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LTPS-LCD显示屏必须面对来自三星硬式OLED激烈竞争
触摸屏与液晶网 · 2017-08-16
中国产LTPS全面屏打趴硬式OLED?三星预测第三季度显示器业绩会下降。三星电子发布完第二季度业绩报告后,召开了电话会议,并在会议上预测称第三季度显示器营业利润将有所下降。三星电子认为显示器营业利润下降主要是因为LTPS-LCD领域价格竞争激烈。
要知道,第三季度不但是智能手机与电视产品的出货旺季,而且三星还拿下了苹果手机OLED整个显示模组的订单,按道理来说,三星的显示器应该是大赚才对。
然而事实上正始三星自己所披露的一样,正是LTPS LCD领域价格竞争激烈,会使得三星的显示器营业利润下降。原因很简单,设在中国境内的这几条已量产6代LTPS-LCD生产线,三季度将要大量推出带in-cell内嵌式触控全面屏手机显示屏,价格直接对标三星的硬式OLED。
在芯片技术升级后,手机内部的元器件所占空间越来越小,留给显示屏的拓展空间也随之变大。而AR\VR技术的启蒙,分屏显示技术也让18.X:9的屏幕流行起来,全面屏显示技术也应运而起,成为软件厂商和硬件厂商直接改善用户体验的主要技术之一。
18.X:9的屏幕可以比16:9的屏幕多显示30%的内容,而且智能手机采用了全面屏技术, 18.X:9的屏幕会直接在16:9的屏幕的基础上尺寸升级。如原来5.2英寸的16:9的屏幕,转换为18.X:9的屏幕后一般会变成5.75英寸左右,原来5.5英寸的16:9的屏幕,转换为18.X:9的屏幕后一般会变成6英寸左右。
也说是说,全面屏显示技术在智能手机外形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显示屏的尺寸都将升级,不仅难快速消化掉近两年LTPS-LCD扩产后的过剩产能,可以个借助in-cell内嵌式触控技术,为智能手机品牌客户带来技术上的升级。
在全球市场上,三星从去年开始,把同尺寸规格的硬式OLED 显示屏价格拉低到了LTPS-LCD的水平,国内大量采用三星硬式OLED显示屏的OPPO、VIVO,也借此在市场上大放光彩,出货量节节攀升。
三星在OLED产能本来就比较富余,由于三星自己的S8\S7产品大卖,三星也不得不把原来A3线的硬式OLED产能,转换为柔性OLED产能,不过即便是这样,三星总体OLED产能还是远远超出了市场的需求。因为在同样的尺寸与技术参数下,三星的硬式OLED其实在价格上并不比LTPS-LCD有多少优势,这也是还有大量的手机会采用LTPS-LCD的主要原因,三星也因此才会以LTPS-LCD的价格来销售同尺寸规格的OLED产品。
苹果的柔性OLED订单虽然价格更高,但是由于分辨率也比原来的硬式OLED显示屏规格高了二级,而且苹果还集成了一些新技术在里面,又是柔性基材制作,所以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的情况下,良率也比原来的硬式OLED显示屏低了很多,导致同样的产能下,三星的获利能力反而不如原来的硬式OLED显示屏。
而且这些苹果的OLED订单全部是放在新建的6代OLED产线上生产,这些产线的设备大部分是去年与今年才装机的,设备磨合、产能与良率爬坡等,都让三星生产苹果OLED订单不可能很快达到最佳盈利状态。
加上LGD、JDI失去苹果部分的LTPS-LCD订单后,其富余的产能也开始寻找新的出海口,又遇上中国境内的LTPS-LCD产能全面升级为带in-cell内嵌式触控功能的全屏,一场新的价格厮杀是在所难免了。
三星近期除了全力开动新机生产苹果的柔性OLED订单外,还正在把L7-1产线改造成硬式OLED产线,并且在此基础上加工三星自己用的柔性OLED显示屏Y-OCTA触控部分,把自己的柔性OLED产品优势尽快放大。
