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界一周大事件(2017.03.06-2017.03.12)

显示速递 · 2017-03-12

目录

1、为重振手机业务,联想挖来多位高管

2、富士康或联手海力士收购东芝闪存业务

3、BOE(京东方)投资无创医疗设备公司Cnoga

4、三菱化学投入OLED材料市场,与日韩面板厂商谈中

5、IBM宣布成立Q部门,2017年推商用量子计算机

6、中兴2016年业绩预报:受美国罚款影响 亏损7.67亿元

7、AWE 2017在上海开幕 跨界生态圈刷新未来

8、群创、友达二月份营收均微增

9、住友1.3亿美元在韩建设柔性OLED触控面板工厂

10、韩国研发新材质,硬度如玻璃、可弯如塑料

11、华为欧洲专利申请量超三星,仅次于飞利浦

1

为重振手机业务,联想挖来多位高管

3月6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宣布,原中国电信终端公司总经理马道杰将担任联想集团副总裁,MBG中国业务常务副总裁,直接向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联席总裁乔健汇报,协助领导MBG中国业务实现战略转型及业务突破。

据悉,马道杰是中国电信终端公司的创建者和第一任总经理,中国电信终端业务的奠基人和总操盘手。从2009年到2015年,马道杰主导策划实施了CDMA终端策略。

杨元庆和乔健在联合信中表示,联想力邀行业顶尖人才加盟,组建精英团队,持续加磅中国市场,就是为了重振手机业务。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全渠道开拓,聚焦资源打造Moto品牌。

联想去年在中国市场表现糟糕,销量不足1000万台,早已跌出销量前八阵营。

为重振中国手机业务,联想近期挖来多位高管。今年2月,原三星电子高层姜震加盟联想,出任联想副总裁,全面负责MBG中国业务的产品策略及产品管理,包括产品组合、产品规划和运营。同月,乔健还在公司内部信中宣布,浙江移动终端公司原总经理虞杲加盟联想,出任联想集团副总裁、MBG(移动业务集团)中国区销售负责人。

2

富士康或联手海力士收购东芝闪存业务

3月6日讯,据国外媒体报道,作为三星之后的第二大NAND芯片生产商东芝,正考虑出售其大多数或全部闪存芯片业务,试图弥补核电资产业务63亿美元的减损。目前,东芝已经对外启动了竞购招标程序,各家收购方可以提出报价。富士康有可能和韩国海力士联手展开收购。

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告诉路透社,因为我们有夏普的经验,我不能说我们肯定会得到它,但我们非常有信心,我们也非常真诚,富士康是世界上最大的代工电子制造商,对日本东芝的芯片业务非常有信心可以买入。钱不应该是唯一的考虑,我们可以帮助东芝的技术销往世界各地,这是富士康的优势。

另一方面,海力士也是潜在的收购方,如果东芝转让全部资产,可能会对海力士造成挑战。据报道,海力士目前的现金规模仅为34亿美元,不足以收购闪存业务。

3

BOE(京东方)投资无创医疗设备公司Cnoga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拟以4.276美元/股出资5000万美元认购Cnoga公司新发行股份,取得其约23.81%的股权。

Cnoga公司总部位于以色列,专注研发技术领先的创新型无创医疗设备,投资Cnoga后,双方合作将推出两款便携式多参数专业医疗设备——无创多参数检测仪(MTX)和无创组合血糖仪(COG)产品。

BOE(京东方)副总裁、移动健康总经理喻陆表示:“BOE(京东方)的移动健康是从疾病预防和疾病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及线下医院的专业支持,运用智能健康终端检测设备,有效地对更多的人进行慢病管理、健康状态监测和风险预警干预等健康服务。这也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之一。

4

三菱化学投入OLED材料市场,与日韩面板厂商谈中

3月7日讯,三菱化学决定投入OLED显示面板材料市场。由于使用OLED面板的电视与智能型手机均将增多,OLED面板相关设备厂与材料厂积极投资增产,三菱化学(Mitsubishi Chemical)也决定投入OLED材料领域,2017年先投入手机用OLED面板隔离材料生产,2018年起进行低分子OLED发光材料生产,供涂抹式OLED显示面板应用。

OLED面板被视为次世代显示系统,南韩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与乐金电子(LG Electronics)从2013年起开始生产OLED电视与手机,现在日本与大陆也陆续有面板厂将投入OLED显示面板生产,未来市场料将快速扩大。现行OLED面板生产线以蒸镀式为主,使用的是高分子OLED发光材料,这种技术及材料利于制造高分辨率显示器,缺点是成本太高;涂抹式OLED面板生产成本较低,但要提高分辨率较困难,且高分子OLED材料涂抹时较易发生不均的问题,促使三菱化学决定投入低分子OLED材料生产。

目前计划采用涂抹式OLED面板生产的厂商,据日刊工业新闻报导,有日本显示器(JDI)与乐金电子等厂,均未进入量产阶段。三菱化学目前则正与日本及南韩面板厂进行商谈,希望能获得订单。

