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回顾近来中日韩多家LED企业专利侵权诉讼案

新兴产业智库 · 2017-05-09

导读

上个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有人指出,随着不断出现的诉讼案件,专利战或成为国内外LED企业竞争的常态现象。众所周知,一直以来,LED上中游核心专利,均主要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国际巨头的手中。有人把发起专诉讼比喻成“大棒”一挥,这是因为大凡自身拥有专利技术的实力企业,都无不将知识产权视为进可攻、退可守的“武器”,更何况通过布局严密的专利网,还能将竞争对手排除在市场之外,从而获得垄断利润……

智库君认为,无论企业抡起“专利大棒”的出发点是什么,在文明的社会,知识产权是必须要受到尊重的。LED企业的发展,也绝对不能以侵害其他企业的知识产权为代价,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首先要“循规蹈矩”,以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来武装自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事实上,提起诉讼者也可能终成被诉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近半年来,涵盖中国、日本、韩国在内的几单新发起或有了新进展的LED行业专利诉讼案,以供参考。

亿光控告三家日本企业专利技术侵权

5月5日,亿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新闻称, 公司于2017年4月25日向东京地方法院提出专利侵权诉讼,控告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西铁城电子株式会社及大光电机株式会社侵害亿光专利技术。亿光要求法院针对日亚化及西铁城的COB (chip on board)产品,以及搭载该COB的汽车大灯具产品下达禁制令,包括禁止贩卖、制造、进出口,库存销毁以及损害赔偿。COB产品是将多个LED芯片直接封装于基板上,具有高密度均匀出光的特性,适合照明用途。亿光重申尊重知识产权的一贯立场,全力捍卫客户及股东权益,对于侵权行为必采取法律行动绝不容怠。

晶电对美Lowe’s提出专利侵权诉讼

5月4日,晶元光电发布新闻称,该公司于美国时间2017年4月28日在美国加州中区地方法院对Lowe’s Companies, Inc.以及Lowe’s Home Centers, LLC提出专利侵权诉讼。诉状中指出,Lowe’s贩卖的Kichler Lighting以及Utilitech产品侵犯数件晶电专利,申请法院核发禁制令以禁止Lowe’s继续销售侵权的Kichler Lighting以及Utilitech产品。晶电在诉状中指出Kichler Lighting的LED灯丝灯泡,例如,型号为YGA16A08-A15C-CL-5W之LED灯丝灯泡,侵犯多篇晶电美国专利,包括但不限于专利号6,346,771,发明名称“高功率LED灯”、专利号7,560,738,发明名称“具有黏结层之发光二极管数组”、专利号8,791,467,发明名称“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专利号8,492,780,发明名称“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专利号8,587,020,发明名称“LED灯”。

晶电在诉状中亦指出Utilitech的LED灯泡,例如,型号为YGA03A41-A19-9W-830之LED灯泡,侵犯多篇晶电的美国专利,包括但不限于专利号8,492,780,发明名称“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专利号8,587,020,发明名称“LED灯”。晶电每年投资庞大的经费于LED技术的研究开发,已获证及申请中的专利合计超过4,000件。这些投资奠定了LED灯丝(灯)及/或LED灯的技术基础并嘉惠世界上各种相关产品。晶电因持续在研发上进行投资,才能为不断成长的全球LED用户提供最先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晶电透过控告Lowe’s以确保其研发投资及专利权不受侵犯。

力能照明诉光源厂专利侵权案获胜诉

近日,力能起诉中山市某照明有限公司和中山市古镇某照明电器厂的外观专利侵权案(2016粤73民初1476号)终于落锤,力能照明已收到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的《民事判决书》和《裁判文书生效证明》等文件。在该案中,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判决力能照明胜诉,被告中山市某照明有限公司和中山市古镇某照明电器厂侵害力能照明“装饰盖(LED灯泡)”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号ZL201430491047.3)事实成立。法院判决被告单位中山市某照明有限公司停止销售侵权产品,被告单位中山市古镇某照明电器厂赔偿原告力能照明相关经济损失,停止生产、销售、许诺销售侵权产品,并销毁库存产品、宣传资料和制造侵权产品的模具。上述判决结果已于2017年3月8日发生法律效力。

据了解,力能照明自2010年开始研发高品质LED光源,至今已成功开发4代LED蜡烛泡、球泡光源,产品覆盖3-9瓦各种功率,E14和E27灯头,非调光和调光等功能,产品已通过国家CQC认证和国家能效标识备案。力能照明法务部负责人表示,公司申请各项专利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倡导良性竞争,推动LED行业发展。目前公司已搜集到市场上多家企业侵权的证据,已组建专业的法律顾问和知识产权顾问团队,公司将继续加大知识产权维权力度,对各类侵权行为坚决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日亚化诉宏齐及亿光客户EBV专利侵权

