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SOHO办公大堂照明设计
中国照明学会《照明工程学报》 · 2017-07-15
本文刊载于《照明工程学报》2017年第3期【室内照明】栏目P9 ||《照明工程学报》版权所有
上海外滩SOHO办公大堂照明设计
龙 婷,袁 樵,张 倩
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 要: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办公室人群对办公室各方面的环境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其中就包含对光环境的要求。现代办公建筑的照明设计,除了满足工作需求外,还需兼顾美观,节能环保的需求。本文简要介绍了外滩SOHO项目室内办公大堂的照明设计,以供读者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办公大堂;照明;节能;LEED标准;照明设计;外滩SOHO;办公室
引言
上海外滩SOHO在全体设计团队的努力下已获得了LEED的金级预认证。外滩SOHO是SOHO中国有限公司位于外滩江最南端的物业项目,该项目的落成也标志着从老外滩向新外滩的华丽转身。
外滩SOHO室内部分A~E楼办公大堂由德国gmp建筑事务所设计;室内其他区域内装由荷兰AIM恺慕建筑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设计完成;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照明所担任室内照明顾问。
外滩SOHO坐落于黄埔江畔,“万国建筑博览群”的最南端,北靠新永安路、南面由人民路与新开河路围合、东面紧邻中山东二路、西面为永安路。如图1所示,外滩SOHO(左侧白色建筑群)与黄埔江畔的建筑群相映生辉。外滩SOHO为办公和商业的综合体,由6座单体建筑构成,其中四栋建筑高度在60米—135米的高层建筑错落排列而成,既传承、发扬了外滩著名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也彰显了新外滩时尚繁华的商业活力。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地下两层,为餐饮及商业空间;地上一层为办公大堂,其余楼层均为开放式办公空间及相关配套用房。
图1外滩SOHO与黄埔江畔建筑风貌
1办公大堂照明方案解析
办公空间照明设计最大目标是要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舒适、方便、明亮、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以提升工作效率。这一目标在当前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显得更加重要。办公空间的最大特点是公共化,这个空间不仅要照顾到员工的功能要求同时要满足审美需要。
大堂区域,是人们从室外空间切换到室内空间、从非工作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的过度区域。办公大堂的照明设计风格应沉稳大气,明亮简洁,让员工提振精神、愉悦心情。
外滩SOHO的办公大堂净高约8.3米,装饰风格延续了建筑的线条感,地面与墙面均采用暖色调的石材,整体环境匀致、明亮,给人以物馆式的视觉体验。
随着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全球范围达成共识,绿色照明理论在照明设计领域也不断被实践。办公建筑为公共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能耗特点及建筑节能工作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外滩SOHO聘请了专业的LEED顾问来把控照明能耗。
1.1 LEED标准简介
国际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建筑评估体系(Leadership in Energy&Environmental DesignBuilding Rating System,LEED),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建立并推行,是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以及建筑可持续评估标准中最完善、最有影响力的评估标准。
外滩SOHO的LEED顾问,对办公区照明水平提出了表1的设计标准。外滩大堂的地面照度水平需达到400lx;LPD(照明功率密度)需控制在14W/㎡以内, 装饰性照明可适当增加10.8W/㎡。
依据此标准,在后面的设计中,设计团队与照明顾问不断的探讨与修正,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满足节能要求。
1.2垂直面照明
图2 外滩SOHO大堂照明实景(图片由SOHO中国提供)
从图3中我们能看出,整个大堂的天花是非常简洁的,室内天花作为室外建筑风格的延续,均是强调线条感。为了保证天花布置的简洁性,灯具的排布位置只能在预留的线条型凹槽内。灯位受限、灯具数量也不能过多,且要实现均匀明亮的照明效果,是该区域的设计难点。
而这其中,最难的要数对背景墙的照射。背景墙面约有8米高,表面采用米色石材排布成很多个三角形折面。怎样从室内既要将整面墙均匀的照亮,又要将灯具很好的隐藏起来,不产生眩光等光污染问题,并且还要能够很好的表现墙面凹凸的机理层次感,同时还要满足LEED标准。这对设计团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在经过多轮的讨论、电脑软件模拟、实际模型演示与比较后,最后选择了“光拼接”的方法。
图3外滩SOHO大堂天花平面灯位图
首先在靠近墙面的天花处设置暗槽,隐蔽安装洗墙灯,使光能够自上而下将墙面“擦”亮,但擦亮的高度非常有限;其次,在地面上靠近墙面的位置设置暗槽,选择尺寸较小的单颗埋地灯,结合墙面造型寻找安装空间,可以自下而上的照亮墙面,依然照亮的高度十分有限,最后剩下墙面中间部分大概有5—6米高的大面积暗区该如何处理呢?
