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工厂丨日本到底强大到什么地步?

农众物联植物工厂 · 2017-04-06

2015国际权威研究机构《 汤森路透》 发表了新的一年全球企业创新排名TOP100——汤森路透还是国家知识产权中心,中国科学院的合作伙伴,可见其权威性。

全球创新企业TOP100 :

日本40家美国35家法国10家德国4家瑞士3家

在2014年之前一直是美国第一名,2014年之后被日本超越。

日本其实早就抛弃已经沦为低端制造业的家电之类产业,转变为全力投入BtoB,新材料,人工智能,医疗,生物,新能源,物联网,机器人,高科技硬件,环境保护,资源再利用等新兴领域。

植物工厂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种高高技术、精装备的生产体系,集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系统管理于一体,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吸收应用高新技术成果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之一,代表着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植物工厂的概念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北欧国家。但让植物工厂真正掀起热潮的是日本,尤其在经历了311海啸和福岛核灾后,日本政府投入146亿日元,希望通过扩建植物工厂的数量为国民提供价格合理又安全的绿色蔬菜。

据了解,日本国内的植物工厂目前已经迎来了第三次投建热潮,截止2012年3月末,仅仅“人工光型”以及“人工光与太阳光并用型”植物工厂就超过100多个。

大阪府立大学的植物工厂,被认为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完全人工光控制性的植物工厂,是最新型植物生产的样板,也是全球研究和培训中心。该植物工厂由大阪产业技术综合亚牛所等联合企业伊东电机、三进金属工业、日传株式会社、大阪信用金库等共同建立。多方共同研究、开发,共同命题、共同试验、印证,项目内的技术共同拥有,资金共同确保,奉献共同承担。

大阪府立大学植物工厂中心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占1000平方米,主要用于要素技术的开发研究。第二单元也占1000平方米,钢筋水泥二层建筑,用于叶菜类的实际栽培研究。第三单元有1300平方米,是产官学研携手共建的典范,展示的是最新技术。

大阪府立大学主要新技术:

1.世界上首例用机器人选苗技术,根据幼苗时间基因的活性度来自动选出优良好苗,以及自动栽培的组合作业机器人;

2.日本国内首次导入的自动运输机器人,以及自动搬运线;

3.最适配的空调系统,每一层的栽培区域都有送风,使原本光源产生热而造成的周围环境的温度差不在成为问题;

4.从育苗到栽培工程全部使用LED光源,大幅减少了电力消耗。

该大学还同相关单位做了许多共同研究开发,对于影响植物生长的各种因素都做了研究,包括光质、气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营养液管理、卫生管理、产品销售、流通、市场评价、降低成本、省能源等的组合,以及植物基因的确认、调节,植物新陈代谢的精确控制等。

日本千叶大学在“植物工厂”的技术研究开发中走在前列,其在无土栽培方面具有30多年的经验,目前共运营5座大洋能植物工厂和2座人造光植物工厂。日本千叶大学原校长古在丰树教授,是日本乃至世界植物工厂技术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奠基人和倡导者,出版了《人工光性植物工厂》、《太阳光利用型植物工厂》等著作。

目前,植物工厂已经成为全球(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及食物安全(非粮作物,数量与质量安全)等突出问题、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它被认为是继陆地栽培、设施园艺、水耕栽培等发展之后的又一新技术,也被称之为“第四农业”,业内人士称之为是农业技术的一次革命。

来源:经济日报、网络,编辑整理:潘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