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还原“新赣派”建筑风貌 | 祝融奖作品
照明周刊 · 2016-12-05
昭信·祝融奖
2016第八届中国照明应用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
城市景观银奖
作
品
南昌市绳金塔商业特色街区一期工程
设计机构: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创设计师:陈继华
(一)特色与亮点
1、打造“大绳金塔公园”的综合旅游产品,将原有的绳金塔公园开放,还园与民,结合五条街的建设,最终形成“大绳金塔公园”的总体理念空间格局;
2、绳金塔是南昌的“精神象征”、是视觉的聚集处、精神的战略地、景观的控制点。结合绳金塔街、金塔东街、金塔西街、前进路及十字街,与改造后近6500平方米的金塔广场形成四条视线通廊。金塔广场打造成节庆演艺性广场,与公园内“金塔传奇”主题秀形成互动。
3、建筑风貌特色以原有的城市空间肌理,合理布局,构建“新赣派”的建筑风貌控制体系。通过业态策划定制,探索特色综合商业街区的创新整合模式。连续瓦屋顶肌理的营造,形成“脊山街水”式特色立体街巷漫游体系。唤起街区的历史记忆。开放的绳金塔公园结合“百米游廊”的特色营造,丰富及加强了公园的游园体验,并与“五街九巷十八坊”的总体定位相结合,营造“南昌老底片、新城市客厅”的慢生活街区,以“幽巷、逸街、漫城”来诠释南昌的街巷空间。
4、“引水入街”策略——“城以塔兴、街以水逸”,恢复“水塘塔影”的历史风貌。同时提升街区品质,盘活商业。再现南昌城市生活底片。
5、制定商业业态布局策略,提升街区商业品味与特征。“寻千年古塔、品南昌美食、游百年商街、淘民艺精品、观金塔传奇”。对“五街九巷十八坊”进行业态差异定位。一期:绳金塔街为南昌夜市小吃第一街;金塔西街为餐饮文化休闲街。二期:金塔东街为旅游文化步行街;前进路为特色餐饮街;十字北街为综合特色购物街(老字号聚集街区)。
(二)城市形象
以古塔、老街、幽巷为创意来源,设计凝聚街区目标、理念、特色与内涵,从街区的VI出发,系统呈现整体形象,便于宣传与推广。以“形、意”写“境”,彰显街区特质,建构与优化整体形象。
(三)建筑景观
1、总体策略
(1)将绳金塔作为城市“历史标志物”从杂乱的现状街区疏解出来,成为整个历史街区的“精神象征”控制中心点。
(2)同时在围绕现有园区形成历史肌理片区,城市街巷空间与园林空间共生,打造“复合型的街区”空间系统。
(3)建立起“四条视线通廊”辐射整个历史片区,突显绳金塔在城市中的历史景观控制力。
(4)通过街区整体的改造与更新,提升整个区域的城市价值。
2、特色街区营造
在保留大部分的住宅建筑基础之上,局部重点打开绳金塔的视线通廊,进行建筑改造、加建、新建等方式进行整体的提升,同时结合“引水入街”、“内退灰廊”、“外扩骑楼”的形式和综合管线的整体改造等方式对一期范围内的街区进行营造。
通过特色街区的建设将提升街区的建筑和景观以及绳金塔公园的综合品质。以商业盘活公园的旅游集市,以公园提升商业的文化品味,为二期建设奠定良好的街区商业和建筑环境品质基础。
3、景观空间
在景观的营造上,原则上对于街区树木进行保留,金塔西街与重要节点空间增加绿化景观的配置,同时强化水系与景观铺设、公共艺术的结合。
