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深圳值得看的建筑有哪些?| “疯狂建筑行走”第九期
建筑师疯人院 · 2017-03-08
过去的一年时间,“疯狂建筑行走营”已经成功举办了八期,走过了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天津、东京、大阪、京都、首尔等城市。每一次我们都用最真的心去筹划安排,只愿参与的所有人都能从中获得自己难忘的体验。除了看建筑,拍建筑,聊建筑,我们能收获的回忆和情感远远大于这几天的行程。往期花絮可以拉到文章最底部!
清明节期间,我们终于等来了一个假期,四天四夜,带你暴走广州、深圳新建筑,让最专业的讲解,最小众的拍摄,最high的氛围,填满你的假期。如果你在广州或者深圳,也期待着你和我们途中的偶遇~行程中,除了建筑讲解,还安排有交流活动,并穿插手机摄影的讲解,期待着好作品刷爆你的朋友圈。
简明版线路
Day1:广东省博物馆(许李严)→广州歌剧院(扎哈·哈迪德)→利通广场 | Murphy Jahn&何镜堂→太古汇(Arquitectonica建筑事务所)→广州塔
Day2:红专厂创意区→保利国际广场(SOM建筑事务所)→广州图书馆新馆(日建株式会社&广州市设计院)→广州体育馆(保罗·安德鲁)→镜花园(藤本壮介)→前往深圳
Day3:深圳当代艺术规划展览馆(蓝天组&华森)→深圳证券交易所(库哈斯)→深圳文化中心(矶崎新)→京基100(TPF)→大芬美术馆(都市实践)
Day4:深圳湾体育中心(佐藤计画&BIAD)→南山婚姻登记中心(都市实践)→深圳OCT创意展示中心(朱锫)→华·美术馆(都市实践)→华侨城创意文化园(都市实践)
“遇见”扎哈、矶崎新、库哈斯、理查德·迈耶、保罗·安德鲁...感悟大师们的作品和设计思想。一起来吧!
▌随行建筑师讲解加交流!
▌教你用相机和手机拍建筑!
详细介绍版线路
DAY 1 04.01
广州疯狂建筑摄影+建筑行走
广州歌剧院 | 扎哈·哈迪德
方案的构思为“圆润双砾”,寓意一对被珠江水冲刷形成的“砾石”,生根于动感十足的城市空间。广州歌剧院外部形态犹如在平缓的山丘上放置的大小不同的两块“砾石”。“大石头”为1800座的歌剧场及其配套用房等;“小石头”为400座的多功能剧场及西餐厅。外立面幕墙材料以天然花岗石为主,通过“大石头”和“小石头”在体型、色彩及质感上的对比、呼应,表达了自然粗犷和舒展飘逸的建筑空间效果。
©Iwan Baan
©Iwan Baan
广东省博物馆 | 许李严建筑事务所
博物馆的设计构思沿自中国精雕细琢的传统宝盒,盛载着多年累积的历史传统、智慧及文化。博物馆的空间组织概念取材于传统的象牙球工艺技术,多层次,复杂而细致,展示出多样的空间及通透感,带领着访客从内至外层层而进。博物馆的外立面设计与象牙球的概念同出一辙,运用铝板、玻璃、花岗石,塑造出现代几何色彩的立体方正设计;一扇扇不同图案的窗户,展现出一份独特而趣味无穷的特质。
©Mcrcel Lam,Almond Chu
©Mcrcel Lam,Almond Chu
利通广场 | Murphy Jahn&何镜堂
突出的地理位置要求一个标志性的高塔,因此产生了本方案简洁、高雅、线条清晰、具有精致几何造型的建筑主体。楼顶是一个鲜明的斜坡屋面,其层层玻璃营造出雕塑的效果,就像是一块晶莹剔透的冰晶体。本建筑强烈的视觉效果来自于其简洁的形体、脉络分明的结构系统以及富有表现力的带悬挑的幕墙系统。这种造型特点使得建筑有如从一个有机自然的景观网络中冒出来的冰晶体。其鲜明的几何造型及挺拔的斜屋顶成为广州壮阔天际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太古汇 | Arquitectonica建筑事务所
太古汇特色的开放绿化空间对于占地仅12.1英亩的大型建设项目来说十分重要。本项目中,多层密集型绿化屋顶和广场形成了公园绿地、商场餐饮区和公共聚集区。密集型的屋顶花园土壤深度达6.5英尺,栽种了不同种类的大树、密集的本地植物或其他物种,与传统的绿色屋顶系统相比具有更好的环境功能:大树强大的空气净化及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可减缓温室效应,蒸发作用和树荫可产生更佳的降温效果。
广州塔
广州塔总体布局考虑了场地周围环境。场地东侧为居住区,故将主塔布置在用地的北面,靠近珠江和滨江路,减少了其高大体量与周边建筑的相互影响,并在南面形成完整的绿化广场和地下空间。沿塔体顶端的钢结构网格外框筒环梁,还设有世界最高的16个观光球舱,可360°高空俯瞰、饱览广州乃至珠三角。
DAY 2 04.02
广州疯狂建筑摄影+建筑行走
广州红专厂创意区
作为广州第一家非房地产性质的真正意义创意区,这里正在发展成一个国际标准定义的艺术、生活中心。每一栋红砖厂房,都有一段沉睡的历史,经过经年的岁月沉淀和历史升华,百废待兴。红专厂艺术生活区的业态种类包括艺术文化交流机构、国际画廊、艺术家工作室、雕塑展厅及广场展示区、酒吧/咖啡厅、进口书店、艺术文化商店、摄影棚、养生会所等数十个种类,是一个以国际标准定义的艺术、生活中心。
保利国际广场 | SOM建筑事务所
