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推荐】在距成都760公里的大山深处,藏着一个惊艳所有人的美貌小学
AP普莱思国际照明设计顾问 · 2016-11-30
先看两张图,
你觉得这样的建筑,
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一栋风格别致的摩天大楼?
▲一间造型别致艺术馆?
▲ 或者,一个位于西欧、
背靠阿尔卑斯山的当代艺术建筑?
都·不·是!
这是巴塘人民小学——一所位于四川甘孜州西部紧挨着西藏位置的边远地区小学。
巴塘,被称为318国道四川境内的最后一个县城。
直观地看,它距离成都约760公里,就算不吃不喝不休息地驾车前往,也需要大概14个小时。
同为师资及教学基础设施资源都较薄弱的边远小学,与之相邻的理塘县小学是这样的,
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但172公里之外的巴塘人民小学却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这样的!
这设计感甚至能秒杀全成都的所有小学!完全颠覆了大榜对边远小学的固化印象!
这不是作秀,也不是建筑师一时兴起地实验创作,而是双流援建巴塘教育园区的成果之一。
设计师刘崇霄把这两栋让人惊艳的建筑取名为“双山”。
食堂“光丘”,背靠山体和天空,混凝土和石墙构成的建筑与自然和谐相依,毫无违和感,有雨的时候,雨水和雾气,更是能将三者几乎融合在一起。
高低错落的台阶正对运动场,兼具实用与美观。
主体则像一处洞穴,一个“洞口”,提示着你进入“探险”。
与冰冷粗粝的石墙相比,食堂内部石料与温暖的杉木结合,
在从天窗洒下来的光线中,又显得明亮又温馨。
之所以叫“光丘”,是因为在这里,光线与建筑的关系密切得就像一场游戏,身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明暗交迭。
天花板上依次凿开整齐排列的洞口将自然光线带入室内,随着一天之中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明和暗交替出现。换至夜晚,内部的灯光又通过这些洞口释放出来。
在质朴又严肃的外表包裹下的“幻山”是巴塘人民小学的办公楼。与光丘不同,只有等入了夜,才能了解它“幻”之所在。
日光照耀下,石墙甚至还带有一点金属感。
但入夜之后,窗户四周排列的光点明亮起来,外墙上的白色玻璃和彩色玻璃开始“幻化”为无数悬浮在空中的光斑,好似一座多孔的、色彩斑斓,又略带迷幻的……山。
由彩色光斑组成的小孩面孔,又为这座幻山增添了生趣。
走进内部看,就是文章开头看到的,犹如当代艺术馆似的内里。
白色岩壁一般的石料墙面上,同样是明亮的光斑,组成了男孩和女孩的画像,就像是岩石墙画一样,闪着白光。
在设计图上,两栋建筑的关系是这样的,共同组成了巴塘教育园区中巴塘人民小学的其中一部分。
从2012年到2016年,从设计到建成,双山共历时4年。作为小学,双山是惊艳的,但在惊艳之余,还是会有些杂音,甚至在建设之初困难重重。
有人说,作为小学,它们太过庄严肃穆了,但设计师刘崇霄却希望能赋予建筑与自然“互文属性”,让“地理、建筑和人文强烈而恰到好处地融为一炉。”
——用幻山和光丘这两栋小小的石头房子去映射巴塘的巨大山峦。
好在随着它们的慢慢成型,当初的那些反对者都争前恐后地跑到刘崇霄面前,满是溢美之词、赞叹有加。
不久之后,这两座建筑内部会填满教师们的办公桌,食堂的餐桌,以及巴塘的孩子们。
来源:A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