日亚化 (Nichia) 对外发布消息,德国杜塞道夫上诉法院于2017年1月20日作成判决(案号:I-2 U 41/12),认定台湾地区LED制造商宏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四件白光LED产品,侵害了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的YAG专利(欧盟第EP 0 936 682号,德国对应号为DE 697 02 929号)。日亚在先前向德国杜塞道夫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控告宏齐科技侵害专利权,案号是4a O 236/10。德国杜塞道夫地方法院于2012年3月29日判决支持日亚的主张,认定宏齐科技的上述LED产品均侵害日亚的专利权。之后,宏齐科技遂提起上诉。直至今年1月,由德国杜塞道夫上诉法院全部驳回,并不允许宏齐科技再行上诉。不过,宏齐科技仍可向联邦最高法院请求准许上诉。

此外,日亚化 (Nichia) 表示,该公司于2017年2月22日在德国杜塞道夫地方法院,提起针对德国经销商EBV Elektronik GmbH & Co. KG及EBV Management GmbH(合称“EBV”)的侵害专利权诉讼案。根据日亚化的主张,这个诉讼案件中,台湾地区LED制造商亿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所制造、并由EBV于德国经销的白光LED产品“XI3535-KT577J1-03201-000P”侵害了日亚的YAG专利(欧盟第EP 0 936 682号,德国对应号为DE 697 02 929号)。因此,日亚声请德国杜塞道夫地方法院,对EBV核发永久禁制令、命其提出帐册、回收及销毁前述产品,并请求损害赔偿。亿光则表示坚信产品未侵害日亚化专利,将协助客户应诉,捍卫客户权益。

Mouser遭首尔半导体控告侵权LED产品

4月13日,首尔半导体就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商Mouser Electronics公司侵犯其大功率LED相关专利,已向德国杜塞尔多夫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据首尔半导体相关人士称,专利侵权产品是亿光电子及多数LED制造商生产的大功率LED,Mouser由于销售和流通这些企业制造的LED产品而成为本次诉讼的对象。诉讼中,首尔半导体要求对这些侵权产品下达侵权禁止命令、召回和销毁侵权产品以及进行损害赔偿。据称,全球LED市场规模2016年达到15,612$M,其中大功率LED占整个LED市场的43%,约6,722$M规模。截止2020年预计全球LED市场规模将达到19,240$M,据此,大功率LED市场也将大幅度增长。本次诉讼涉及的大功率LED专利技术正广泛应用于6,722$M规模的LED市场,预计大功率LED相关的专利诉讼会进一步增加。

首尔半导体声称将以此诉讼为开端,严厉应对侵犯其大功率LED技术的行为。此外,侵犯首尔半导体LED封装及芯片相关专利的企业已被确认,首尔半导体正讨论对相关企业提起追加专利诉讼。首尔半导体方面表示,大功率LED技术作为一种芯片加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整个LED领域,是引领未来LED市场的核心专利技术。近来LED领域,侵犯专利的山寨产品流通急剧增加,因此而提起了本次诉讼。并强调,为创造更美好、更便捷的生活,必须持续推出有创意的产品;为实现这样的理想,应采取行动坚决应对侵犯专利的行为,保护知识产权。

日亚化在美控告多家制造商及经销商侵权

2017年初,有报道称日亚化学(Nichia)再度提起了专利诉讼,而在较早前声明中指出,已于 2016 年 12 月 27 日向美国东德州联邦地方法院提起四件专利侵权诉讼,一连控告多家 LCD 电视制造商及 LED 照明设备经销商,主张被告侵害其美国专利 US 9,490,411,声请法院核发禁制令并请求损害赔偿。日亚化表示,侵害其美国专利 US 9,490,411 的厂商,包括美国 LCD 制造商 Vizio、LCD 电视经销商 TTE Technology 及其母公司中国 LCD 电视制造商 TCL 多媒体科技控股;美国 LED 照明经销商 Lowe’s Home Centers、其关系企业经销商 LG Sourcing,以及 Feit Electric 等多家公司。日亚化声请法院对前述公司核发禁制令,禁止销售与经销侵权产品,同时也请求损害赔偿。

事实上,早于2016 年 3 月 21 日,日亚化就曾向美国东德州、中加州地方法院控告 Vizio 侵权,原因是 Vizio 电视采用侵害日亚化专利的 LED 背光模组。接着于同年 6 月,向东德州地方法院控告美国 LED 照明经销商 Feit Electric、Lowe’s Companies 及旗下 LG Sourcing 等公司侵权;而后又于 2016 年 8 月 8 日,分别在美国德拉瓦州及东德州地方法院,起诉控告 TTE Technology 及其母公司 TCL 多媒体科技控股,所销售与经销的 LCD 电视产品侵权。而这几起诉讼所涉及侵权的日亚化专利,皆为其美国专利 US 8,530,250。这回日亚化则是针对美国专利 US 9,490,411,再度控告前述多家公司侵权。

(来源: 新兴产业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