保利国际广场坐落在一个新建的商务区内,有两座大厦组成,每一座都有一个低层的墩座可用作展览和零售空间。大厦朝北的一面用落地玻璃窗和垂直的百叶作遮挡;朝南的一面则暴露出了结构框架。由于珠江三角洲一直是中国一个富有活力的贸易地带,水景在项目中具有标志性的价值。大厦采用了创新性的结构脊柱、双层格子支架,因此核心部分采用了轻型透明材料,使得北面的景观有高度的开放性。
广州图书馆新馆 | 日建株式会社&广州市设计院
广州图书馆设计灵感来源于书籍,想象这个图书馆是由很多书籍堆积而成。同时考虑到旁边的博物馆是方形设计,我们作为紧密相连的建筑,最好以长条形并具线性美感的建筑匹配,因此才有大家看到的图书馆“之”字外形。新馆以“美丽书籍”为设计理念,依托城市新中轴线景观,采取东西走向、南北塔楼、独特的“之”字优雅体造型,突出层叠的建筑肌理,寓意书籍的重叠和历史文化的沉积,同时融入骑楼等文化元素,体现了岭南建筑艺术特色。
广州体育馆 | 保罗·安德鲁
广州体育馆是由法国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担纲设计的,建筑师把以人为本和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巧妙融合,三个场馆均采用下沉式设计,大部分建在地下,这样既便于观众的出入交通组织,又能令建筑物置于若隐若现和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之中,与毗邻的优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保罗提出广州体育馆里应该有一个市民广场,“这是一个体育竞技的场所,同时,它要体现共享的理念,市民群众能在这里找到欢乐。”
石室圣心大教堂
教堂建筑总面积为2754平方米,东西宽35米,南北长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石室圣心大教堂1861年耗资40万法郎建立,可与闻名世界的法国巴黎圣母院相媲美。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大教堂,国内现存最宏伟的双尖塔哥特式建筑之一,东南亚最大的石结构天主教建筑,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另外三座是巴黎圣母院、米兰大教堂、科隆大教堂),由于教堂的全部墙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岗岩石砌造,所以又称之为“石室”或“石室耶稣圣心堂”、“石室天主教堂”。
镜花园 | 藤本壮介
“镜花园”的建筑由藤本壮介建筑设计事务所(Sou Fujimoto Architects)设计,由此展开了长达三年(2011至2014)的研究、设计和建造的过程,慢慢地,“镜花园”生长成为一种重返:对人类所面临的平凡的反复中自然生成的空间形态的重返。基于对当地历史的考察、当代生活状态的研究和我们今天的生存感受,“镜花园”着力于建构一个“田地”,在这里,当代艺术实践、日常生活和以种植为根本的诸种生存实践得以交汇和流动,成为一个实验性的艺术空间形态。
DAY 3 04.03
深圳疯狂建筑摄影+建筑行走
深圳当代艺术规划展览馆 | 蓝天组+华森
当代艺术规划博物馆(MOCAPE)结合了两个独立但结构上统一的机构:当代艺术博物馆(MOCA)和规划展览馆(PE)作为文化会合点和建筑展览的场地。从内部,游客可以欣赏毫无阻碍的城市街景,并提供了一个微弱阴影的户外区域空间,一个6到17米高,完全开放的,无柱的展览区。建筑的表皮有两层:一层天然石材制成的遮阳板,一层隔热玻璃制成的具有微气候调控作用的围合构件。
©Duccio Malagamba
©Duccio Malagamba
©Duccio Malagamba
京基100 | TFP Farrells
©Carsten Schael
©Carsten Schael
©Carsten Schael
深圳市文化中心 | 矶崎新
文化化中心包括中心图书馆与音乐厅两部分,由深圳中心图书馆和深圳音乐厅构成的统一整体,形成了一个面向宽广的中央绿化带的开放空间。室外广场正面的流水垂幕和曲线玻璃垂幕引导来宾进入文化中心“舞台”。公共文化广场上的“金银树”分别构成了音乐厅和图书馆的入口大厅,寓意着“文化森林”。金树和银树通称为“金银树”,是高40米的钢结构体,它不仅是两个设施的入口大厅,同时在城市范围上还是进入福田中心区文化城的“城门”的象征。
©贾方建筑摄影工作室
大芬美术馆 | 都市实践
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的大芬村,是深圳著名的油画产业村。设计策略是把美术馆、画廊、商业、可租用的工作室等等不同功能混合成一个整体,让几条步道穿越整座建筑物,使人们从周边的不同区域聚集于此,从而提供最大限度的交流机会。美术馆在垂直方向上被夹在商业和各种公共功能之间,并且允许在不同的使用功能之间有视觉和空间上的渗透。其结果是展览、交易、绘画和居住等多种活动可以同时在这座建筑的不同部位发生,各种不同的使用方式可以通过不断的渗透和交叠诱发出新的使用方式,并以此编织成崭新的城市聚落形式。
