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与日常·王平仲|梦想改造家的出发点(part5)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 · 2017-01-12

寻找

情怀与日常

梦想改造家的出发点

最近几年,由东方卫视打造的大型家装改造节目《梦想改造家》用细腻暖心的情感故事、魔术般的神奇改造席卷全国。但不久前,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经过几年时间的风雨,曾经改造的让人惊叹的空间,有的废弃不用,有的堆满了杂物,说好的设计改变生活的呢?依然故我啊。《梦想改造家》的设计师都有满满的设计情怀,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资金、有限的时间之内,使出自己的洪荒之力,通过自己的设计去改变他人的生活。因此,我们特别联合卫浴空间优化专家吉博力对话梦想改造家,倾听他们的情怀,解读他们的设计,侃侃设计之外的趣事。

Part

5

王平仲

在上海这个繁华都市中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居住在城市最核心,最优越的区域,但却过着这个城市最底层的生活,可以说是生活在城市的夹缝中。而他们居住的房子也大多经历了七八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沧桑变化,虽然外观还保留着历史建筑当年的风貌,但内部却早已破败不堪。由于上海自开埠以来,就是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这里对土地的利用基本上都要精确到每平方米,因此各种奇奇怪怪的户型,便在这些老房子中应运而生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台湾著名设计师王平仲怎样三战奇葩户型。

首战:无法成长的家

坐落地点: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旁

面积:13.9㎡

建筑特点:年代久远的老公房

家庭成员:父亲、小夫妻和3岁的孩子共4人

需要解决的问题:

困难一:厨房使用不方便

困难二:卫生间狭小,没地方洗漱

困难三:没地方放洗衣机

困难四:房间压抑,没有学习的地方

困难五:储物空间不够

困难六:陡峭的楼梯

困难七:阁楼地板老化,不通风,采光差

▲一层设计平面图

▲二层设计平面图

改造结果:

用钢结构重新加固了房屋结构;通过出让地基中空层,为空间争取更多的层高;将空间分为上下层,根据不同的高低差,归整出6个功能空间。最终改善了整个房屋的动线、通风、采光等问题,满足了三代同堂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为孩子的成长预留了空间。

再战:夹缝中的家

坐落地点:上海虹口区四川北路

面积:58.5㎡

建筑特点:老石库门

家庭成员:老夫妻、小夫妻和孩子共5人

需要解决的问题:

困难一:没有采光,会漏雨的天井

困难二:楼梯是致命伤

困难三:岌岌可危的墙体

困难四:老夫妻没有睡觉的地方

困难五:没有就餐空间

困难六:危险的晾衣架

困难七:与邻居之间的隐私

困难八:水电煤的线路混乱

困难九:油毡漏雨的屋顶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改造结果:

通过大量玻璃材质的运用,让原本阴暗的房间变得明亮通透。液压电梯解决了上下楼的困难。同时可升降的餐桌,使得空间功能得以在餐厅和卧室之间灵活变换。原来房子中的老旧材料,经过设计师的改造重新焕发新生,以另一种方式在新居里得以延续。

三战:纸片楼里的家

坐落地点:上海黄浦区

面积:25 ㎡

建筑特点:弄堂百年老公房

家庭成员:父母、女儿共3人

需要解决的问题:

困难一:蚊虫多

困难二:储物空间严重不足

困难三:厨房在室外,非常不方便

困难四:一家三口同睡一室,起夜不方便

困难五:晾晒危险

改造结果:

大量壁柜的使用,大大增加了储物空间。大面积的落地窗和大露台让室内变得明亮而开阔,同时可伸缩的楼板保证了上下楼空间的相对私密性。

采访实录

Q

你总共参与了三次梦想改造家的摄制,可以说是该节目出镜率最高的一位设计师。可以跟我们说说,你参与这个节目的初衷是什么吗,公益心还是乐于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A

其实,早在几年前上海电视台就推出过一个《非常惠生活》的装修类栏目,那个时候我就参加过2次,应该说这就是《梦想改造家》的前身。所以加上后来由原班人马打造的《梦想改造家》,这样算来,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参加了5次吧。

当时,《非常惠生活》节目组邀请我参加这个节目,于是我也没想太多,就欣然接受了。因为制作方的出发点和很多理念跟我不谋而合,希望借助设计的力量改变生活。同时,我也想到汶川大地震以及台湾9.21大地震时,许多设计师毅然抛开工作,以自己的专业来帮助和建造了灾区的住房、校舍等建筑,这件事对我影响非常大。

于是我反思,自己虽然一直在做设计,但那都是商业的东西,从来没有深入到社会民众中去。我2002年来中国,直到做节目才第一次进入到我一直充满浪漫幻想的那个石库门,才知道原来底层民众是这样生活的。所以《梦想改造家》其实是一个让我重新认识设计的开始吧,这就是缘起,就是这么单纯而已。

同时,我也希望可以通过这个公益的节目,打破国内“价值等于价格”的价值取向,我希望设计力量可以真正影响到这个阶层,让他们相信美学、审美其实无需付出高昂的价格,相信设计是真的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和命运。因此设计师应该从自己做起,关注这些,而不是比拼谁的设计费高,谁的奖拿的多。

Q

在上海主城区,其实有非常多的老石库门建筑,从节目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石库门房屋的地基、墙壁等等结构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危楼。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老石库门建筑日后将何去何从?

