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近期LED相关企业涉足石墨烯领域成果及计划
新兴产业智库 · 2017-05-12
导读
今年的2月4日,为贯彻落实日前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公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将石墨烯等新材料纳入其中。2月27日,央视新闻频道更是播出了专题节目《神奇的石墨烯》,节目中提到,石墨烯有望替代硅,成为下一代芯片的主要材料。利用石墨烯制造新一代器件,有望让我国的芯片制造业实现弯道超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知道,中国正是石墨资源大国,也是石墨烯研究和应用开发最活跃的国家之一。
石墨烯,号称21世纪最具颠覆性的新材料,借助“石墨烯”战略平台,可以为一大批传统材料的性能提升与应用拓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衍生出一系列性能优异的新一代功能元器件,在诸多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的应用都将引起相关行业革命性的变革,成为引领新一代工业技术革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甚至有人认为,尽管从目前来看,石墨烯产业仍处在发展初期,特别是石墨烯整个产业链未实现疏通和整合,但是在未来,由石墨烯掀起的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性产业革命,也许还会震荡照明产业格局。事实上,被誉为“万能材料”的石墨烯目前是世界上最薄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研究人员也一直在探讨石墨烯进入照明领域的可能性。
本文将由智库君带大家了解相关LED照明企业在这方面,迄今作出的努力、尝试以及其成果与计划。
珈伟股份:石墨烯业务未来几年有望迎来放量增长机会
据预测,2018 年全球石墨烯市场规模可能高达 1.95 亿美元,之后将加速发展,于 2023 年超过 13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高达 47%。2023 年石墨烯下游主要市场领域包括超级电容、显示、结构材料等。未来 5-10 年,导电添加剂、防腐涂料、触摸屏等低端应用领域的产业化将趋于成熟,超级电容、传感器、电子芯片等中高端领域也将逐渐进入产业化,石墨烯产业将进入快速成长期,市场空间将快速扩大。
石墨烯行业如现今正处于从技术向商业演变的关键时期,大规模应用即将到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出台,石墨烯扶持力度加码,国家、地方政府、产业联盟通过多种手段支持石墨烯产业发展。总体上,前期世界各国的支持政策主要集中在石墨烯基础研究。目前,大多集中在石墨烯产业链中游,以石墨烯功能器件研发为主。预计未来5到10年,各国对石墨烯行业的支持仍将集中在石墨烯中游产业链,以进一步加快石墨烯产业化。
石墨烯目前正处于产业化初期,主要应用在锂电池导电添加剂、涂料、导热膜等低端产品。未来将重点突破以大规模、低成本、高质量、多尺度为特征的石墨烯制备技术,大力发展石墨烯高精尖应用技术以及下游产品开发,不断拓展石墨烯相关产品应用领域。石墨烯产业爆发点已经形成,未来将爆发式增长。
鉴于此,2017年4月5日,珈伟股份2016年度业绩说明会在全景网举行时,总裁李雳介绍称,为了完善产品线布局,更好的提升储能产品的性能,公司三年前投资设立子公司拓展石墨烯业务。目前该公司厂房、设备等均已到位,已具备一定规模的量产能力。并表示,随着公司加速推进以新型锂电池技术为核心的储能业务,以及整体锂电池行业对石墨烯电极材料的需求扩大,公司的石墨烯业务有望在未来几年当中迎来放量增长的机会。
事实上,早于去年8月,作为较早布局石墨烯技术的企业,珈伟股份在石墨烯产业化品种的储备上有足够的开拓空间,公司未来围绕石墨烯技术开拓先进能源材料的业务可期。据介绍,目前石墨烯已经突破了制备的瓶颈,粉末和薄膜石墨烯材料两大细分领域在消费电子、集成电路、锂电池、超级电容、橡塑、涂料、吸附剂等细分行业应用上已经实现产业化应用。
东旭光电:控股石墨烯应用企业瞄向千亿LED照明市场
2017年5月10日晚间,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旭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向明朔(北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朔科技)增资5700余万人民币。同时,公司旗下的控股子公司管理的泰州东旭石墨烯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出资2300万元受让明朔科技原股东部分出资的方式,合计取得明朔科技51%的股份。
这也就意味着东旭光电成功控股了这家以石墨烯散热技术为核心的大功率LED照明设备及照明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东旭光电副总经理、石墨烯产业负责人王忠辉表示,这是公司继去年收购上海碳源汇谷成功布局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产业化应用后的又一重量级石墨烯产业化应用项目的突破。
据资料显示,明朔科技于2014-05-23在海淀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洪雷,是一家以可逆液晶相变RLCP型石墨烯复合材料为核心技术,专业提供大功率LED照明设备及照明综合解决方案,以及石墨烯复合材料在其他领域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
