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乎被判“死刑”到实现量产,LED衬底以“黑马”之姿逆袭

蓝宝石应用 · 2017-04-11

LED硅衬底全面量产化时代似乎即将来临。

近日,国星光电投资美国 RaySent 科技公司事项取得广东省商务厅核准并予以颁发《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其余境外投资的核准及报备文件正在陆续办理。

2016年12月13日,国星与美国 RaySent 科技公司签署增资协议,公司以自有资金 1,100 万美元增资 RaySent 科技,投资完成后,RaySent 科技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据了解,RaySent 科技拥有硅衬底大功率 LED 芯片及相关专有技术,其所具有的知识产权及专有技术涵盖了外延生长、芯片制造、封装等 LED 生产过程的全部环节。

而通过本次合作, RaySent 科技将独有的硅衬底 GaN 外延技术及垂直结构 LED 及其衍生结构的知识产权授权给国星光电及子公司,并通过国星光电及子公司实现产业化生产。

国星光电表示,公司致力成为全面发展的 LED 企业,本次合作是公司加快国际化进程及推进全球化战略实施的重要一步,也是落实创新战略的重要部署,有助于公司提升上游技术实力,促进公司上中下游产业链均衡做大做强做优,形成优势竞争格局。

晶能光电市场总监刘志华也表示,“国星光电能够投资RaySent 科技来实现硅衬底大功率芯片的量产,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因为不断地有企业加入硅衬底这支“队伍”,对硅衬底LED技术和产业也可以起到推动发展的作用。”

高工LED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硅衬底价格相对便宜一些,但是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相对来说并没有什么优势,未来在传统照明领域更是没有什么市场。”

也有业内人士质疑,汽车照明、植物照明、舞台灯等灯光都是指向性的,硅衬底在这些应用领域具备优势,但像科锐使用的碳化硅的匹配性更好,亮度更高,所以还要看硅衬底能不能达到这些性能要求。

刘志华针对质疑解释到,“经过三千多次试验,2005年技术研发团队不负众望在国际上率先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随后晶能光电每年投入8000多万元资金,不断突破技术与工艺关键难点。目前,晶能光电所生产的硅衬底LED产品各项指标在同类研究中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已与蓝宝石及碳化硅技术路线持平。”

众所周知,国内LED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进行价格拼杀,导致产能严重过剩。而高端市场基本依赖于进口,特别是高端照明市场中所需的大功率LED芯片,国内基本没有生产。

“硅衬底LED芯片具有散热好、可靠性高、光指向性好、光品质好的特点,在汽车照明、手机闪光灯、UV LED、户外照明、高端室内照明、特种照明、植物照明等高端照明领域都具备优势,为中国LED产业填补了高端光源产品的空缺。”刘志华告诉高工LED。

晶能光电也充分利用自身的硅衬底技术,在2015年就推出了365-430nm高光效硅衬底UVA LED产品。截至目前,硅衬底UVA LED产品在工业光固化领域、美甲美容、防伪检测等领域已经走在市场前列。

晶元光电副总经理谢明勋也表示,“目前硅衬底UV-LED产品在工业固化领域已经走在市场前列,这一块未来的潜力较大,对产品的稳定性及波长的精准度要求较高,价格相对比较稳定。”

如今,“加快硅衬底LED技术产业化”正式被写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的《“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不可否认,硅衬底LED产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蓝宝石应用无关,请读者仅作参考,欢迎知情人士提供更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