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蝶变本邦-中国照明大佬沉浮启示录]

郭大维·森为创意办公照明定制 · 2017-08-04

在那个时代 本邦前身的华强,堪称行业的王者,笔者从事业务代表之时 “有灯就有华强”,华强的悬挂式广告牌举目皆是,关于特约代理和代理概念的区别,也是引发观察不同的广告牌的思考和请教。

乃至后来老大哥蓝高猛先生操盘本邦,近距离了解了本邦点点滴滴,07年参加古报年度论坛活动,代表华艺灯饰集团领取年度领军品牌,更近距离接近蔡干强先生本人,目光如炬,身板硬朗,企业强人形象,于是,笔者04年在顺德勒流所听说的民间关于华强的勒流的事情有了佐证,今天突然看到古报关于华强的独家新闻,不仅嘘唏,更引发自己需要写点什么,也事关近期经常联想到华强的成败,有助于自己的企业定位思考。

纵观华强成功路径,企业三大竞争战略都可以找到影子,不只是机会和时代造就了华强,而是一代强人蔡干强先生的远见与谋略,据悉蔡干强先生并不是洗脚上田的农民,而是在那个时代文化程度颇高的企业家,一切只是企业战略的选择。

以下以产品战略为核心,分析华强战略竞争成功模型

产品战略,定位华强重心成功方向

96年华强起家之时,当时的三雄极光,九佛,佛山照明等照明品牌已经初具规模,华强资金不够雄厚,而渠道和品牌之路需要实力支撑,于是华强决定定位做产品,而不是做品牌,这样的企业基因决定华强属于制造型企业,以制造来推进市场,在当时产品为王的时代,有产品就有市场,华强凭借产品性价比优势,以此基础,企业三大竞争战略充分体现在华强市场征战中,

成本领先战略,铸就华强价格利器

在企业竞争模型里,成本领先战略是基础型竞争战略,价格竞争是一切竞争的终极,电子商务,乃至中山古镇,顺德勒流,浙江温州都是价格杀手温床,笔者当初问过代理商华强低价的秘诀,代理商说,品牌灯盘的反光材料是德国安铝或者国产优质铝材,而勒流企业可以采取健力宝罐子废料替代优质铝材,以此降低成本,降低品质,提升价格竞争力,灯管和灯泡升级固定式灯具的时代,市场竞争依然强悍

差异化竞争战略,提升华强性价比

在当时大家都拼杀价格的时候,当时的灯盘和支架都是铁材和铝材,而这种成本相对较高,虽然采取健力宝废料来替代,依然不能解决成本问题,蔡干强发现温州一种反光覆膜技术,利用低成本的合金材料依然可以实现发光增强光效的效果,以此创新,看似很小的技术,成本优势凸显,华强性价比进一步增强,市场进一步扩大。

规模经济竞争,全面提升华强系统竞争优势

十年前,勒流灯盘、支架、电工、换气扇堪称国内照明行业四大王牌,中山古镇企业根本无法匹敌,随便拿出一个企业都是亿级体量,而在初级照明时代,支架灯盘是主流照明灯具,国内乃至全球对于照明空间设计并没有特别要求,勒流的外部成本集群优势比较明显,从企业外部集群规模经济角度,勒流成长为国内支架灯盘较大的优势成本配件成品供应链,同期华强已经通过低成本战略和创新差异化获取渠道先机,自身内部规模经济已经非常强劲,内外同步发力,华强国内市场竞争力突飞猛进,一路高歌,产品线不断扩张。

笔者在三月份发过一篇《平台之战》的文章。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企业经历了三个阶段产品时代、品牌时代、平台时代,在产品时代,有产品就有市场,有价格竞争力更有市场,毋庸置疑,华强在产品时代出尽风头,占尽先机,可是在99年之后产品竞争越演越烈,自杀式竞争,企业的竞争终极一定是价值竞争,价格竞争策略可以作为一个战术,而不是终极战术,价格竞争结果必然是鱼死网破,你死我活。

照明行业品牌化发端于99年左右,现在几大品牌企业基本成长于这个时间,而在进入品牌化竞争的时代,勒流企业并没有真正融入其中,反倒成长于古镇的欧普率先在人才,资源 信息各个方面走在前列,三雄极光以广州人才和视野优势,一直保持稳健,雷士照明以创始人魄力和格局,创新性细分商业照明市场,成就综合性照明企业。

品牌时代的定位困惑

恰在此时,华强产值已经跃升几十个亿,相比而言,雷士欧普并不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渠道深度和经销商资源相比都是具有优势,华强在各地的经销商都是前三名之列,而且创造了几百个千万富翁,也是各地经销商感恩的品牌,可是华强的低价定位很难去面对新兴的品牌价值市场,第一时代的手机品牌诺基亚在低端机成功之后,在高端市场很难找到自己定位,在品牌定位时代,勒流乃至南海商业照明品牌共同面对的上升之困。

笔者入行照明电工行业,所知道的华强就是垃圾货的概念,也就是这种概念并不是我自己植入,而是新兴品牌的进攻与标签化,竞争市场存在着在野党和反对党之说,在辩论赛看来,反方更容易获胜,死搅蛮缠总是更有杀伤力,所以定位低端的华强怎么都难洗白。

