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LED起源及其主要特点,君知否?
北科UVLED · 2017-03-29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节能、环保、高效意识的不断加强,UV-LED变得越来越受世人所追捧。那么问题来了,UV-LED到底是什么?其又是怎么“诞生”的呢?
什么是UV-LED
UV-LED即紫外发光二极管是LED的一种,波长范围为:10-400nm。 通常常见的UV-LED波长有400nm、395nm、390nm、385nm、380nm、375nm、365nm、310nm、254nm。
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层,称为PN结。在某些半导体材料的PN结中,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会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把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PN结加反向电压少数载流子难以注入故不发光,这种利用注入式电致发光原理制作的二极管叫发光二极管通称LED。
UV-LED的“身世之谜”
1907年由Henry Joseph Round在一块碳化硅上最早发现了电致发光,但由于所发出的光太过于暗淡和在当时碳化硅实验上的困难最后也就没有继续进行研究了。
1920由德国物理学家伯纳德古登和Robert Wichard Pohl从掺杂了铜的硫化锌中得到了磷材料进一步开展了实验,但最后都是所发出的光太过暗淡而又一次停止了下来。
1936George Destriau发表了一份关于硫化锌粉发光的报告,最终被广泛认为是他创造了“电致发光”这个术语。
1950英国科学家使用了砷化镓,从而在1960年初造出了第一个“现代”的发光二极管,第一个商用二极管产生于1960年。LED是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缩写,它的基本结构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置于一个有引线的架子上,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所以LED的抗震性能好。
1970年中期磷化镓本身就被用作为发光体并且很快就发出了一个很淡的绿光。发光二极管使用双磷化镓芯片就要可以黄色光。黄色光发光二极管也大概是在这个时候由俄罗斯人使用碳化硅制造出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使用了镓铝砷化磷制造第一代超亮发光二极管,首先是红色光然后是黄色光最后是绿色光。
90年代初期使用铟镓铝磷制造可发出橙红光,橙色光,黄色光和绿光的超高亮发光二极管,第一个蓝色光发光二极管在1990年使用了碳化硅制造出来。
90年代中期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村修二使用氮化镓制造出超亮蓝色光发光二极管,随后很快也使用了氮化铟镓制造出高强度绿光和蓝光发光二极管。超亮蓝光芯片是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基础,发光芯片使用荧光磷涂层,这些磷吸收了蓝色光并再以白色光发出。
1997年中村修二在日本日亚化学研发出UV-LED。
UV-LED的主要特点
1.采用发光二极管的UV-LED无有机溶剂挥发,光源不含重金属,属于环保型产品;
2.UV-LED在固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因此能让人们在薄塑料等材料上进行UV印刷;
3.UV-LED固化技术能减少固化过程中的双向拖拉现象,并且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4.由于UV-LED发出的紫外线能立即将油墨固化,所以就省去其它技术所需要的干燥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5.适用于多种基材:柔性或刚性,可吸收性非吸收性材料;
6.节能降低成本,与传统的金属卤化物灯相比能节省80%的能量。使用寿命高达2万小时,并且即开即用,无需预热。
北科君一直坚信
总有一些目光比这个时代看的更远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由北科君整理编辑。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后台与北科君联系。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