街区水景以抚河为主要供给水源,经泵房处理后到达金塔广场中心水池。中心水池将水向北引至绳金塔园区中的泮池,向南引至十字街南入口处的水景。由高点顺势而下形成1. 5m至2. 5m左右宽的水系,最后汇聚至金塔广场中心水池,再通过暗管排入抚河,形成良好的水循环。大面积水池结合拱桥造景,位于街区的入口处,在满足消防的同时,有效隔离车流,起到人车分离的作用。在功能上以蓄水作用为主,水中植入石灯笼、盆栽荷花等公共艺术品,为水系增加文化内涵。
绳金塔街利用现状围墙进行改造,增加文化展示空间。同时开设多个人行出入口,打开公园封闭的现状,强化内外互动。拆除公园入口现有建筑,免费开放。现有牌坊内退,结合两侧绿化强化入口景观。更好地保证人流出入。拆除原有围墙,建筑内退,新建“美食院宅”商业建筑,点式布置。以现有民俗博物馆为源头,展现南昌文化。另一方面,建筑内退后加大绳金塔的使用宽度增添商业范围,增强公园内外的人流吸纳功能。
公园内部:梳理隆兴戏台前广场,植入核心公共艺术,展示“金塔传奇”文化;利用现状良好绿化空间,梳理园路增添小型景观节点,满足游客的功能需求;内部所有建筑保留,部分修缮,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百米游廊”,将其高度场地化和园林化,打造园林与建筑相融合的总体空间氛围。
设计将绳金塔和文庙建筑的台基进行整修和调整,强化中轴对称的空间布局特征和提升建筑整体品质。隆兴戏台和千佛寺建筑做适当的修缮和立面改造,将其功能与场地的使用更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隆兴戏台南部较大广场通过游廊一分为二,一部分纳入南侧的园林板块增加其园林空间的纵深,同时保证了观看戏曲表演的场地。千佛寺广场两侧增加围合空间的游廊,在打开入口空间的同时增强入口空间的围合感,成U字形空间布局,主广场入口处增加鼓亭和钟亭,强化空间的对称感和场所感。在园区的北部增设入口的广场空间和入口的园林空间,重新塑造园区北部良好的空间氛围和对周边纷乱建筑的视觉遮蔽作用。
(四)公共艺术
构建画龙点睛、雅俗共赏、情景交融、参与互动的公共艺术体系。结合《南昌九墙》《乔迁大吉》等公共艺术体系的构建,讲述老百姓身边自己的故事,营造雅俗共赏、参与互动的体验式街区。并且通过一场灯光秀,聚集人气,盘活商业业态,让游客住下来,游起来。
打造公共艺术精品项目:
1、《金塔传奇》演绎“塔”的传奇,增加“塔”的吸引力。无需演员,采用3d投影、高科技声光电手段。通过一场灯光秀,把流传千年的金塔故事展现出来,了解南昌的历史文化;通过一场秀,凝聚人气,盘活所有的业态和商业,让游客住下来,游起来。
2、《南昌九墙》遴选、框定、重组、重塑的南昌9面老墙,重新培植金塔美食街区,以强烈的视角震撼传达当下公共艺术创作理念的核心价值观。
3、《乔迁大吉》定格绳金塔棚户区一典型家庭正在卸车乔迁新居的镜头画面,以彩塑表现,结合互动装置,传达现在城市改造中以民为本的终极关怀。
4、《九佬十八匠》反映南昌地方民间传统文化。结合“系马桩”造型,将洪城九佬十八匠塑造成为极具喜庆吉祥趣味的民间艺术形象,以阵列或见缝插针的方式植入美食街区,重现南昌百业兴旺的民俗场景。
5、《地景艺术》反映历史碎片,采集南昌具有历史意义的视角特征和不能保留的老墙体、老街景等城市生活遗迹,形成地下历史碎片与地面街区空间对话的视觉奇观。
(五)亮化照明
整理绳金塔街区道路界面,提炼特色建筑元素,通过多种照明手法,强化传达绳金塔街区特有的文化内涵。
点亮城市生活,重塑坊巷的市井业态,营造时尚街区品质,创造商业活力。金塔街区的夜景照明围绕夜市、夜游和金塔传奇的灯光秀,呈现“缤纷迷人金塔街,市井民俗风情夜”。丰富夜游活动,彰显街区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