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店铺灯具的5个工业设计风向
锐设计郑皓 · 2017-07-24 · 阅读 18216
服装照明属于商业照明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往的文章更多从照明设计的角度来讲店铺照明,今天我来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来谈。我认为服装店铺灯具有以下几点设计趋势:
新时代的服装店铺对灯具结构创新提出更高要求
2017年3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办的Euroshop零售展(三年一届)是店铺照明的风向标,有267家照明品牌参加了这次展会。会后,这届展会官方把Flexible(可变化)提炼为店铺照明灯具最主要趋势。
以往的服装店铺灯具装上去后较少移动,即使需要做调整也是通过杆子或梯子实现。随着快时尚的流行,服装陈列频繁变换。人和灯具之间逐渐产生更多的操作和交互:移动位置、转动角度、调节光束角、变换色温等等。
因此,模组式、磁吸式、PLUG&PLAY、导轨平台、一灯多用、动态灯具、融入建筑成了未来十年服装灯具的进化方向。2017年春季Zumtobel发布PANOS的多功能灯具,就可以通过结构变化适配多种场景的照明。
这一趋势对产品的外观、结构、工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灯具厂家更注重灯具操作时的体验:拉伸灯头时恰到好处的阻尼感、在导轨上平顺移动的手感、高效而优雅地更换光学配件、模组磁吸在轨道上的吸力、组装完成后清晰的声音和力度反馈、在最短时间内实现灯体的组装、用于免梯子调灯的辅助工具等等。
这些良好的操作体验能在灯具展示和销售过程中给灯具带来更高的价值感,说得通俗点就是让灯具更值钱。同时,为了获得最好的效果,设计过程可能通过多次手板迭代、不断优化来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图1: Artemide A.24磁吸式轨道灯
设计出符合特定服装品牌气质的外观
服装店的照明设计通常讲究“见光不见灯”,灯具与天花尽量融为一体,而不把顾客的关注点从商品上夺走。但也有另一种设计思路也就是让灯具更自然、更紧密地融入服装品牌的调性,因为灯具和服装都是品牌的传达。而且越是高端的服装品牌,越不是单纯地销售服装,而是展示该品牌倡导的理念和生活态度。
服装行业包罗万象,千篇一律的理性主义设计诚然没法满足所有高端品牌的要求。工业风、知性风、淑女风、民族风所需要的灯具都不同。比如女性内衣品牌的轨道灯可以尝试用柔美的曲线;牛仔服装品牌可以在局部有牛仔布料装饰件等等。
大型服装品牌的分店很多,灯具采购的体量完全可以覆盖掉开发成本。德国灯具品牌ANSORG专注于服装照明,产品上有一个纽扣的铭牌,这也成为他们灯体的识别之一。一些奢侈品牌会习惯性地运用标识在其体系产品中,比如Gucci红绿相间的条纹,这样灯具本身也刻上了这个品牌的烙印。
图2 德国灯具品牌ANSORG标识性的设计
局部装饰件可更换也是一种思路,可以来适应不同的品牌或店铺风格,让具有品牌烙印,这样做的成本很低。
图3 Koncept台灯通过更换装饰件来做到个性化
局部创新,建立产品识别
前几年,国内的灯具设计师经常设计一些漂亮的散热器来博取眼球,近年来,随着灯具散热问题的逐渐解决以及欧洲商照大牌的带动,国内的商照灯具也越来越往简约、小巧、精致、整体的方向发展,散热器作为一种工业感的设计元素逐渐被隐藏起来了。这也让极简风格成为主流,久而久之,大多服装照明品牌的轨道灯都变成了一个圆柱体,慢慢失去了辨识度,仅在面环、背部有微差异。
图4 Ansorg系列商照灯具
我认为大多数非领导型的灯具品牌应该走“抓住主流、局部创新”的设计战略。对服装照明灯具而言,简约、小巧、精致、整体是主流,还可以在局部加入出一些自己品牌的特色设计,这样,产品很容易就建立了家族识别性和差异化。
举个例子,刚获得2017年IF设计大奖的比利时灯具品牌ORBIT推出的BOGD系列灯具,在常规圆柱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小变化,整个灯具系列马上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不那么死板,具有极强的品牌DNA。
图5 BOGD系列灯具
此外,锐设计和西顿合作的巴赫三代酒店照明LED筒灯及玛雅BEN博物馆LED轨道射灯,也是在散热器的设计上力求简约但不失变化,这两款设计代表中国的商业照明获得了2017年IF国际设计大奖。
图6 西顿 巴赫系列筒灯及玛雅系列BEN轨道灯
加强设计的营销功能
灯具设计师还应在设计概念的传播性上下功夫。有营销概念的灯具会更加受到照明设计师的青睐和推荐。一个完整的设计不仅包含灯具主体的设计,还应该包括产品故事、产品命名、产品包装、产品展示方案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在设计的时候整体考虑,而且是一脉相承的,而不是在设计完成以后由市场推广人员来做提炼包装。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锐设计为Kam’s设计的轨道灯“小黑裙”,以性感法国女人“深V领”的概念,能够在设计师群体里迅速传播开来。
图7:Kam’s“小黑裙”轨道灯设计
服装店铺灯具类别的延伸
未来的服装店铺除了传统的轨道射灯、格栅射灯等传统灯具类别外,还需要更多的灯具,比如落地灯、台灯、吊灯、吊线灯。在休闲区需要落地灯或吊灯,在前台区域需要吊线灯等等,这就要求设计师以场景化思维来设计灯具。
奢侈品牌爱马仕在2014年的米兰设计周上就推出了一些用于其店铺的灯具,采用了爱马仕标志性的马鞍针缝法和小牛皮,这些灯具同样也体现了爱马仕的品牌理念。
图8:2014年的米兰设计周推出的Hermes落地灯
再举个例子,意大利灯具品牌Foscarini和意大利服装巨头Diesal跨界的灯具品牌,用了风箱、螺钉、锤子等众多工业感的元素,很好地适配了Diesal工业风、叛逆的品牌精神。不仅用于Diesal店铺的照明,也用于其它同样调性的商业空间。
灯具品牌和服装品牌联姻,做定制开发或者整合营销是一条双赢的思路,或许国内的灯具厂家可以尝试一下。
图9:Foscarini和Diesel的跨界灯具品牌
目前国内服装照明领导品牌格局未定,这对照明灯具厂商来说有很大的机遇。照明灯具厂家不仅要重视服装店的照明设计,也要足够重视工业设计,打造具有国际范的产品形象。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基于LED超高的可塑性,最近大家对智能灯具设计也越来越感兴趣。也有人问及“如何才能开发出一款畅销的智能灯具?”
许多人觉得智能灯具和传统灯具的差异仅仅体现在功能上,产品设计完全可以沿用传统灯具的式样。我却认为智能灯具绝不应该仿照传统灯具来设计,形式要服从于功能,智能功能需要新的设计去匹配。“功能—外观—结构—交互—体验”等方面必须一脉相承并且形成闭环,才能打造一个完整的产品。我总结了智能灯具和传统灯具在设计上的几方面差异,点击我的头像可查看具体的回答。此外,本周四,在广州,我也将与团队一起,结合跨界设计与创新思维,一起深入聊聊“智能灯具设计那些事”,也欢迎你们一起来。报名可添加微信hangjia199
*注:本文由行家说APP与行家专栏作者锐设计郑皓联合出品。独家授权公众号西顿照明(cdn-lighting)发布,谢绝任何未经许可的转载。详情咨询微信号:hangjia199
· End ·
感谢支持原创的西顿照明对原创基金的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