我一直都认为,每一个时代都有英雄,上帝是公平的,每一个代季都有成功的机会,新一代的创业者面对很难撼动的大佬,攻其不备,集中绞杀,人人为敌。

在这样的环境下,华强成功的三大要素最重要创新差异化并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在规模经济和成本上继续下功夫,中国的火腿肠行业的春都和双汇作为竞争对手,自从春都创始人离去之后,春都火腿就迷失在双汇价格策略迷雾中,双汇在价格竞争同时引诱春都,而在产品创新和价值底线上坚守,以此双剑策略击败春都成为全球肉类领军企业,一方面诱敌深入,一方面打造实力,雷士欧普品牌成长之时,华强已经笑傲江湖,可以说雷欧的五金光源渠道就是抢占华强的渠道,华强实力经销商现在也基本都是后者核心客户。

本邦力量自困多品牌战略

04年,本人在南阳偶然看到一份不错的小报,突然发现老大哥蓝高猛在做嘉宾访谈,才知道蓝哥去了本邦操盘,而且记得关于华强蝶变的诸多论述,这样华强一下子在我心目中重新咀嚼,后来来到广东多有接触,本邦定位中高端市场,雷士、欧普、三雄极光已经都有起色,TCL照明携集团品牌优势也是杀气腾腾,销售额一度突破六亿,中山古镇华艺照明也是定位全品类照明系统方案,就是这个契机,当初入职华艺灯饰集团,两大华字辈照明新锐摩拳擦掌,作为老朋友讲,蓝高猛兄长的操盘还是可圈可点,国内客户对其个人魄力和能力思想有口皆碑,可是突然在06年之时本邦换将,也许此时老蔡面对几大品牌成长威力不满足于蓝总总体业绩。

后来几大策划公司也牵手本邦,行业营销大师车轮一样展开本邦各种地推行动,不同的口号和模式轮番在老蔡眼前晃悠,不管多么招摇,后来的本邦一直不温不火,成为照明品牌化的落寞者。

在本邦大势推进形式下,华强集团一方面陷入当时的多元化战略理论,现在看来多元化战略是伪战略,多元化战略成功者寥寥无几,很多企业沉没于多元化消耗,华强收购了重庆渝电工,初步形成了本邦,华强,渝电工,华强王四大品牌格局,貌似集团战略,其实集团内部互相绞杀,集团战略凸显的本邦品牌很难强化品牌价值和内涵,一方面本邦团队在强化品牌,一方面集团其他低端品牌在弱化对抗本邦,自我消耗之下,本邦品牌很难成长。

华强在产品时代本来已经构建强大的渠道网络和资本力量,老蔡不去强化这种渠道优势和升级品牌,而去劳民伤财收购内地国企光源照明企业,在光源照明节能灯趋势下,本来收购国企是通过资源整合提升效率,反而华强自己陷入收购企业泥潭,收购企业品质更低,效率更差,消耗了华强本来的渠道力量和资源优势

本邦力量迟缓LED时代革命

近十年品牌竞争面临品牌资源抢夺和LED技术双重壁垒,从竞争层面看,品牌时代,操盘手对于品牌定义和理解操作侧面看,品牌为很多上升企业制造了心智壁垒,品牌走在前面的企业强者更强,反之越来越弱,本来华强在本邦品牌升级过程中就没有占尽先机,恰恰又迎来了LED技术革命,很多企业刚刚构建的节能灯优势恍如烟云,虽然大的品牌企业在LED技术普遍迟缓,甚至三大国际巨头在LED技术国民化中丧失技术壁垒优势,失去中国市场霸主地位。

在第一次LED技术冲击下,欧普照明和雷士照明携渠道优势,很快光源替换,LED技术升级完成,但是LED第一次技术冲击只是限于光源替换,而更具有革命优势的机会是灯具本质的变化,灯具和光源分开的时代,照明就是分为光源和灯具,而新的照明时代一定是重新定义的,这种定义也许会颠覆旧有的时代。

看到蔡先生的落寞,我们不能乱语,而要给予激励,他是一代枭雄,在他的时代创造了辉煌,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是需要给予掌声和赞美,给予命运的祈祷,感谢他创造了照明历史。

华强蝶变本邦的未来启示

笔者企业专注于创意办公照明定制研发推广,一直在思考在传统点状灯具时代之后,应该怎么定义我们的照明产品,按照我的定义,照明不是传统商业、办公、家居、户外的分类方式,而是按照空间设计的思维,以点线块面重新定义照明,于是今年光亚展线性照明大放异彩,各种创意办公照明不只是应用办公照明,而是大面积使用在商业照明场所,知名照明设计师张继先先生说,现在越来越多的空间设计,灯具更侧重于线性照明和块面照明设计,这是新的趋势,笔者斗胆预测,欢迎商榷。

未来照明趋势,仅供大家商讨

第一、LED技术真正革命是把灯具在线面方面扩张,以此理论重构产品分类,重新定义照明概念

第二、照明设计从光影时代到无影时代,情景和魔幻逐步转型为真实空间和舒适度

第三、见光不见灯的时代来临,灯具将是空间的一部分,现在很多灯具譬如射灯筒灯,未来是线面照明的一个部件,而不是单独的系列

第四,智能化场景会是主流,有趣和好玩是未来生命的核心体验

第五,OLED技术催生更多的灯具表现形式,灯具的安装空间从顶部和墙壁到无处不在,灯光和家具,地面 墙体,建筑融为一体。

本文原创,如有转发欢迎咨询,思想文字不断 欢迎关注收藏

作者:郭大维 森为创意办公照明 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