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不如卤素?灯光穿透力认识上的误区。
020LED汽车升级光源 · 2017-04-08
我们知道,灯光的穿透力强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身处十面“霾”伏地区的老司机来说,穿透力更是车灯的重中之重。但是在灯光穿透力的认识上,不少老司机却存在误区,如:LED灯不如卤素灯。今天,让小2教大家走出那些误区,正确认识灯光穿透力,购买到真正的好车灯。
什么是灯光的穿透力?
灯光穿透力一般是指其在雨雾天的可见能力。通俗点来讲,也就是下雨天或者是雾霭天的时候,我们能看得清楚公路上的路况的同时,也能让对方车辆识别到我们。
什么原因导致灯光穿透力下降?
任何灯光在雨雾天的照路能力都大大降低,这是因为路面上的积水使灯光发生了二次反射造成了灯光发散,也就是我们通常感觉到的雨天路上的水会吸光的缘故,不论何种灯光、何种色温的灯光在雨雾天照射能力都会降低。
因此,灯光散射是导致穿透力下降的原因。
另外,我们所指的黄光的穿透力好于白光,是指黄光容易穿透雾让雾后面的车能看到你的灯光,而不是你的灯光能够穿透雾照到雾后面的东西。
灯光的穿透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
不同波长的光,被散射的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波长越长,越不易被散射,其穿透力也就越强,如红橙黄。反之,波长越短,越易被散射,其穿透力也就越弱,如蓝紫光。而不同波长的光,有对应着不同的色温(K值)。
所以,色温才是决定灯光穿透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灯光穿透力强弱跟是LED灯还是卤素灯无关。
不同色温的光的光色是什么?
不同色温的光对应着不同的光色,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可见光谱中,赤、橙、黄、绿、青、蓝、紫,自赤色的穿透力最强,并且自赤色开始,逐渐递减。
但是,在关注穿透力的同时,我们不妨关注另外一个参数——亮度。因为好的光照效果是这两者的结合。首先,看看不同色温光线对应着什么样的环境:
我们可以看出,色温在6000K左右时的环境相当于阳光下的白天,而色温在5000K----6000K之间的光是我们最习惯、最舒适的光色,这个范围的光色,基本上是让我们在黑夜里拥有白天一样的驾驶体验。
穿透力与亮度
从上面可以看出,穿透力强的光,在亮度上的表现不尽人意,而提高亮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灯光的穿透力。卤素灯一般的钨丝发光色温在3500K左右,很多卤素灯是通过在灯泡壁上镀蓝膜来提高色温,这种做法是以牺牲亮度来实现的,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
为什么市场上的LED车灯色温都在5000K以上,而LED灯光升级一般也是在5000---6000K之间呢?这是有一定依据的。色温在5000---6000K之间的光线,是结合了穿透力和亮度最好的光线范围,在确保了有比较强的穿透力的同时,也保证了有很强的亮度。
小2建议,色温在5000---6000K这个范围的LED灯光是综合了各种因素,在亮度和穿透力之间做出最适合的选择的光线范围。因此,建议车主们改灯时考虑这个色温范围的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