,我称为地中海上希腊风格的一种民宿。独行意大利,手机的心情跟着阳光与寻游的节奏,留下了几枚在风中停顿的印记。
我在傍晚时特别喜欢看由于车速和焦距让我无法定格清晰的画面,我看到这种画面不会全部扔掉,有这样一些模糊的画面,真正能够让我想象。看得不清晰时,我的直径会拉长。穿越让时间最鲜活地度过。
这里边我真的比较好奇,当时记录了这么一段东西,几代人修补的路。这是一个艺术家对于西班牙的感受,整个空气里边都含着酒精和音乐,这是格兰那达小镇,晚上我们看了他跳的舞。我们晚上从剧场回来以后,旁边围着一条狗在这个画周围看,而且没有行人去碰他,因为他第二天接着在这个角度这个时间来画。
阴影不再是黑暗
阴影不再是黑暗。我有时候欢拍照片,我希望变成逆光,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对于逆光中人的表情,他到底在笑还是在哭还是一种愤怒,有一种猜测,我喜欢这样的互动。影子,背影,未被正视的真实,我对那些特别好奇。生活美学不仅是一门学科。
这是我12年的老院子,我案头上挂着可以飘动的一年四季从来不重复的画面。我们典尚公司从院子时代现在到了钱江时代,我照样把这个画保留着,其他有很多狮子、石头、老虎等几个世纪的古典家居都没有带,我仍然带着它,我依然有一种惯性,一种不确定的画面搬到了新的房子。
美应该回归生活最朴素的场景。我自己突然在想美是回来做自己,也找回人与人之间的感觉。美不会被高高的艺术馆的围墙禁锢,美像空气一样洒满生活的每分每秒。
我相信杭州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轮廓线,它的休闲对于生活的主张,对于自我价值的彰显,以及不随逐流,他但热爱自己,表达生活的方式,能够影响同行,让我们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对话沙龙
戴蓓 x Dylan Wills x 凌宗湧 x 陈耀光 x 俞国民
➜现场提问:我仔细地记录下了威尔斯先生说的,第一,其实全球的酒店都是一样的,没有所谓亚洲的或是欧洲的。第二,大家在住酒店时,所有的习惯都是一样的。第三,让酒店不一样的是酒店背后的故事和酒店的创意和思维以及创新的东西。我想问我们说的“文化”、“创意”等,如何让酒店的运营方和酒店的拥有者来接受他的创意?如何找到平衡点让有创意的,代表文化的好想法能够落地?
▌Dylan Wills:在业主找好酒管方之前给业主一些建议,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讲,我们觉得那个酒管是最适合你们业主的,所以我们会给他们一些建议。另外一个答案是设计师也很像政客,要知道业主方跟酒管方之间的政治关系,同时,如果业主的要求是酒管做不到的话,如果业主想要这样一种风格,酒店是达不到的,从另外一种方式来满足他们,这到最后还是一个生意上的事情。
➜现场提问:我本身是室内设计是,自从看了凌老师的书,我喜欢了花艺,发现设计里花艺能给很多空间画龙点睛,可以增添美,所以后来又学了北欧老师的课程,学了一些欧式方面的花艺。前一段时间我做作品时会发现北欧老师总是跟我们说花的朝向是向着太阳的,为什么我在观察凌老师的作品,花是自然垂落的,所以我总是纠结。所以到现在我很困扰,它到底向着太阳还是自然的?
▌凌宗湧:因为对设计师来讲,大家都是爱美的,我只是一个爱美的人,在这里我发表一下自己的专业工作项目。第一个问题,如果你问我你是一个家庭主妇,长期在外你都在外面吃外面的人烧的菜,你现在想要先烧菜。你先回答第一件事情,你想要学中国菜还是想学西餐,所以花艺与做菜。东方人想要先学东方的花艺表现还是学西方的花艺表现。西方的花艺方式有其不同的思维模式,所以套在东方身上你会发现在那里学到的花艺用到的材料在这里不方便取得,无法沟通很多细节上的问题。
花草是朝向太阳,所有大自然都朝向一个太阳,所以你在我的作品里看似在表达大自然,但大自然全部朝向一个太阳,所以基本上北欧的老师跟我表达的是一样的,所以你可以仔细地看一下我的大自然朝向是不是也向太阳。
➜现场提问:耀光老师作为中国第一代真正的室内设计师,多年来是行业的代表,中国室内设计在飞速地发展,现在行业也越来越细分化,作为真正在顶尖层级的代表设计师,因为现场有很多是青年设计师,我知道您这边最近一直也在支持青年设计师非常好玩的事情。除了技术上的分享之外,在他们往行业发展的道路上能够给他们带来哪些其他的支持?
