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意象与设计表达
江海阳 · 2017-03-22 · 阅读 9215
有些时候,我讲的是有些时候,并不是全部,当你纠结于某一个设计案子时,或许是创意点子,或许是文案脉络,或许感觉千里奔行就差临门一脚,可怎么都不能将自己的思想提炼出来,揉捏成一团——清晰、准确、完整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时候也许就需要一些辅助的手段帮你来实现了。
古人讲“文为道德之余,诗为文之余”,文章洋洋洒洒写了千言有时不如一首七言绝句来的更提神更有见地。汉代《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段话生动地表明了感情和诗歌的关系。
中国人的诗歌自成体系,平仄对称,韵律有致,讲究是很多,但最关键的是你做的诗有无意境,有无哲理,有无涵养,有,就是好诗。流传千载,就像今人读唐诗宋词一样,品出来的是那种张扬、落寞、孤寂、遣怀、奔放、忧思、空灵的意象。喜则大喜——“仰天长啸推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忧则尽忧——“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思则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悲则痛悲——“胡人落泪边草白,莫使断肠对归客。”夸张到肆意——“燕山雪花大如席。”清新到无尘——“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这种中国人独有的情感块垒被诗词之韵一冲洗,立即化土为玉,焚朽成钢,坚贞自白,云泥立判了。
现代人多已不会写古体诗,首先是“新文化运动”以后对于文言文的冲击,白话文的浅显直白让中国文字失去了自有的底蕴,语言的冗长让人的思维也变得惰性起来。甚至当代语言文字越来越庸俗化,文坛上少有能写古体诗的人,很多大白话诗、老干体诗流行,不仅格律疏漏,而且韵脚也无,更不用谈诗的妙不可言意象了。
意象是什么?诗的意象就是诗人主观情志的具象载体表现,诗人用文字的内涵和张力抒发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感慨。
设计是什么?设计的作用首先是改变世界,设计师要引导改变,设计的目的是更加优化项目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设计的重点是浓缩提取一个项目或者一个空间的灵魂与气质,将它引申为自己所用。设计师与诗人都是在用主观影响客观,在这一点上,设计与诗词的作用很像。
诗词是对于生活的世界和遭遇的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加以文字化表达,用一两拨千斤的手段令人产生共鸣。设计是将预作为的空间或项目予以疏导、整理、编排、推演后提炼出这个事物的核心价值,用系统化的设计语言呈现出来。设计师的语言达到诗词的美学境界后一样会让听众产生呼应的心理触动。
比如我在一次福州西湖公园的照明设计汇报中所表述的——
“首先是功能照明,湖边的小广场是晚上人群密集活动的地方,以及西湖宾馆前那条沿湖栈道,取消所有的冷光源、眩光点,让淡黄色的光洒在地上。”
“西湖是城市中的一处湿地水洼,重要的是岸线的体现,勾勒堤岸的光犹如中国画运笔一样,一笔扫过,若断若续,这是控制的实现,产生了笔断意连的联想。”
“这堤岸的光我们采用淡青色渲染,岸上植被树木用正白光投亮的同时间或采用淡青、淡绿、浅琥珀色的光染亮,形成青绿山水效果。”
图注:用岸线的氤氲淡青色勾勒出南方特有的人文自然气质。
“间杂喷一些水雾,让光在湖面上氤氲开,整座岛就像漂浮起来一样。岸上的景点比如‘古堞斜阳’、‘荷亭唱晚’精心地用适度光色投亮,拱桥像玉璧,步道如月下,大梦山上大梦阁一定是暖光烘托,让大梦山和大梦阁相连的山体部分亮起来。这样本来比较平缓均匀的西湖就有了空间层次的变化,视觉立体了,动线清晰了,功能明确了,美学也就提升了。”
“但这还不是最后的结束,最关键是将环绕西湖周边的建筑弱化了,让它们暗下来,去掉一切花花绿绿的光源,让这些高层楼房成为西湖的背景,让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到湖上去,让岛成为主角,让人的感受更舒适更愉悦,这才是西湖照明的要素。”
图注:真正让人关注的是湖中的岛线和绿植,而周边的建筑则淡化了去,回归传统园林精神。
设计师的语言就是要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形象比喻来说服决策者。当你的语言已经产生空间的想象后,你会引导决策者和你一起幻想建成后的效果。在方案的表达上语言越简练,形容越准确,情感越饱满,过程越直接,更能达到“绘声绘色”,你就越能引起决策者的认同,成功也就在弹指间了。
所以说好的语言能形成空间美,能感染人,能让人浮想联翩,这就需要语言的组织者有相应的表达能力。这种能力又该怎么培养呢?大量阅读,勤于思考,学习他人,把握技巧,说来很容易,其实这已经很不简单。世上有两难,“读书”与“练拳”,我做的都很差。
同样好的诗词一样形成空间美,让人沉浸其中,感同身受,“诗”构成了文字的意境美、诗意美。我理解的诗歌和空间设计是一回事,都是在创造一种令人思维转换、演变、过渡的时空架构。诗用文字构成空间扩张,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就是文字的发散功用。读完此篇你尽可以在脑海中浮现一幅连绵青山、细润薄雨,月光在水面上踱步,竹声轻语、睡莲岚色,诗人随意的任思维自由来去。如果你没有这样的由文而生情的联想功夫,那么对于“艺术”的存在理解必然也是迟钝的。
再引一首笔者的拙作:
《西禅寺雨过初晴》
云舒透天光,鸟出披霞霏。桥落汇幽色,榕影临雨肥。
檀香发高杳,梵呗兰若微。豁然有开阖,侧耳听玄机。
文字中有云的动作,鸟的姿态,风景中桥拱深处暗幽深邃,榕树的叶冠被细雨打湿更显腴润,潮湿的空气中紫烟袅袅,隐隐的传来梵音佛乐,这世间的一切在空洞中隐藏生机,在细微中呈现博大,万物皆在我胸,天地自为一体。又有什么不是“美”的认知呢?
