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的光之旅(一)——哈利波特制片厂照明设计游记随笔

陈敏 · 2017-04-02 · 阅读 23499

如果你小时候看过《哈利波特》魔幻系列的电影,那么你一定不甘心只做一个平庸的麻瓜(不懂魔法的平凡人),渴望着有一天能收到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渴望着融入魔法的世界。

正因为《哈利波特》电影的“哈迷”席卷全球,为了完成“哈迷们”一个魔法梦,伦敦的哈利波特制片厂展馆就这样应运而生。

哈利波特制片厂展馆坐落于英国伦敦西北角的英格兰赫特福德郡,是由两个大小不一的长方体建筑所组成,高约8至10米。整个空间分为入口大厅、等候区、放映区、展厅、餐饮区、纪念品销售区等,而空间的照明随着游览路线上功能的不同,照明的方式、亮度、模式也有相应的变化。

今天我就哈利波特制片厂的照明设计,带各位进入一场奇幻的光之旅程。

一、日常的光

当游客进入大堂,首先引入眼帘的是挂在大堂四面高墙上电影人物的海报,以及悬吊在高空中的电影道具。这个作为展馆入口及出口的交汇处,照明设计师为其设置了三种照明方式以对应这个空间的布置。

基础照明

第一种是大厅的基础照明,主要以下照筒灯为主,为游客提供充足照度的环境,以便他们在大堂寻找信息;

海报照明

第二种是海报照明,则采用轨道射灯——窄光束投光灯进行重点投射,达到展示海报、宣传电影的目的;

电影道具照明

第三种是电影道具照明,其照明则安装吊架式的轨道射灯,对装置进行全方位的照射,使道具在高空中产生轻盈的漂浮感,同时成为游客的视觉焦点,增加制片厂的神秘感以及趣味性。

二、神秘的光

为了避免大量人流涌入导致管理的不便,制片厂在展览的高峰期会实行分时段限制人数的措施。室内设计师通过设置三个小空间(分别为排队区、等候区以及小影厅),以此将这个措施付诸实行。作为入口和展厅之间的过渡空间,设计师将这三个空间做了一个暗处理,为游客正式进入展厅之前设置悬念,借以诱发观众展开探索之旅。

排队区

排队区的空间采用了与入口大堂不同的暗蓝色墙面材质,色彩的转换为游客进入不同的空间作心理提示。照明设计上,这个区域采用了宽光束的下照筒灯,适中的亮度使游客能够获取墙上的展板信息,同时所选的灯杯深度足,可避免人们因眩光而造成刺眼的不适。

等候区

设计师将等候厅设计成视觉上的“伪暗区”,等候厅的墙体以及天花均采用黑色的材质,而行走路线上的两侧墙体则分别设置了4个播放器。而空间只采用窄光束的下照筒灯,只为满足参观者提供基本的行走需求。当游客行走时,黑色墙体及天花能够吸收多余的光线,使播放的视频成为游客的聚焦点,达到宣传哈利波特电影文化的目的。

小影厅

小影厅的立面材质继续采用暗色系,延续等候区的暗空间效果,使空间之间的衔接有个视觉缓冲。照明设计师在小影厅上设置了两种照明系统,一种是基础照明系统,而另外一种是展厅入口照明系统。当进入影厅时,下照筒灯为参观者提供基本的视觉照明,确保人们能安全就座;影片开始播放的时候,室内的下照筒灯全关,参观者能专注观观影;影片播放完毕后,电影幕布缓缓升起,蓝紫色的灯光渐渐亮起,渲染了幕布背后的雕塑墙,强调魔法学校的神秘感。再通过窄光束的暖色灯光将入口重点打亮,引导人们进入展览大厅。

三、魔幻的光

室内设计师在设计整个展厅空间的时候,以魔法学校食堂(体验)作为开篇场景,继而的游览路线依次为道具陈列厅(展示)→国王十字车站场景体验区(体验)→户外场景体验区(体验)→角色制作及展示区(展示)→对角巷场景体验区(体验)→场景草模展示及制作展示区(展示)→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城堡大型城堡体验区(体验)。这样有节奏的展示空间设计,使游客不仅能在体验区身临其境地感受电影情节,也能在展示区近距离接触到电影中的物件以及了解电影制作过程中的细致和认真。

下一节,笔者将从展厅的场景体验区以及电影道具的照明方式来分享自己的体会与感受。

撰文|赵恺颖

学术指导|林红

编辑|研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