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会|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照明设计难点解析

照明设计杂志 · 2016-11-02

在读书分享会之前,本次活动的主持人《照明设计》杂志的执行出版人李大伟先生介绍了读书分享会的目的,就是将杂志中刊登的以及大家关注的经典照明设计案例、前沿设计理念,最佳产品应用,与甲方、建筑师的相互配合或者博弈等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通过邀请设计主创人员现场讲解,让我们了解更多设计背后的故事。我们为照明设计师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更好地推动照明行业的健康发展。

李大伟先生说:2016年《照明设计》杂志推出全新定制化服务,为没有时间整理案例的客户提供全新品类服务。包括为项目拍摄高品质照片、专业平台发布、作品集设计及发行、网站规划及设计等。

全新合作模式

服务内容

深度定制:根据客户需求对指定项目进行重新包装,包括照片、文字等相关内容;围绕项目特性对项目信息进行定制开发;通过深度定制,既保留了项目原有特性,又可以添加新的视觉冲击。

网络服务:提供网站设计、视觉UI等技术服务。制作照明设计公司、工程公司及灯具产品等相关网站。

强力造势:根据客户需求,围绕《照明设计》杂志、网站、微信、微博、线下活动、作品集等多种方式;使用《照明设计》积累超过12年的行业资源强力向指定人群推送讯息。

更多:根据客户需求在网站刊登项目推荐;沙龙、活动、业内新闻等快速报道;产品推荐,包含图片、参数等。

接下来李大伟先生隆重介绍了第一次“读书分享会”的主讲嘉宾刘晓希老师,她为我们带来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照明设计难点解析。

刘晓希老师作为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照明设计主创人员,她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国馆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首先刘晓希老师介绍了中国馆的基本情况和照明设计理念的由来。中国馆专项照明设计的基本理念与中国馆“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的表达主题相一致,通过对景观照明、建筑照明与舍内照明三个部分的综合考虑,用光的语言对建筑屋顶、地面和内部空间进行分层次的表达,将“天、地、人和”的理念融入照明设计之中。

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夜景

其次刘晓希老师就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照明设计的难点进行说明。第一,照明设计能耗的限制;第二,异形空间的照度计算;第三,严苛的时间进度安排;第四,与各个分项的沟通协作和设计中的不确定因素;第五,多媒体艺术装置的光环境营造。在不懈的努力下这些问题逐一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最后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照明设计的分析。刘晓希老师指出中国馆的照明设计主要由景观照明、建筑夜景照明和室内照明三个部分组成,但是这三个部分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各部分之间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并依次对这三部分设计做出了详细的说明。

(更多内容请关注《照明设计》杂志NO.75 P96-P99,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照明设计难点解析 作者:刘晓希)

LED麦田艺术装置

中国馆主题厅室内照明设计效果

主讲嘉宾简介:

米兰世博会中国馆项目之后,刘晓希老师又和大家分享了她在日本求学时期,十多位同仁花费一年时间完成一家汽车4S店照明的改造,将一个项目细致到极致!

刘晓希老师展示的图片

分享完这两个项目之后引起了大家的积极探讨。一方面大家都感慨每个优秀项目背后的辛路历程;另一方面大家对快设计和慢设计,同质化的设计和精品设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就如何更顺畅的与甲方、建筑师、室内设计师等的交流?怎么对业主进行影响和教育,提高照明设计在整个设计环节中的重要性等问题,大家结合经验,分享了各自的心得体会。

沙龙现场,大家深入讨论

本次图书分享会特别邀请的嘉宾及主持人

本次活动感谢艺科星(北京)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