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设计改变了北欧人的生活

中国之光网 · 2016-12-31

寒冷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拥有漫长的极夜和极昼,或一天只有几个小时日光的日子,或壮丽的北极光……这些特殊的气候现象让住在那里的居民对光线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近日,瑞典斯德歌尔摩市最古老也是最宏伟的博物馆之一——北欧博物馆呈现了一场名为“北欧之光(Nodic Light)”的展出,正是想要抽丝剥茧地追寻一百多年来,北欧生活与光线的关系。

博物馆邀请了斯德歌尔摩的设计工作室 Note 设计了此次的展览。Note工作室表示:“展览的发起方要求我们设计一个展览,它应该能够表达对北欧地区光线的一种情感体验。于是,我们利用了两种最古老的‘光’作为灵感——太阳和月亮。”

北欧博物馆本身是一座建于 1907 年的哥特式庞大建筑。其拥有一个巨大的中庭大厅,高高在上的拱顶由石柱撑起,高度达到 24 米,大厅总长 126 米,宽 15 米,而入口在整座大厅的中间。也就是说,从正门进入,参观者的左右两边都有向远处衍生出去的两个大型空间。这里,也正是这次“北欧之光”展览的所在地。

大楼中厅的平面图

设计师同时利用了建筑本身的特点,在两边走廊尽头设计了一个“下沉的太阳”和一个“上升的月亮”,它们其实是两个直径 5 米的白色圆形面板。

现在,如果你站在南边的走廊看向北厅,那里被称作“日落谷”。拱顶上悬挂下来一串 50 米长的半透明白色幕布。走廊镜头的拱门上,悬挂着一轮下沉的白色太阳。每隔二十分钟,北厅的主灯就会变暗,幕布上的灯光亮起,被投映成类似北极光一般的蓝色和绿色,几分钟后,又会变成半透明的白色。设计师还在幕布下设置了几排沙发椅,如果你逛累了,就可以在这里坐上一会儿,感受灯光所创造出的梦幻环境。

而当你站在北面的走廊看向南面,是一段 “Z”字形连续的白墙——Mångata,在瑞典语里,这个单词的意思是月亮升起时在水面上投下的那串光影。50 米长、高度逐渐升高的白色墙体一直延伸到南厅尽头——那里高高地挂着一轮明月,其下万蜿蜒曲折的白墙正像是月亮投在水面上的倒影。

这段白色的“Z”形墙也是此次展览的展示部分,它的起始段约 1 米高,延伸到走廊尽头的终段约 6 米高,分割出了 8 个相对独立的三角形区域,用来展示 120 年以来的 120 盏北欧地区的电灯设计。

从自然界的火光,到电灯的发明,再到各种设计风潮、艺术运动,结束于目前最先进的 3D 打印灯具。此次展览与文物保护者及博物馆专家一起合作,其目的是希望展示“当电到达北欧时,灯具设计是怎样一点点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的。”

根据北欧博物馆官方网站上的信息,此次展览从 2016 年 10 月 29 日起,将一直持续至 2017 年的冬天。

2017日本植物工厂精品、深度游学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