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旅照明”|灯光与文化相结合塑造旅游景区特质
照明设计师交流中心 · 2017-04-25
聚焦“文旅照明”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生存性消费得到满足之后,作为享受型消费的旅游需求正在持续释放。相较于单纯的观光旅游,文化旅游(包括室内、室外旅游景区)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态,目的是为了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享受文化的魅力,收获精神的愉悦。
在目前国内外旅游资源雷同的情况下,如何使旅游景区做到木秀于林脱颖而出,如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除了可以用文化增加旅游魅力之外,美好的灯光艺术也为文化旅游“锦上添花”。
灯光与主题文化相融合,更能凸显文化旅游的特点。本月,我们聚焦“文旅照明”,在综述、论道、实例、技术四个版块,从灯光的艺术布局、适当的照明设计、正确的光源选择,以及合理的灯具安装等角度出发,对如何运用灯光展现文化旅游的文化理念,以及如何在美好的灯光设计下,凸显旅游地区的主题文化进行分析。
以下文字为聚焦“文旅照明——综述”内容。
著名建筑学家沙里宁曾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然而,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风格和各自的魅力。这种独有的风格和魅力刻画在人文和地理的脉络里,浸润在寻常巷陌里,也更突显在特有风景里。因为这些风景,我们才会有了那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1华灯初上,打开夜间经济模式
时节的轮转,赋予风景的四时不同;昼夜的交替,描绘风景的光影表情。灯光亮起,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为我们提供了触碰城市魅力、欣赏景观风光、品味文化的更多层次和可能。
还有什么能比穿行于夜色中的世界著名景点更浪漫的呢?每到夜晚,世界各地的著名景点有霓虹灯照明,或雅致、或妩媚,这些著名景点表露出与白天不同的意境,格外有魅力。一座城市的夜景,象征着一座城市的生机和活力。如果我们周末休息,在傍晚即将来临时,和自己的亲人、爱人、朋友,去河边或者其他地方走走。看看这座城市的夜景,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去上海、香港,大多数人会去外滩和维多利亚港,不仅是去吹吹江风或海风,更多是去赴一场灯光之约;在首都北京,夜晚在天安门广场游览的游客并不比白天少;去鸟巢、水立方的人们也一定要看夜晚的景色。当华灯初上,夜间生活才刚刚开始。相关实践也表明,景观照明对城市经济发展,尤其是夜市经济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如法国里昂一年一度的“灯光节”每年吸引300多万游客,直接创收金额达上千万欧元;荷兰照明之都埃因霍恩,更是依托景观照明从二战后的小村庄一跃成为荷兰第五大城市。
光在城市文化及规划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中,尤其是旅游景区中各种光现象的有序组合,反映空间的功能和需求,带来空间文化和情感的交流,促进区域活力,彰显景观个性,带动夜间经济,可以说旅游景区景观灯光规划和设计是提升城市夜间形象、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城市的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
近年来,旅游、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在不断增长,文旅产业作为朝阳行业,也迎来了它的黄金十年。世界旅游的形势也正在产生新的变革,联合国已将2017年定为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旅游产业正在与照明等产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作为旅游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旅游经济的发展为照明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成长契机。
伴随这种市场机遇而来的,除了照明细分领域的拓展,太大和太快的步伐也使得我们的城市处于“灯火辉煌,千城争艳”的局面,旅游资源的夜间表情过于浮躁和千篇一律,很少真正去挖掘地域、城市和景区的文化特色,将光在文旅产业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旅游景区照明设计要充分考虑景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从而充分展现景区特有的夜景景观照明。全国各地景观照明建设热情不断升温,但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呈现出了诸多问题,如盲目发展、相互雷同、光污染、伪节能等。
其一,前期缺乏统一规划或规划滞后,已有城市照明规划的城市不足全部城市(县级市以上)的5%。这种统一规划的缺失和盲目也集中体现在旅游景区。一方面相关规划的编制与我国急速发展的景观照明建设热情步调极不协调。规划的缺乏使得政府投入没有针对实际需求进行景区照明的建设和发展,没有深入分析城市和景区的文化肌理,出现无限的摊大饼的态势,灯光和文化的结合缺失。这必然会使得投入—产出效率低下,失去驱动力和发展方向。
其二,实施中技术方法和创意缺乏,高品味项目少。从很多已经建成的项目看,常常任意而为,建设无序,风格不一,主次不明,特色不清,很难和景区定位及发展相协调,无法形成明显的品牌效应,总体夜景质量不高。盲目亮化、建设无序等不仅使得夜景分散凌乱,还导致能源浪费、照明眩光、光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其三,后期运营管理与设计脱节,没有充分发挥光文化价值。灯光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吸引人,留住人,引导消费和再次光临。在后期的运维中,景区可通过专业的灯光艺术创意、灯光秀、投影秀、演艺、节日活动,提高景区的品质,增加景区的商业价值。在现实中,景区照明设计完成后投入运营,因为景区自身运营人员的非专业性、运行的无计划性和系统性也使得灯光设计的初衷大打折扣。
旅游景区是一座城市文化的结晶,城市照明规划的大力发展也使得旅游行业得到迅猛发展,旅游景区夜景照明规划能在夜间将景观和城市的文化和艺术结合在一体,在夜间给游客一个文化艺术的光环境,因此旅游景区景观照明规划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旅游景区照明能在夜间塑造景区景观的夜间景色,吸引游客消费,提升旅游产业链的经济效益。
在文旅照明的打造中,除了在照明设计中应划分照明等级区域,做好色温和亮度的统一标准,主次分明,理性用光,回归景区的文化特色。在灯具设计和选择上,一致的造型和光照效果,在夜间就是一种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的视觉线索,将园区的不同区域在视觉上串联起来。在每个区域内,通过一些标志性景观的灯光效果的体现,如雕塑、建筑、水景等,形成具有较强识别性的视觉焦点。
同时,专业人士指出,从运营的角度来看,主题公园、灯光节、灯光秀的提升空间仍相当广阔。旅游业更期待的是有特色、个性化的产品出现,因为相对于白天同质化的产品来说,夜晚产品更容易差异化,而出现差异化的产品对于旅游部门、旅游产业而言,更容易在互联网平台中显现出来,更容易形成品牌效益。
以主题公园来说,有没有发展潜力、生命力,其蕴涵的文化内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主题公园景观照明设计的核心要突出公园主题文化,强化文化内涵。通过灯光雕塑、景观小品、灯光投影等灯光艺术的应用和营造,塑造鲜明特色的景观游乐场所,这也是主题公园成功开发运营的必要所在。
世界成功的主题公园,也是景观最美的地方。如迪斯尼乐园,其照明设计在夜间是烘托氛围最为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对于功能性照明,它体现温馨、轻松的氛围,通过光色效果来塑造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而对于娱乐性的体现,则是通过使用浓烈、大面积的彩色光来强化,鲜艳的光色在一般的城市景观中是比较难如此集中的应用和呈现,这种大规模的鲜艳的光色集体亮相的时候,无疑是一种强烈而新颖的视觉刺激和体验,令人难忘。照明效果本身塑造了一种接近于梦幻般美妙的童话之夜。照明设计就如无声的语言,强化了迪斯尼的特色和品牌,其文化特质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