5

IBM宣布成立Q部门,2017年推商用量子计算机

3月7日讯,IBM持续精进自有量子计算机技术,已有数家业者参与进行系统测试。法新社IBM宣布成立一个名为「IBM Q」的新部门,将作为目标商用化旗下首款面向科学及商业领域通用量子计算机的部门,IBM也宣布将于2017年内推出这款商用量子运算服务,未来几年IBM也计划以超过50个量子位来打造一台新量子计算机,随着这类量子计算机陆续问世,除了可能让传统计算机地位不保,更有助人类揭开更多自然界神秘面纱。

根据USA Today等媒体报导,IBM表示,量子运算是基于量子力学法则所开发的运算技术,为物理学一个分支,用来探索物理世界从根本上如何运行,若未来能够在技术上持续成熟突破,量子运算对人工智能(AI)、云端安全、供应链物流、金融服务以及医学等领域,将可创造更大的突破效果,如IBM表示可加速新药开发及科学新发现等。

6

中兴16年业绩预报:受美国罚款影响亏损7.67亿元

3月7日晚间,中兴通讯发布了2016年全年度业绩快报及2017年一季度业绩快报。中兴通讯预计当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012.33亿元。

与此同时,中兴通讯还宣布,该公司已经与美国政府就美国政府出口管制调查案件达成和解。作为和解协议的一部分,中兴通讯同意支付8.9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1.55亿元)的刑事和民事罚金。

因受美国相关事件影响,一次性计入罚款8.92亿美元,年亏损总额人民币7.6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人民币23.57亿元。

如剔除前述计提损失,本公司利润总额为人民币54.14亿元,同比增长25.82%;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8.25亿元,同比增长19.24%。

7

AWE 2017在上海开幕 跨界生态圈刷新未来

3月9日讯,AWE 2017(Appliance & Electronics World Expo)即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9日-1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这个全球三大家电及消费电子展之一的行业盛会,以700多家展商的创纪录参展规模。AWE推动全球家电及消费电子全产业链的经贸、技术交流,引导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正成为全球聚焦的舞台和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业在全球的名片。值得关注的是,AWE紧扣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征,促进家电,消费电子,物联网、智能家居、移动通信、房地产、汽车电子、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渗透延伸与融合发展,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全新产业生态圈。

8

群创、友达二月份营收均微增

3月9日讯,面板厂2月营收全数出炉,受惠于大尺寸面板出货价量维持在高档,面板双虎2月营收持稳,群创(3481)2月营收274.12亿元,月增0.6%,友达(2409)2月营收291.4亿元,月增2.7%。由于面板双虎1、2月营收表现优于预期,法人预估第1季营收季减率仅约5%,获利也可望维持在高档水平。

群创2月营收274.12亿元,年增率敢达64.9%,至于友达2月营收291.4亿元,也比去年同期成长41.6%。在三星持续拉货的支撑之下,今年第1季电视面板淡季不淡,1月、2月大尺寸电视面板维持缓涨走势,3月虽然电视面板涨势收敛,但是整体价格仍然维持在高档。

9

住友1.3亿美元在韩建设柔性OLED触控面板工厂

3月10日,日媒报道,住友化学(Sumitomo Chemical)决定建设一家新工厂用于制造柔性AMOLED显示屏触摸面板。新工厂选址在韩国,总投资额预计将达150亿日元(约合1.32亿美元)。预计将于2018年开始运行,年产能为1亿片。

住友当前在整体AMOLED触控面板市场的份额大约为60%-70%,目前可生产4亿片用于刚性玻璃基底的AMOLED触控面板。住友2016年投资1.65亿美元用于平泽工厂玻璃AMOLED触控面板产能翻番。

10

韩国研发新材质,硬度如玻璃、可弯如塑料

可以对折的折叠式智慧手机发展更进一步!KAIST研发出新型塑料薄膜,和玻璃一样硬、又和塑料一样有弹性,预料会加快可折叠手机的问世速度,最快2018年就能上市。

智慧手机屏幕上复有玻璃基板,以保护屏幕免受外来冲击,而且玻璃透明无色,不会影响显示器的颜色呈现。问题是玻璃基板无法弯折、容易碎裂,不适用于可折叠式智慧手机。业界为了发展可折叠手机,用透明塑料薄膜取代玻璃基板,但是塑料薄膜虽然能够弯折,却硬度不够,无法为屏幕提供足够保护。KAIST新材料工程系(New Materi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教授Bae Byeong-soo宣布,开发出可挠式硬镀膜技术,解决此一难题。

11

华为欧洲专利申请量超三星,仅次于飞利浦

最新数据统计称,华为目前在欧洲的专利申请数量已经超过了三星。

欧洲专利局公布,2016 年华为在欧洲的专利申请量排名跃升至第二,仅次于飞利浦,而排在华为之后的则是三星、LG、西门子、高通等公司。

据悉,华为每年将 10% 以上的收入投入到研发。华为在欧洲共有 1900 多名高端研发工程师和顾问。

虽然华为的专利申请量巨大,但专利授予数量并没有达到相同的水平,排名仅为第七。消息人士称,这也可能与华为部分专利还在申请阶段有关。不过在数字通信、计算机和电信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华为这是第三次位居榜首。

目前华为在全世界多地设立了 16 个研发中心,全球累计获得专利 5 万余件,提交专利申请 8.3 万余件(不含PCT)。

信息来源于网络,显示速递每周日为您整理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