而且尽管三星预计因硬式OLED与LTPS-LCD的价格战,会导致第三季度显示屏盈利下降,不过由于三星拿来生产硬式OLED的生产线,包括这条正在改造的L7-1产线,都已经折旧完毕,并且三星在生产硬式OLED显示屏时的良率并不比中国境 内的LTPS-LCD良率低,因此总体来说,三星的硬式OLED,还是要比中国境内的LTPS-LCD赚钱些。
而中国境内的LTPS-LCD产能也知道自己要与硬式OLED竞争,还是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为了进一步提升LTPS-LCD产品的竞争力,除了在LTPS-LCD上集成in-cell触控功能外,新的减光罩工艺也开始会在第三、第四季度普及开来,到时还会拉近与三星硬式OLED的成本优势。
相关新闻链接:
全面屏有望快速普及,18 年将成为旗舰机标配。根据群智咨询的估计,17 年全面屏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将在1.3-1.5 亿台,渗透率将达到10%,下半年开始爆发,预计到18 年技术成熟,将迎来全面普及。在手机品牌上,下半年Google Pixel二代、红米PRO2、魅族PRO7、vivo X11、华为mate10 等一大波全面新机即将发布。包括三星、JDI、京东方、天马微电子、华星光电、友达光电、群创广电和瀚宇彩晶等面板厂将会在下半年开始18:9 比例屏幕的生产,主要聚焦于5.99 英寸和5.7 英寸的18:9 屏幕,根据群智咨询的预测出货量顶峰将在第四季度。
OLED 是全面屏最优选择,但现阶段产能不足,近两年LTPS-LCD 比a-Si 更加适合全面屏。对于柔性OLED 来说,其轻薄、柔性、结构简单的特点先天符合全面屏的要求,有望伴随全面屏获得快速的普及。但是现阶段OLED 产能有限,预计今明两年除三星和苹果外的手机厂,全面屏手机只能采用LCD 显示器。而当手机变长,显示屏的pin 数会大幅增加,18:9 的pin 数相比于16:9 会增加10-20%,pin的增加给a-Si 面板带来压力,因为a-Si 工艺的面板最多可以支持18:9,而LTPS工艺由于需要比a-Si 更少的器件,可以支持更多的pin 数,LTPS 比较容易做到1pin 对6pin,而a-Si 最多1pin 对3pin,因此LTPS 比a-Si 更加适合全面屏。
全面屏带动LTPS 供需紧张,小尺寸IT 屏价格有望小幅上涨。根据IHS 数据,17H1手机面板价格小幅下跌,6 月份5 寸a-Si 面板价格由去年底的9.3 美元降至8.4美元,降幅达9.7%;5.5 寸LTPS 面板价格由去年底13.6 美元降至11.4 美元,降幅达16.2%。而目前国内LTPS 产能严重不足,占全球比重仅达10%左右,只有京东方鄂尔多斯G5.5、华星光电武汉G6、厦门天马G5.5、G6 实现量产,70%-80%靠进口,供需缺口大。随着屏幕从16:9 转向18:9 甚至18.X:9,屏幕面积至少增加12.5%,而产业链预计价格涨幅可达20%。
TFT LCD可分为多晶硅(Poly-Si TFT)与非晶硅(a-Si TFT),两者的差异在于电晶体特性不同。多晶硅的分子结构在一颗晶粒(Grain)中的排列状态是整齐而有方向性的,因此电子移动率比排列杂乱的非晶硅快了200-300倍;一般所称的TFT-LCD是指非晶硅,技术成熟,为LCD 的主流产品。而多晶硅品则主要包含高温多晶硅(HTPS)与低温多晶硅(LTPS)二种产品。
低温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简称LTPS)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是在封装过程中,利用准分子镭射作为热源,镭射光经过投射系统后,会产生能量均匀分布的镭射光束,投射于非晶硅结构的玻璃基板上,当非晶硅结构玻璃基板吸收准分子镭射的能量后,会转变成为多晶硅结构,因整个处理过程都是在600℃以下完成,故一般玻璃基板皆可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