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喆出山,是人生转折点还是最后一搏?

黄河观察 · 2017-03-07

1

似乎乏善可陈的LED照明行业,“兆驰照明要成立”的消息如果不是因为吴正喆,不要说投资2亿,即使投资20亿也激不起多大波澜。反而容易沦为笑柄。

并不是像有些媒体夸张的那样,可以搅活LED照明这池春水。

如果不是曲意逢迎,就必然作者是懵然无知。

2

那么吴正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能量?

因为他曾被称为LED照明营销领域的“鬼才”。

鬼才鬼在哪里?

他曾先后服务过欧普、雷士、亚明、亮美嘉、嘉美、朗能、华强等照明企业,照明行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经验非常丰富。特别是操作雷士,被认为是主导了雷士的渠道变革战略。

尽管多年来,吴正喆辅导的多个企业毁誉参半,但他服务的欧普、雷士始终是经典的成功案例。不管这些企业的成功跟他的辅导有多大关联,但毕竟这些企业都成为了每个品类的领军品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都充满了传奇的力量。

所以行业对吴正喆一直热情不减。他进入那个企业都会成为焦点。

3

真正把吴正喆推向风口浪尖的企业是亿光。进入亿光时,吴正喆可以说是备受瞩目,风光无限。进入亿光后可以说是艰辛备尝,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亿光如果不能算是吴正喆一个失败的案例,但至少也算不上他一个成功的案例。

所以,退出时吴正喆可谓说是黯然神伤,元气大损。曾经一度,他寄情于山水,以练字消遣和修炼,连网名都叫“吐呐呼吸”。

4

很多人都以为,吴正喆或许从此将淡出江湖。但此次复出,大多数人发现他们还是低估了吴正喆的能量。

人们惊奇地发现,兆驰共有4个合伙人,其中吴正喆出资500万元,成为第二大股东。也就是说,吴正喆从此不再只是个操盘手了,也是投资人之一。

——至少,人们现在看到的是这样的情况。

其实这奇怪也不奇怪。

吴正喆这些年,作为营销操盘手,已经受够了施展不开手脚的钳制。渴望有一天能够完全按照自己愿望运作一家企业,实现自己的眼光和抱负,甚至上市也无不可。

但他又不愿意小打小闹。他清楚地知道,如果没有适当的资本,即使自己有通天本领,玩起来也是非常吃力和漫长的。

因此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

这种机会就是,既要有志同道合的联合创始人,又要有必备的资本。

或许,“兆驰照明”就是这样一个载体或平台;或许,兆驰照明的联合创始人正是这样一个团队。

我们仔细分析兆驰的创业团队不难发现:

全劲松、周礼华都是投资人,负责出资;吴正喆是全能超盘手或超级营销人;解庆是原佛山照明副总经理,在佛山照明服务了22年,拥有16年制造、供应链管理。

5

今天的LED照明行业还有没得玩?

许多阶层和投资人士都不再看好。

其实,任何行业,当所有人都看好它的时候,其实它是做不得的,无论是光伏、LED、生物医药还是旅游观光农业;任何行业,当所有人都不看好它的时候,只要它还有存在价值,其实就有操作价值。

LED照明是这样,艺术灯行业也是这样。

更何况,智能照明还是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

吴正喆是敏锐的,他紧紧盯住了这一块儿,并且一定有更大的创新思维。

吴正喆认为,当前行业进入品牌竞争期,市场份额向强势品牌集中。但至今为止,优秀的品牌在渠道里依然属于稀缺资源。对于塑造优质品牌,行业依然有着强烈的需求及发展空间。

未来行业涌现出来的具备这种基因的品牌,必然具备这样的特征:产品优势明显、品牌定位清晰、模式设计优异、凝聚产业链各方利益,资本化、平台化、互联网化。而且,行业呈现出越来越强的资本化倾向。缺乏资本支撑、缺乏资本对接能力,不进行资本化运作的企业,未来处境堪忧。已经上市的企业,如果不专注于本业,有两大可能性:一、不能在照明主业取得优势竞争地位;二、可能找到其它行业更高的资本运营价值。

而照明行业本身,依然空间广阔、魅力无穷。

6

吴正喆作为联合创始人的这家照明股份公司未来前景如何?

这得看吴正喆及其团队的营运能力,以及各个节点的把握和造化。

但完全可能,这是吴正喆毕生的最后一搏。成功了,功成名就;失败了,很难再爬起来。因为无论是年龄或心态,都不允许他继续折腾了。

因此,这次创业,吴正喆势必相当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