附录几首工作中写的诗文,多是为城市设计投标所用,有的是命题,有的是即兴。说不上有什么好,押韵之后就是能表达清楚空间的特征就可。如果能对创意主题有所帮助,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滁州吟》(为城市设计投标所作)
宋有欧阳开诗文,千载佳话第一亭。
亭前二贤治滁时,我得今日犹聆听。
稼轩慷慨忧国难,阳明传道兴儒经。
鹰翔龙栖南湖月,滁地山水多画屏。
欲向九天挹彩霞,绘成三山满城星。
待明日,多建瓴,
忽报花蕾香润城,人间正是醉翁醒。
2013年8月15日于福州鼓山镇
《西湖听风》(为杭州西湖照明设计所作)
南屏暮里寤钟訇,净慈静处藏机平。
韬光一点今非昨,阁闼千户暗复明。
西子清音萧曼离,阳阿青菰错紾迎。
此曲微妙何足道,晚来西风有人听。
2015年3月28日于杭州天目山下
《亳州赋》(为城市设计投标所作)
苍茫千载垂裕兴,涡水回旋留二京;问学贤者有朴志,中华道源开先声。
风兮舞雩歌将台,曹氏三雄鼓瑟笙;治世宜从人心出,何论佗祖医术明。
华山高卧混混去,希夷视听不予争;慷慨对酒以解忧,直上擎天求同酬。
神农百草辩五经,阴阳相协播九州;从来亳州多俊才,古意犹浓花戏楼。
文昌武奎雄风在,一夜锦绣如星洲;炳焕灿烂人语处,月盛于东最高头。
2016年7月13日于安徽亳州花戏楼
《钱塘赋》(为城市设计投标所作)
钱塘春水,浩浩荡荡;三秋桂子,荷香满杭;帆影千点,一派大江!
皎皎明月,拓乎其上;六和将军,钧衡流光;奄忽奔潮,万人惊望;
势如龙蟠,气冲八荒;动静生机,吐纳崩浪;壮哉斯域,盛世滥觞。
2015年4月20日于杭州天目山下
还有一些平时创作的观景游记类诗文,设计师锻炼心性以及敏锐的观察力,也需要经常记录下生活中的感悟。
《江上观霞》
长空霞练染西牛,不入慧眼三千洲。
欲登瑶台解瑰色,浑融苍穹一孤舟。
居山重整芙蓉楼,临江直钩银鳌头。
此地无界何人顾?只随芳菲到宛丘。
今日午后云沉雨骤,到黄昏时天光方亮,西天红霞如细鳞状、斗牛状、飞絮状、大鼋状,塞满了、渲染了、夸张了火烧云的天下,此幅瑰丽在满堂的暮色中格外扎眼。我随车赶路,猛然看到此景,不仅心潮涌动。如此美景不知如何留住?如何触景生情?虽不长久,只是我的车转了一个弯,天就暗了下来,西天已成薄红。可见一瞬间的灿烂就足矣!
2015年6月8日于福州鼓山镇
《游大明宫记》
太液池畔野蒿新,泥涂旧芰印痕皴。
残阳西递日复日,龙首原上人换人。
朱栏重户细风染,绮罗佳人点珠唇。
煌煌威仪丹凤楼,朗朗天阙拱紫宸。
海内铁骑征葱岭,旷野兵燹几家亲。
昔为帝皇游宴处,株株萧木替哀心。
朝奏秦王破阵乐,暮闻霓裳舞边尘。
仓皇西幸老孤苦,长安已是半壁沦。
几番帝子遭阍劫,谁道咫尺无容身?
昨岁隋宫又唐宫,荒草连径到车辚。
万国冕旒衣冠胜,不及莽人掷火薪。
徒奈何!
只见朝朝歌舞今日都似真,
马嵬驿里一抔黄土犹为邻。
2012年9月16日于西安大明宫旧址公园
《题西禅寺》
几闻西寺旧天光,曾向东塘觅文章。
水泊不住惊岸醒,禅堂空就声磬香。
雨色足润青荇板,榕华重覆红牙廊。
那时归去少拘泥,何惧夏日老骄阳。
2016年8月23日于福州鼓山镇
《远游诗之一》
紫暮云开晚风来,汀渚芷兰伴谁栽。
光河疏离遮望眼,槛外远岚尽释怀。
小胜非昨几度减,淡泊最爱不羁才。
生平三万日尚短,推盏歌上黄金台。
2016年1月10日于云南红河州
《远游诗之二》
塞上青城城已昏,只雁重征望旗门。
风冻日缓徒守志,大漠冰河走荒村。
召庙经幡白玉塔,老巷新甍旧时根。
高宇更胜寒陌地,广衢不乏峡树温。
前夕游牧原尽草,后来农耕沙碛存。
赵武胡服蒙恬筑,白登山委汉高屯。
匈奴未破何家为,昭君孤亲一抔墩。
铁木真统万马恶,元顺帝惊疲兵奔。
狼烟煊煊锋矢进,几番归化又分尊。
谁言此域属主人,千古过客离者魂。
2016年1月13日于内蒙呼和浩特市
*注:本文由行家说APP与作家专栏作者江海阳联合出品。谢绝任何未经许可的转载。授权或加入行家说用户微信群,请联系微信号:hangjia199
· End ·
感谢支持原创的首尔半导体对专栏基金的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