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0多年的时间,探索光与空间的关系
LIGHTUP設計資訊 · 2017-03-09
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美国著名艺术家,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南加州光和空间运动(Southern California Light and Space)”的核心成员之一。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他已经开始尝试一种创新的非传统装置,创作对光学的感知雕塑以及“实体化自然光”,以引起观众沉思,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体验。
无论是装置、雕塑还是建筑,特瑞尔的作品里都充斥着光。在艺术史上,光一直在扮演着辅助作品的角色。艺术家手中的创作材料可以是油彩、泥土、石块或任何有具体质感的东西,但不会是光。但在詹姆斯·特瑞尔手中,创作的工具不是画笔和刻刀,而是光。
《Shallow Space Constructions》
在1968年开始创作的“Shallow Space Constructions”装置系列中,特瑞尔让光线透过屏幕发散到房间的各个角落,让每一寸现有的地面、墙壁、天花板都被光线毫无保留地渗透。
▲Shallow Space(Raemar Blue),1969
▲Shallow Space(Raemar Pink White),1969
进入这样的房间,人们已无法再去感受三维立体的空间感——这是一种从实体空间中抽离而出的缥缈感——双脚站立的地方是不是地面?可以触碰的墙壁在哪儿?走到哪里才有尽头?没有重量、没有触感的光竟然瓦解了空间,一切都被扁平化了,成为无限延伸的一片色域。
▲Shallow Space(Rondo Blue),1969
《Skyspaces》
从1970年代开始,特瑞尔创作了他的代表作品——“Skyspaces”系列。在这个系列中,特瑞尔在一个房间的天花板上开了一个天窗,然后通过不同光线在房间内的投射来改变观众对天空的感知。
▲JOHEPS'S COAT,2011
1986年,特瑞尔在纽约PS1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 PS1)向公众开放了他的第一件“Skyspaces”作品《Meeting》,之后在全球的其他城市,特瑞尔已经进行了89起“Skyspaces”的创作。
▲Skyspaces (Meeting)at MOMA PS1,1980-86
特瑞尔的每一件“Skyspaces”作品都是根据特定的场地定点创作,在每一件作品中,特瑞尔对色彩的诠释同时还取决于观众的视角。
▲Skyspaces (UNSEEN BLUE),2002
“我们会以为自己的眼睛看到了天空全部的色彩,
然而实际上是我们赋予了天空这些色彩。
正因如此,在Skyspace的房间里,
我可以让天空呈现任何你想要的颜色。”
▲Skyspaces (PICTURE PLANE),2004
《Aten Reign》
几乎遍及世界各地,特瑞尔的展览都能吸引到无数的观众慕名而来。尽管每一次的展览都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比如要重新建造场地、安装精密的灯光设备,甚至需要把窗户全部封死、构建曲折迂回的通道……世界各地的画廊与美术馆也依然不惜代价想要展出特瑞尔的作品。
2013年,James Turrell在古根海姆博物馆的个展中,重新布置了博物馆首层的圆形大厅来展示他的装置作品《Aten Reign》,重新展现了设计师Frank Lloyd Wright建筑的典型特征——对自然的开放、曲线的优雅和空间的宏伟感。
▲Aten Reign, Power Diagram
詹姆斯·特瑞尔就像个浪漫的魔法师,让原本无形的光线可视化。这位像达·芬奇一般博学多才的艺术家通过精密的科学计算与对身体感知的研究,如视觉戏法般地将我们因太过熟悉而忽略的光变得有颜色、有形状,仿佛可以触碰和切割。
我们再来欣赏几组
詹姆斯·特瑞尔的其他系列作品
▼▼▼
《Tunnel Pieces》
▲Tunnel Pieces (THE LIGHT INSIDE),1999
▲Tunnel Pieces (THE INNER WAY),1999
《Tunnel Pieces》
▲James Turrell,Ronin,1968
《GANZFELDS》
▲Ganzfeld (APANI),2011
▲Ganzfeld (BREATHING LIGHT),2013
在五十多年的创作中,特瑞尔用全部的时间去探索光与空间的关系、视觉认知机理以及人对光的感知。在特瑞尔的作品中,我们经常会获得一种仿佛使用了致幻剂一般的快感:全部感官都以放松的状态置于特瑞尔营造的光空间里,并跟随光的指引走向自己的内心,在一片安宁中暂时卸下外在世界对身心的束缚,豁然开朗。
“传统的艺术中会借助光来进行绘画,
但是画的却不是光本身,
它只是对视觉的一次记录;
我的创作材料只需要光,
而作品则是对视觉的一次回应。”
©版权声明
图片来源:jamesturrell
部分文字参考:象外
本文由LIGHT-UP重新整理编辑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编辑 | 李懒懒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