▌陈耀光:我平时愿意调侃,大与不大,东方人与西方人的观念完全不一样,只要你还有一颗愿意被感染的鲜活的冲动在那里,我拄着拐杖同样可以看别人跳迪斯科。我就讲创基金,创基金已经有三年多了,我在想这几年中国的设计新鲜事出得不少,而且都是正能量的,这是我们带着原有的惯性,对它还不了解,当了解以后你会知道创基金、生活艺术学院在传递着全国各个城市的精英们除了设计的技巧、经验和专业度以外,他们体现了对世界、生命、环境以及人情味的理解,包括最近谈的美好关系。
我很想跟年轻人有次约会,我很想逃到整个餐桌的最后一桌,跟年轻人聊,有请他来跟我一起做事情。比如我对艺术的感觉,原来我做的是楼堂馆所,但30年下来,我发现很小的一个抽屉,一个调羹,刚才俞国民讲的艺术干扰酒店,我认为应该让更多的艺术干扰我们清醒的生活,因为清醒的生活太功利,我们要多生产一些具有艺术和原创感染力的一些艺术衍生品、艺术家具,那些拿起来方便,看起来赏心悦目,尝起来口感也是好的人一下子可以接近的,一下子可以带走的美好的祝愿以及创意的东西。
➜现场提问:我是一名建筑师,今天下午特别有机会让我理解了花艺就是一种很自然的方式,对待我们周边的一些事物,这其实是一种生活,这是花艺创作最高的一种境界。而且这里面有很多中国传统的思想,如道家的思想在里面。我的问题是,这种无为而为,如何在建筑创作当中体现它的在地性?我在杭州跟东北创作同样一个空间,建筑师常常犯的错误是以元素化来体现,或有时候利用材质。我想问在凌老师的角度如何阐述?
▌凌宗湧:作为一个花艺师我不敢讲对建筑了解多少,如果大家都是一样在做美学表达跟人生活为主的一个模式化,我有几个看法,曾经有想过作为一个建筑师,第一,你真的看得见所谓美这一件事情吗?还是你的美是由你的学术、学校与所谓的世界建筑同业的大师传递出来的观念让你认同,那个是美的?如果你把你的专业拿掉之外,你是一个一般人,你真的能够看见美这件事情吗?你可以把专业拿掉之外,你真的看见美是什么吗?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专业性。如果你能看见美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全世界当有一个建筑专业在身上的人,他又能够看见美这件事情,你想,你的建筑会不会有无限的可能性?你可以创造出来全世界没有人尝试过的美学建筑的可能性,因为你有专业,你能做出你的梦想。那我想,身为一个建筑师,我觉得尤其是东方人,你有责任要让世界看见你的建筑,把你心中的美表达出来。
➜现场提问:我很喜欢花,我从小就非常热爱大自然,早上会听鸟叫声,观云,就喜欢把阳台的花剪回来插在花瓶里我一直想要学插花,我一看到日本老师插的花还不是我想要的那种感觉。刚才凌宗湧先生讲的那种没有风格,但我一直找不到我想请问一下如何参与到你的花开去旅行的行程里面?
▌ 凌宗湧:我曾经学过无数的老师花艺,但看到每个老师的优点,但我没有在一个老师身上得到我心中对于美的完整答案。也就是说,我问老师你教我这个花艺的过程里边,你的美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后来我就想,是不是老师也是从不同的老师身上学到美的传递,其实老师很多观察的书籍、参考的资料,他不怎么想要跟我分享的。
吸引我的是花朵本身,而不是技巧本身,所以我喜欢看见花的漂亮,而不是看见老师把花朵扭曲之后重新再传递另外一种花艺的风格、道或是流派。于是我就重新发现,原来我喜欢的真正的花艺大师,其实他们的美好多都是从大自然学习的。所以我就跟他一起向大自然就好,这是我分享给你的,跟大自然去学习,找到多一点你喜欢的东西,去重新思考,那些人的来源是不是从大自然来的,就可以打通你的疑惑,你是不是一定要跟我去旅行。
➜现场提问:我是上海一个跨界设计师,主要是家具、服装、室内设计方向。想提问Wills先生关于酒店设计方面,尤其是游轮方面的设计。因为现在作为移动性的旅行非常地流行,比如房车、游轮,也是一种时尚了,我代表相关的从业者朋友了解一下在游轮设计领域里边最重要的是哪些元素,如舒适、安全、环保相关的,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或引导?
▌Dylan Wills:陈老师通过旅行看不一样的世界找灵感,凌老师是从大自然寻找,我这个人比较特别的地方是,爱好是买各种不一样的无人机。现在已经买了八架,全部都在家里面放着。希望通过无人机来用另外一种角度去观察到这个世界,从这种角度去寻找他与众不同的设计灵感,经常会拿这些视频回来跟别人分享,没有什么设计是不一样的,重点是你从哪里去寻找灵感。要告诉你的业主方或酒店方,你的设计是没有限制的。
游轮这方面的设计跟其他设计有什么不一样,游轮不是一个固定的像酒店一样的终点,它是一个游轮到不一样城市的交通工具,上面的设计是非常中立的,是可以随机应变的。如果在香港,如果游客上来之后可以感受到它不是一个外国的船,可取性比较强。
▌杭州国美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俞国民 凌老师正好在去年亚太酒店协会,我还比较了解凌老师的一些作品也去过安缦法云,现在有一个对酒店的说话,叫艺术干预,所以就讲这么一个干点,今天主题是酒店设计,所以花艺也是一个艺术。我们在酒店设计时有一个艺术顾问,所以这种艺术的干预会给酒店带来更多的一种人情味以及柔性的感受。我们现在在讲体验感,所以很多酒店讲的都是一些硬件,但从凌老师花艺的角度来说,我感受到了这样一种柔性以及很好的提案感。这是我的一个感受。
活动彩蛋
▲简一大理石瓷砖
感谢您与我们相约这么美好温馨的下午,环球酒店设计之旅,我们下一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