A

就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为大设计和小设计两个方面来讲。大的方面属于城市规划,当石库门不适合人居住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同时,注入新的机能而重获新生,比如像上海新天地那样。而并不是说建筑哪里出问题了,小修小补一下,这是需要长久的规划和定性的,这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从小的方面,单体建筑来说。我认为现在很多机构对于古迹的定性非常武断,何为古迹、哪些能拆、哪些需要保留、如何保留,不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建筑的历史和传承,以及内部空间的演变等,这样也就无法准确的判断建筑的未来性。

对于石库门的室内设计,不能只讲装饰,要考虑结构的问题。在如何保持老房子传统部分的同时,又能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这是设计师们需要研究的课题。

Q

之前做采访时,有个设计师曾经说过一个关于人居生活基本尺度的问题。意思是在人们的居住面积方面有一个基本尺度,适当的距离感是和谐生活的基本保障。这个尺度一旦被打破,即使再优化的设计也会让人失去自我安定感和隐私。你怎么理解?

A

关于人居生活基本尺度的问题,其实要从各个方面去衡量。去年我做周家那期节目的时候,周家因为那个血友病的儿子,已经非常贫困了,全家五口人全靠儿媳一个人的工资,生活压力巨大。试想,全新的房子和居住环境虽然不能治病,但好的心情是可以延缓病情的恶化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还要谈什么尺度的问题吗?这是不客观的。

这个空间虽然没有变大,但是环境好多了,规划合理了,通风,采光都变好了。这不是数值可以衡量的。

Q

你为周家安装了一台室内电梯,以方便血友病的儿子而以及年迈父母的上下楼。请问,电梯的后期运行和维修成本会不会给周家带来经济压力?

A

完全不会。因为电梯分很多种,一般小区高层住宅用的电梯跟周家的电梯是完全不同的。一般小区高层电梯造价高昂,速度很快,同时使用的人很多,所以他的维护成本和维修成本都很高。而周家的电梯我们采用的是液压电梯,只能供12米高度以内使用,运行速度慢,技术含量很低,所以其实不容易坏,维护成本也很低。

当然,没有东西是不会坏的,但是液压电梯不会像一般电梯那样往下掉,他只会停在那里,安全系数很高,我们也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决定采用的。

同时,因为这个电梯是完全由玻璃包覆的,我希望阳光可以通过采光井,直接照进到一楼,为一楼带来充沛的采光。同时电梯的安装,对于动线、通风、采光等,都是有帮助的。

Q

你怎么看节目录制中出现的邻里关系问题。

A

长期窘迫的生活环境让人们的心理发生扭曲,变得自私自利,分毫必争,导致了邻里关系恶劣,这正是为什么我要坚持做这个节目,做公益的原因。没错,环境会影响人。反过来想,如若在这样的环境中居住,这些人同样不被人信任,他们有着深深的恐慌感。

我就是想让更多人看到设计可以改变生活,可以改变人的心理。当居住的氛围改善了,心也就变得美好了。

Q

做了这多期《梦想改造家》,大众大概已经把你定性为一个家装设计师了。那节目的播出对你目前的业务拓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吧?请你谈一谈。

A

的确,做完《梦想改造家》对我的业务影响非常大,好多人来找我做家装,于是我就不断地去澄清,其实我们还做许多不同类型的空间。在接项目的时候,我们会有选择性的去接触一些有趣味的、好玩的项目。我不喜欢做重复类型的项目,那样会消磨人的创意和激情。

同时,我平日里的兴趣太广泛,喜欢花时间去研究和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建筑、室内、景观、灯具、家具……什么有趣的我都想尝试,所以我并没有专攻哪一类型的设计。相反的,在做设计时,其实不同领域视角的穿插反而会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全新的东西,这就是创意的火花。

而在生活中,我甚至没有预想到,会变成所谓的明星设计师,其实我还是很不习惯的。我认为,还是要平常心吧。当然,成名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你可以利用你的资源和名气来做一些你想做的事情,比如利用这股力量顺势做一些公益的事情。

王平仲

设计师任职情况:

上海平元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PDS)设计总监

《拥爱设计公益计划》联合发起人暨理事

geberitchina

@吉博力中国

网址:www.geberit.com.cn 官方热线:400 920 1100

本月新刊

2017.01期

法国设计师

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