消息指,明朔科技掌握的“基于石墨烯的可逆液晶相变材料(RLCP)”这项技术在散热领域内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并且技术门槛较高,目前市场上仍然没有发现有同类的技术。其创始人陈威博士也曾对外表示,该技术来自全国知名的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钱新明教授团队。
据了解,在推动石墨烯产业化上的布局,东旭光电构建了“内生+外延”双轮驱动的石墨烯发展模式,以“旭碳新材+碳源汇谷”为依托的产学研平台直接推进石墨烯产品落地,而以“东旭华清”为依托的投融资平台进行多点布局,目前还与西班牙ICN2等多家国际知名石墨烯应用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与加强了合作关系,加速推进“全球并购,中国整合”的石墨烯产业发展战略。
市场人士认为,目前产业界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石墨烯产业化的突破,而作为国内石墨烯产业化的领军企业,明朔项目或正是东旭光电石墨烯业绩爆发的起点。因此有评论表示,对于东旭光电而言,本次收购明朔科技可谓一举两得,在加速推动石墨烯产业化的同时,又将目光瞄向了规模超千亿元的LED照明市场。
晶泰星:与英国石墨烯照明公司签约合作合并后新公司
拥有“材料之王”美誉的石墨烯之于LED照明,其化学和物理稳定性、优良的导电性及定向的散热效能可增加LED的导热导电性能,有效降低成本。然而,任何新材料或技术走出实验室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如何降低技术成本,并实现商业化,同时保证高质量及品质一致性。
2016年8月,山东晶泰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英国石墨烯照明公司签约合作,其合并后的新公司是全球首家将石墨烯技术大规模应用在LED照明领域的企业,据指,这一举措有助将石墨烯在照明领域的发展推向商业化阶段。
目前晶泰星主要将石墨烯材料应用于灯丝灯中。据介绍,此前它在灯丝灯中的应用存在一些技术障碍,如石墨烯浆料的制备工艺、石墨烯浆料的涂附工艺、弯曲石墨烯灯丝的封装工艺等,但经过半年多的研究,这些技术障碍已一一被攻克。随着技术瓶颈的解决,石墨烯照明已正式进入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阶段,并且市场上对这种差异化的石墨烯弯曲灯丝灯产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晶泰星借这一热潮,开始在市场进行全面广泛的推广宣传,抢占市场先机。
石墨烯照明将作为晶泰星未来开拓市场的核心,其中灯丝灯是晶泰星的重点产品,据透露,目前晶泰星这一产品的产能配置达到每月300万只,预计在2017年上半年将完成月产能500万只的资源配置。随着今年在北美市场的开拓,相信其市场应用将会迎来一轮新的增长。石墨烯在照明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低廉的成本及优异的热辐射特性,使得石墨烯在半导体照明散热领域成为最先得到规模化应用的领域,它也将为照明技术带来一次革新。
厦门信达:正式启动石墨烯在LED和RFID上应用研究
2016年12月30日,福建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仪式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举行。此前,厦门信达与厦门大学田院士团队就石墨烯材料应用于LED和RFID领域进行过多次的沟通与探讨,最终达成共同研发合作意向,依托厦大的研发优势和厦门信达的产业链应用优势,共同开拓石墨烯材料在LED和RFID领域的应用新方向,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最后,在张副省长等领导、专家的见证下,欧阳哲总经理代表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与厦门大学举行《石墨烯在LED和RFID上的应用》项目合作签约。
早于去年年初,为提升公司电子信息产业的研发实力和产研结合发展,厦门信达就决定投资设立“厦门信达光电与物联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公司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研发平台。据披露,厦门信达光电与物联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建立光电、物联产业智能制造典范工厂的标准体系,推进相关产业工业4.0 智能制造;LED 封装领域的新技术研发,为新一代封装技术发展或前瞻性创新做技术储备。从稀土发光材料及导散热性能良好的新材料入手研究,推动照明在关注光色健康、优化成本和提升品质方面的综合效果;物联产业向上游延伸,研究自主知识产权的石墨烯导电油墨及高端印刷技术并产业化,引领 RFID 技术在效能上的飞跃式发展,探讨物联产业在可穿戴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积极推动LED 照明产品和物联技术的充分融合并良好应用,推动智能照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的发展;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利用中国担任 ISO/TC 298 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席国的地位,积极参与稀土发光材料和白光 LED 稀土荧光粉的ASTM和ISO国际标准的制定。
据称,研究院的成立有利于促进公司“高科引领 多元发展”战略目标的贯彻执行,通过产研结合加速推动公司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形成技术壁垒和行业优势竞争地位。研究院将为公司实现引领市场、引领行业、引领相关技术发展方向的目标起到积极的作用。
(来源: 新兴产业智库整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