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工LED・周刊 | 特朗普是“世界分水岭”,LED行业同样进入“新”机会周期
高工LED · 2016-11-14
本周,全球最大的事件莫过于特朗普当选美国新一任总统。特朗普获胜对国际体系将带来哪些具体影响呢?
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波格利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弗朗西斯·福山撰文称,特朗普在选举中意外击败希拉里,这不仅对美国政治而言是一个分水岭,对整个世界秩序而言也是如此。
外界评论普遍认为特朗普的当选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因为特朗普的八大经济政策主张将会给世界经济和政策带来许多颠覆性的改变。
众所周知,北美市场一直都是中国LED企业的掘金地,美国市场对中国企业而言是最大的海外市场,堪比整个欧洲。
励测检测董事长聂鹏翔(Paul)长居美国,对国内的行业保持高度关注,对北美市场甚是熟悉。对于特朗普当选,也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的判断和想法。
1、由于刺激经济和减税政策,基础建设会大量增加,美国老旧的公用设施更新速度会加快,减税更会带动Private Sector的建设,美国的GDP增幅将会加大(川普的目标是现在的基础上翻倍),对照明产品的整体需求将会加大。
2、灯具成品进入美国市场特别是通过C&I(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渠道进入政府和公共项目门槛会增加,政府和公共项目对made in USA 的要求将会比奥巴马政府更甚,美国本土各类有制作能力的照明厂商将直接获益,进口商们可能会因此减少成品进口转而购买套件自行组装。
3、消费类照明产品通过retail渠道的影响有限,但市场监管措施一定会加强,各类抽检和召回将会较大幅度增加,因为这是最好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比直接加税要容易的多。
4、由于川大大对Clean Power Plan和巴黎气候公约不太感冒,电力公司补贴政策将可能会修改,目前针对Energy Star和DLC认证产品的补贴事实操作上人为因素太大,造成比较大的操作难度和不公现象,这将对主攻ESCO直接渠道的制造商带来直接影响,更加有利于Distribution to Contractor渠道。
5、零部件产品进入美国的需求会增加,预计如果真的加税也只会针对成品,不会针对套件。
6、对美国的投资机会增加,国内有实力的公司都可以通过在美国收购现有公司快速实现对渠道的把控以获取稳定收益而摆脱各种不确定性。
而在本周,高工产研也正式启动了2006-2016十周年庆典活动的序幕。首场活动—“2017产业”新”机会暨高工十周年感恩庆典”在双11当天举办。
来自新兴产业近100多家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及典型企业高层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了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展望2017年技术、市场、资本、格局等多方面的趋势,共同寻求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之道。
飞哥对新兴产业的投资给出了自己的箴言:企业需要胆子大一点、气量宽一点、动作快一点、眼光远一点、业务专一点、姿态低一点,抓住当前机会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在当天颁出的【高工产研2016年度最具影响力新三板LED企业】,华普永明、光宇照明、欧曼照明、科谷电源、绿宝石、亚成微、兆驰节能照明、晶科电子、旭宇光电9家企业获得殊荣。(猛戳看详情)
跨国公司“背水一战”
BusinessKorea 7日报导,隶属于设备解决方案部门(Device Solutions,DS)的三星LED团队,征聘有经验的研发人员,这是2015年LED团队降级缩编以来首次征人,显示三星改变心意,要替流言画上句点,不会出售LED事业。
三星重回LED市场动作频频,最近发布了新的 芯片 级封装(Chip Scale Package,CSP)LED模组,新封装技术去除了连接基板的金属线等,设计更为简单,价格更具竞争力;
另外,LED团队的背光模组,也用于电视、照明模组、智能手机LED闪灯等。另外该团队未来还打算前进感测器市场,像是影像侦测器、动作辨识感测器等。
近日,新三板公司通宝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三星电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LED车灯模组及灯饰产品,并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为双方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三星离不开LED,三星的LED是三星电子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星电子副社长谭昌琳在今年6月的一次公开演讲中如此强调三星LED的重要地位。
谭昌琳以“Lighting & Beyond,三星LED 让照明倍感温馨”为主题,重点分析了三星在LED领域的布局与策略。他介绍道,三星LED主要包括照明、背光、汽车三大领域的应用。“此外,我们还将产品线拉到智能照明这一领域。”
“照明LED过去几年一直是三星着重的部分,三星LED也非常重视汽车领域的布局。”谭昌琳透露,目前韩国多家汽车大厂都有采用三星的LED产品。(猛戳看详情)
要重视本轮涨价的非LED因素
近日,有业内人士透露,因上游铜箔产能供求持续紧张,LED相关线路板产品还将迎来新一轮涨价。
同时,自10月以来铝材涨价疯涨,从去年以来的供给侧改革,使得昔日“高耗能、高过剩、高污染”的铝行业出现洗牌,落后产能逐步淘汰,国内铝产量增速明显下滑。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铝涨了40%左右,钢板涨了20%,铝基板涨了40%,几乎所有的灯具原材料都在涨。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筒射灯和面板灯,铝材占成本相对较高。