深圳证券交易所 | OMA
建筑师的设计是一座拥有被抬升了的基座的大厦。投机的兴奋驱动证券交易市场,之前的基座也犹如被相同的喜悦抬升了一样,沿着塔楼攀升,成为一个抬升的裙楼。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抬升群楼是楼高三层的悬臂结构,离地36米,楼面面积达48,000平方米,并设有空中花园。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外墙却有所不同。大楼的结构是一个铺设图案玻璃的坚固外架,而这种玻璃首次在中国用作外墙。图案玻璃展现建筑的细部及其复杂性,而随着光线变化,玻璃会展示一种神秘的结晶效果。
©Philippe Ruault
©Philippe Ruault
DAY 4 04.04
深圳疯狂建筑摄影+建筑行走
华润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 | 日本佐藤综合计画&BIAD
“春茧”被誉为南方“鸟巢”,主要是因为屋盖采用国内首创的单层折面空间网格结构,该结构是国际上最新颖的一种结构形式,其加工及安装难度可以与奥运“鸟巢”相媲美。此外,因为屋面单层斜交网壳中全部为弯扭构件,由于它呈现弯曲、扭转的不规则性,构件现场吊装成为钢结构施工中最大的难点。整个“春茧”钢屋盖南北跨度248米、东西跨度213米、屋盖体系最大标高52米,是由233个弯扭箱型构件片状单元组成,这些单元全部由一块块镂空的钢组成,最重的有52吨,最轻的也有8吨。
南山婚姻登记中心 | 都市实践
人们在建筑中的特殊体验是这个项目设计的重点。建筑内部的一条连续的螺旋环路舒缓地串联起整个序列性的片断:到达、在亲友的注目下穿过水池步向婚礼堂、合影、等候、办理、拾级、远眺、颁证、坡道、穿过水池、与等候的亲友相聚。包裹整个建筑主体的表皮由两层材料构成,外表皮的铝金属饰面用细腻的花格透出若隐若现的室内空间,内表皮则由透明玻璃幕墙构成真正的围护结构。整个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表皮统一的白色烘托出婚姻登记的圣洁氛围。
©都市实践
©都市实践
深圳OCT创意展示中心 | 朱锫
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临近海湾的基地位置及其功能需求,一个超现实的空间被用于设计展览。室内设计依附于一个连续的,没有投影,没有厚度的白色曲面。从而形成了一个超现实的无边界空间,似乎要走向永恒,让人联想到詹姆斯•特瑞尔的装置艺术。由此产生的效果好似云中雾里。建筑变成了一个极简纯净的背景,仅仅有一些随机散落的三角形小窗户跳跃在其上,好似展翅飞翔的鸟儿。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朱锫建筑事务所
华侨城深圳欢乐海岸·旅游信息中心
©张虔希
©张虔希
华·美术馆 | 都市实践
原本是旧厂房,改造策略完整地保留了原建筑立面的窗墙体系,加建的立面通过包裹的手法,将单一的原始六边形通过复杂有机的组合形成由实至虚、由小到大和多层次渐变的三维视觉效果,从而,在车辆由西至东快速通过的瞬间,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通过立面结构的缩小放大,逐层递减,如同面纱般轻轻揭开,最终透出原建筑立面的戏剧性变化过程。
©都市实践
©都市实践
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 都市实践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位于深圳华侨城原东部工业区内,是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的创意产业的工作室,引进各类型创意产业,如设计、摄影、动漫创作、教育培训、艺术等行业,还有一些有创意特色的相关产业如概念餐厅、酒廊、零售、咖啡等。文化园是深圳一个著名的文艺的聚集地。
©都市实践
©都市实践
深圳华侨城华会所 | 理查德·迈耶建筑事务所
建筑设计在外形与体量上都颇为与众不同,同时还具有一种超越时间的建筑特征。白色金属板以及对自然光线的把握作为事务所的标志性设计原则令整座建筑更加光彩夺目。实体平面与空旷的空间互为支撑,光线从天窗与垂直遮阳帘透射进来,影子打在墙面上,光与影的交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Roland Halbe
©Roland Halbe
活动回顾
疯狂建筑行走营重庆站
疯狂建筑行走营北京站
在30年来北京最冷的几天里,一群疯子的疯狂建筑行走!
疯狂建筑行走营成都站
疯狂建筑行走营上海站
疯狂建筑行走——上海记忆
疯狂建筑行走营日本站
大家来一场疯狂的建筑行走
让我们在行走中相识和成长
我们是一群建筑疯子,只为建筑狂!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