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王瑾《在路上,OLED显示国产化之路》

CSMO创新资讯 · 2016-12-23

12月14日,中国OLED显示产业峰会在杭州隆重召开。在这场OLED产业界的G20峰会上,京东方科技集团CSMO运营企划总经理王瑾女士应邀发表题为《在路上,OLED显示国产化之路》主题演讲。

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领导、业界同仁,大家好!我是京东方科技集团王瑾。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在路上,OLED显示国产化之路。

我的报告共分三个部分:AMOLED市场展望、AMOLED国产化之路和BOE的AMOLED事业布局。

2010年AMOLED被三星首次应用于其手机产品S8500,随后,AMOLED产品逐步被应用于平板电脑、TV、VR、智能手表等领域。屏幕是人机交互的重要端口。未来,随着物联网和车联网的发展,AMOLED产品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市场数据来源:IHS & BOE MKT

我们再看一下AMOLED的市场规模。2016年预计达到157亿美元,其中手机产品136亿美元,占比87%。未来几年AMOLED市场将以13.3%的年复合增长率稳步上升,预计到2022年整体AMOLED市场将达到354亿美元规模。电视、VA、AR等产品对于AMOLED的应用逐步增加,手机仍然是AMOLED产品应用的最主要领域,占比达79%。

市场数据来源:IHS & BOE MKT

具体到手机市场情况,AMOLED渗透率逐步增长。2016年AMOLED预计占比22.7%,自2020年开始,AMOLED将超过LTPS,市场销量占比达到36.3%。

AMOLED可以给手机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首先是产品形态上的差异化,可以实现手机的柔性化,可折叠、可弯曲、可卷曲和无边框,由于没有背光,可以使产品做得更轻薄。在显示性能方面也能带来高对比度、色域广等特点,在未来可以进一步降低手机的功耗,提高续航能力。

随着AMOLED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将在手机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优势。

市场数据来源:IHS & BOE MKT

我们再来看一下除了手机之外,其他几个OLED应用成长较快的市场。最抢眼的是TV产品,以年复合增长率32%的速度在快速上涨,预计到2023年销售额将达到58.8亿美元。车用、VR/AR、笔记本和平板电脑应用领域虽然市场绝对值相对较小,但是年复合增长率也分别为26.9%、21.9%和12%。

市场数据来源:GFK

我们再来看一下目前中国手机市场的情况。2016年上半年中国手机品牌占据了全球市场的近半壁江山。在AMOLED的应用上,中国手机品牌商起步相对较晚。今年3月份Vivo Xplay5成为国内第一款使用柔性AMOLED显示屏的手机。今年8月小米红米Pro首次使用了AMOLED显示屏。从中间这张表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品牌商AMOLED渗透率目前还相对较低。国内厂商虽然起步晚,但是动作快,中国市场未来蕴藏着对于AMOLED显示屏的巨大需求。

同时,这也要求作为上游的中国AMOLED显示屏厂商需要快速发力,予以强有力的支撑。

回顾中国显示产业发展之路,从2003年液晶显示技术进入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显示产业后来居上,速度现已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总结十几年奋斗之路,中国显示产业能够快速发展,离不开四大核心因素:政策支持、需求拉动、人力优势和下游配套。

首先,政策大力引导和支持。显示屏是电子行业的基础性产业,关乎国家信息安全,为了扶持和帮助民族液晶显示产业的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多个发展纲要和发展计划,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次,是需求拉动。中国GDP全球第二,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终端消费国。中国消费市场占全球电视市场的26%,显示器市场31%,笔记本/平板电脑市场20%,手机市场的24%。中国还是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推动下,中国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在有些领域引领全球,新的产品、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推动了显示产品应用的拓展。

再次,是人力资源比较优势。每年有700多万优秀的大学生毕业,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保障,我们有丰富的劳动力为制造成本控制提供保障。另外,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十余年的积累,我们已经培养出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显示产业专业人才。

最后,是强大的下游配套能力。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有着最为强大的显示终端下游配套产业链。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大陆生产了全球约58%的电视,55%的显示器,96%的笔记本/平板电脑,97%的手机。

由此可见,中国有着显示产业成长和发展的最为肥沃的土壤。这对于已经成长起来的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人来说,抓住显示技术发展之路上的每一个风口,引领半导体显示技术的发展是机遇,也是使命。

市场数据来源:IHS & BOE MKT

所以,对于显示技术发展的下一个风口,OLED,中国厂商自然不能缺席。

截止到2016年,中国厂商已经具备了OLED产品生产能力,并应用在手机、智能手表、电视等产品。但是,销售额还不高,仅占全球总销售额的1%。未来三年,中国厂商将加速布局OLED显示技术,预计到2019年中国OLED显示屏产能占比可达25%。

再来看一下京东方的AMOLED事业布局

早在2001年京东方就建立了首个AMOLED实验室,开始了OLED新型显示技术研究。2011年,BOE(京东方)投建中国首条、全球第二条5.5代LTPS/AMOLED生产线。2015年,BOE(京东方)在成都投建了中国首条柔性显示的AMOLED生产线——BOE(京东方)成都第6代AMOLED生产线。今年10月,京东方加速AMOLED柔性生产线布局,四川绵阳第6代AMOLED生产线。预计两条柔性生产线将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实现量产。

在京东方产线布局中,可以看到成都和绵阳将成为京东方柔性AMOLED生产基地。京东方将专注柔性OLED产品开发,目前已经推出多款全球首发AMOLD可穿戴臂环柔性显示屏,可折叠柔性显示屏等新型显示产品。今年6月,柔性显示屏已经进入小批量投产阶段。短期内,京东方将聚焦中小尺寸,立足手机市场,布局智能穿戴、VR、车载、APP产品。同时,关注TV和移动电脑等大尺寸动向。

在手机AMOLED产品方面,京东方一直秉承5P1H的理念,进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在固态产品方面,我们现已量产了5寸小qHD,5寸HD产品,5.5寸FHD产品和1.4寸圆形手表产品已经研发并展示。未来我们还将推出VR用AMOLED屏并丰富手表产品。

柔性产品部分,我们已经研发了并展出了4.8WVGA、4.35HWVGA、5.5FHD/QHD、7,.56QHD产品,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弯曲半径在不断减小,未来我们将推出UHD的全折叠产品。

关于我们的手机产品的技术路线方面,与弯曲半径相伴,我们将采用新技术,将我们的产品越做越薄,不断研发提高弯曲次数,我们希望在2017年做到20万次弯曲次数。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提高产品分辨率以及光效。

京东方也将持续关注TV等中大尺寸OLED产品动向,包括尺寸、解析度、色域等产品技术发展,新的工艺制程,和成本降低方案。

京东方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各级部委、行业协会、业界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心存感激。京东方将继续秉承“深度合作、协同开发、价值共创”这十二字方针,以极高的志向不懈奋斗,推动显示技术的不断提升,推动显示产业的一次又一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