整体市场行情回暖的背后,是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成本空间已经几乎贴近“生死线”。“线路板原材料供应商价格其实从6月份就已经开始涨价,到目前为止已经涨了3轮,涨幅达到10%-30%。”业内人士透露。
“对于这次涨价,目前我们还处于观望态度。”嘉美时代照明总经理周水明强调,作为LED照明品牌企业不会轻易调价,如果是阶段性的涨价,对我们的影响不大,现在只有两个月到年底;如果是长期涨价,首先会对产品销售结构进行调整。预计2017年我们也会被迫调价。
周水明透露,“本次涨价除了铝基板,导光板(扩散板)也会跟着涨价。”(猛戳看详情)
车用LED照明真不要“随便玩”
车用LED照明市场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契机。一方面是汽车主机厂加快新车型的LED照明导入,包括汽车前大灯;另一方面则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对LED照明等节能型灯具的需求明显。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9.22万辆和1282.9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47%和8.14%。
备受市场追捧的新能源车产销数据显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生产17.7万辆,销售1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5%和126.9%。
不可否认, 汽车照明 市场的崛起也为LED厂商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车灯未来将成为LED厂商的新蓝海。
经过多年发展,LED通用照明市场早已被价格战杀成一片“红海”。随着车用LED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加上目前平均毛利率普遍在35%-45%左右(前装市场的毛利率更是高达50%以上),使得LED厂商积极投入到LED汽车照明这片“蓝海”领域中。
相对来说,汽车照明市场还不像通用照明市场那么庞大,截止目前为止,国内涉足车用照明领域的企业还不算太多。虽然从去年开始,国内不少企业瞄准车灯市场,并进行布局,但是真正规模较大的企业并不多。
大批企业涌入汽车照明市场,也属于正常现象。不过这个过程会有很多企业面临资金问题、性价比问题、技术问题,在市场的洗礼中优胜劣汰,随之是整个产业的成熟化。
汽车照明市场未来跟LED其他市场一样,竞争的最后,会仅剩几家做的好的大厂。(猛戳看详情)
LED 驱动IC 整合大幕开启
LED驱动IC行业的整合竞争战这正在拉开大幕。
11月10日,由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亦庄国投”)与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集创北方”)等共同出资设立的北京屹唐集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屹唐集创”),以约1.5亿美元并购美国IC设计厂商Exar旗下电源管理IC设计公司iML,并正式完成交割。
iML是全球领先的电源管理、色彩校准的平板显示及LED照明市场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产品为可编程伽玛校正缓冲电路芯片/公共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LED 照明芯片等,其P-GAMA产品和VCOM产品具有行业领导地位。
一直以来,国外几家驱动IC大厂并没有在LED显示屏及照明驱动IC占到便宜。尤其是近年来,国内驱动IC企业的异军突起,在芯片价格上的巨大竞争优势,使得国外厂商同类产品在市场上已经完全没有性价比。
同时,随着LED线性方案等技术的成熟,作为LED照明的核心部件之一,驱动IC正进入新一轮产品革新周期。在这一轮周期中,来自中国的驱动IC企业已经占据先机。
同时,上一轮的市场竞争也已经淘汰了很多纯粹靠价格比拼的小企业。
“前几年行业比价的行为后果已经凸显,现在小厂的利润已经越来越难以维持下去,市场淘汰率应该说越来越高”,某行业人士指出,大者愈大,强者恒强的局面似乎已经到来。
驱动IC行业到今天已经发展越来越成熟,国内整体技术水平相对于国际大厂已经迎头赶上,竞争也是越来越趋白热化,企业的差异化发展路线显得尤为重要,包括企业产品的品质管控和设计创新。(猛戳看详情)
家居、 商照 不再各守一方
LED照明时代,LED家居、商照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这其中,很多照明企业一改过去各守一方市场的惯性思维,开始在照明市场进行横向拓展。
今年以来,传统家居照明龙头之一的欧普,开始加快推出商照类产品。而以商业照明起家的雷士,也正在加快传统照明时期相对薄弱的家居照明市场的投入力度。
继此前推出灯饰品牌“Berkeley伯克丽”后,本周雷士照明全资附属公司香港雷士与转让方金中和投资有限公司订立股权转让协议。
双方同意由附属公司以初步股价2.25亿元购买金中和投资出售的耀能控股有限公司(目标公司)25%股权。耀能控股持有一系列新世代LED半导体技术国际专利及中山雷士50%的股权。
就在今年的2月份,雷士照明已经出资5亿元收购耀能控股有限公司75%的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雷士照明将持有中山雷士100%股权。
据业内人士解析,雷士照明此举或意在加强雷士照明在家居照明业务的掌控力,而中山雷士则是雷士旗下家居照明的主力军。
在中山雷士2015年年会上,雷士照明董事长王冬雷曾表示,2015年中山雷士实现销售额8.6亿元,逆势增长32%,2016年中山雷士目标12亿元,同比增长40%。接下来,会全力支持做大家居业务,赢得市场战略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