为了使墙面布光均匀,并且与上下洗墙的光有良好的衔接性,而灯具的安装位置又不能太突兀破坏整体美感,设计团队在做了多种尝试后选定在天花上设置灯具,用“远投光”的形式将墙面中部均匀照亮,如图4示意。投射的水平距离约7.5米,这么远的距离如何能做到使远投光仅照射墙面而不溢散到天花及地面上,这对灯具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实现精准的控光,设计师对灯具分布光度C-γ坐标系中各方向的出光角度均做了严格的限定,如图5、图6所示。ABCDE五个大堂,投射的距离并不完全的一样,因此此类投射墙面的灯具,几乎没有配光完全相同的两盏灯。
图4 远投光照明示意图
图5 远投灯具配光曲线(部分)
除了照明方式的选择,对于光源的选择也经过一番考量。设置在天花的洗墙灯,由于墙面造型的变化,使得照射的距离远近不一,如果采用LED光源在某些特定角度和特定位置会在墙面上形成明显的反光点,因此设计采用了T5光源,能够形成比较匀致的光感;地面灯具由于尺寸的限制选择了LED光源;远投光灯具采用的是金卤光源。三种不同的光源照射在同一区域,要保证没有肉眼可辨的色容差,这对灯具厂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图7为工人调试远投光灯具。
图6 工厂灯具模拟测试照片
图7 工人调试远投光灯具
1.3水平面照明
功能性照明对于任何一个区域来说都是照明的基础,不论环境有多么酷炫,满足功能需求都是首要的。从外滩SOHO的天花平面图(图3)来看,能够排布下照灯具的位置,只有从外立面延伸进室内的一长一短的装饰线条,一共六组。而从视觉美观上考虑,将灯具设置在装饰线条的端头是比较好的。
外方照明设计单位将“光拼接”的理念在大堂区域的照明设计中运用到了极致。通过在灯具上设置遮光片实现精准的控光,以使无论照射在墙面上、还是照射到地上的光斑都能够一个接一个的拼接起来,形成完整的面。通光调整投射角度、调整不同方向的配光,使集中设置的灯具,光分布能够均匀的分布到大堂地面上。
为地面提供功能性的下照式筒灯均采用深造型灯具(如图8所示),能够较好的避免眩光。选用35W/70W金卤光源,灯具依然为定制灯具,依然在C-γ坐标系中限定了每个方向的角度,确保这些下照的光只照射到地面上,而不会有多余的溢散光扰乱墙面或柱子上的布光。
图8 下照灯具示例
2照明效果
外滩SOHO大堂最终的实际照明效果如图9所示,整体空间明亮、匀致,富有博物馆般的艺术气息。受到了各方的认可。
图9 外滩SOHO办公大堂实景照片(SOHO中国提供)
走进该办公大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简洁造型的背景墙,背景墙匀致明亮,有凹凸的机理,空间的高度与进深等空间信息都通过背景墙的体量感快速传递出来,整体的空间感在进入该区域的人脑海中立刻建立起来。而3000K的色温,与暖色石材很好的结合起来,给人以放松闲适的视觉感受。明亮的空间照明环境再配上笔直有规律的竖向装饰线条,让人心情放松但精神又很专注宁静,似乎可以立刻投入到高效的工作中去。极简的天花排布,给人一种条理清晰,节奏明快的心理暗示。
竣工后实际测量的照度值与设计的理论值基本吻合。最初的照明设计效果如图10所示,以此效果和设计师构建的灯具模型为基础用电脑软件模拟出的渲染效果如图11所示;图12为计算软件中渲染的伪色图,计算结果显示地面平均照度约400lx,含装饰性照明的功率密度约为15W/㎡。
图10 外滩SOHO办公大堂设计效果图
经过多轮的讨论、实践、修正、再实践的过程,外滩SOHO终于在2015年9月竣工并对外招租,成为了上海地标景观——外滩的最后一个项目。
图11外滩SOHO办公大堂计算软件渲染图
3结语
外滩SOHO的办公大堂几乎全部采用定制化的灯具,并且种类繁多,仅为垂直面提供照明的筒灯就有18种之多,这离不开灯具厂家的技术支持。外滩SOHO的办公大堂之所以能够较好的还原最初的设计,离不开设计团队、灯具厂家、施工单位等多部门的通力配合。因此,一个完美项目的落成,不仅需要设计师有好的先进的设计理念,也需要灯具厂家在产品方面的鼎力支持,更加需要施工单位在现场的精细操作,任何一个环节脱节都会出现问题,只有环环相扣的紧密配合才能将一个“想法”还原成真实的现实。
图12外滩SOHO办公大堂计算软件伪色图
办公照明作为照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走过了从单纯满足照度到关注照明节能再到与装饰风格更好结合的阶段。“舒适的照明、可控的照明、节能的照明、与建筑风格一体化的照明”,这种四位一体的设计理念必将成为办公照明的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