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之冰雪竞技项目的设项和对照明的要求

中照网 · 2016-10-14

2016年里约夏奥会的圣火刚刚熄灭,我们似乎已经听到了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的脚步声,而2022年北京冬奥会距离我们也越来越近了。冬奥会的冰雪竞技运动项目有哪些特点对照明有哪些要求?今天我想就这一体育照明从业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系统讲解。

1

冬奥会历史及概况

自1924年在法国夏蒙尼举办第1届冬季奥运会以来(最初为“冬季运动周”的运动会),冬奥会已经成功举办了22届。举办冬奥会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下图是已举办过冬奥会的国家(其中蓝色是举办过至少两次的国家)。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冬奥会的比赛大项有冬季两项、雪车、冰壶、冰球、雪橇、滑冰和滑雪等7项,15分项,而小项则多达100多项。历届冬奥会设项数如下图所示:

冬季项目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包括国际滑冰联盟、国际滑雪联合会、国际冰球联合会、世界冰壶联合会、国际冬季两项联盟、国际学车联合会和国际雪橇联合会等。

2

冬奥会滑冰项目设项与特点

冬季项目的小项较多,分的较细。以滑冰为例,其竞技项目设置如下表所示:

大项

分项

小项

男子

女子

滑冰

速度滑冰

500米

500米

1000米

1000米

1500米

1500米

5000米

3000米

10000米

5000米

团体追逐

团体追逐

集体出发

集体出发

短道速度滑冰

500米

500米

1000米

1000米

1500米

1500米

5000米接力

3000米接力

花样滑冰

单人滑

单人滑

双人滑

冰上舞蹈

团体比赛

其中,速度滑冰是冰上运动中历史最为悠久,开展最为广泛的项目。早在18世纪英国就开始举行速度滑冰比赛,1889年在荷兰首次举办了世界冠军赛。男、女速度滑冰分别于1924年、1960年被列为冬奥会项目,共14小项。

速度滑冰所有比赛都是在周长400米的跑道上进行的,选手按逆时针方向滑行。跑道分内外两道,内跑道的内圈半径为25米-26米,外跑道的内圈半径为29米-30米,运动员每滑1圈都要交换1次跑道(集体出发除外)。

短道速滑场地长60米,宽30米,场地由厚度不少于60厘米的保护垫围绕。赛道长111.12米,分直道和弯道,两侧直道共长57.71米,宽7米,两侧弯道共53.41米长,弯道各由7个标记块组成,弯道顶点到保护垫的距离不少于4米。

短道速滑场地示意图

花样滑冰在30X60米的标准冰球场进行。冰温:最佳-4℃,最高不超过-3℃,最低不低于-5℃。冰厚:最佳5.5-6cm,最低 4.5cm。

单项组织对于滑冰场地照明的要求较低,最低照明度为1400lx,色温统一,且这些灯光应当平均分布在整个冰面上和运动员出入口。照明同时还应满足彩电转播的要求,相关标准在我国《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中已有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3

冬奥会滑雪项目设项与特点

滑雪运动起源于北欧,距今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1924年滑雪被列为首届冬奥会比赛大项,现设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6个分项。平昌冬奥会上,滑雪共设50个小项,约占冬奥会全部金牌的50%。

国际雪联下设六个项目技术委员会:

1924年的第一届法国夏蒙尼冬奥会上,越野滑雪就成为正式项目。平昌冬奥会为12小项。按惯例,越野滑雪线路应包括: 1/3上坡,高度差在10米以上;以及坡度大于18%的短坡。1/3起伏路波动路段,利用短的上下坡路面(高度差在1-9米)。 1/3有变化的下坡,考察运动员多种下坡技术。

跳台滑雪起源于挪威,又称跳雪,1879年在奥斯陆举行了首届跳台滑雪比赛。2014年索契冬奥会增设女子比赛。现在共4小项。

北欧两项起源于北欧,由越野滑雪和跳台滑雪组成,在挪威、瑞典流传很长时间,成为北欧的传统项目,故又称北欧全能。1924年,北欧两项被列为首届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

高山滑雪起源于阿尔卑斯山地区,又称“阿尔卑斯滑雪”。高山滑雪是从1936年第6届冬奥会开始成为正式比赛项目。2018年新增混合团体项目,共11小项。

自由式滑雪诞生于美国60年代,在高山滑雪基础上发展而成。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自由式雪上技巧成为奥运比赛项目;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增加了空中技巧比赛;2010年增加了障碍追逐赛;2014年增加了U型场地技巧和坡面障碍技巧,共10小项。

单板滑雪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结合了冲浪、滑板和滑雪的元素,是一项很快兴起的运动。1993年起举办世界锦标赛。1998年长野冬奥会上引入两项单板项目——U型场地技巧和大回转。2006年增加障碍追逐,2014年增加平行回转和坡面障碍技巧,2018年改平行回转为大跳台技巧;共10小项。

单项组织对于雪上项目的照明要求为:赛道上的灯光均匀布置,且照度应不低于80 lx。灯光不会改变雪道的表面形态。灯光应给运动员展示确切的地形,线路附近建筑和障碍物必须清晰地照明。若进行电视转播,主机位拍摄范围内高清应不低于1400lx;标清为500~700lx,且应避免眩光。

另外,有些项目是不进行夜间比赛的,如高山滑雪项目中的大回转和超级大回转等。

4

冬季两项设项与特点

冬季两项是越野滑雪和射击相结合的运动,起源于斯堪迪纳维亚半岛。1960年第八届冬奥会上男子冬季两项首次进入奥运会;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女子冬季两项首次进入奥运会。现在共设11小项。

单项组织规定在整个线路上和体育场区照度应不低于300lx,不得有黑暗区域,并必须对所有参赛者同等。终点线、靶子和校枪纸靶照明强度要达到1000lx,不得有阴影。若进行电视转播,照明条件必须符合电视转播要求并且体育场区照度应不低于1000lx。

5

雪车项目的设项与特点

1924年法国夏蒙尼第一届冬季奥运会上,雪车就被列入比赛;1932年双人雪车被列入奥运会。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女子雪车被列入奥运项目。现共5小项。

赛道由混凝土或木材建造,是具有一定坡度的凹型滑道,两侧为护墙,赛道及护墙均需浇冰。赛道标准长度为1500米,宽1.40米,平均坡度为4°-8°,起点与终点的高度差为100-150米。

6

雪橇项目设项与特点

雪橇是仰面躺在雪橇上,双脚在前,通过变换身体姿势来操纵雪橇高速回转滑降的一项冬季运动,其最高时速可达140千米/小时。1964年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冬奥会雪橇比赛首次亮相。现在共设4小项。

雪橇赛道与雪车和钢架雪车的赛道相同,只是起点比另外两个项目更远一些。比赛线路长度男子1000~1400米,女子800~1200米。道宽1.30~1.50米,滑道两侧的护墙均需浇冰。

对照明要求照度均匀,且无阴影和反射。

7

冰球项目设项与特点

冰球在北美开展的极为广泛,欧洲开展得也很普及,在加拿大、,美国、瑞典、芬兰、俄罗斯、瑞士、德国、奥地利、挪威等国,冰球是开展得最红火的项目之一。男子冰球于1920年被列为第7届夏奥会比赛项目,1924年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女子冰球于1998年被列为第十八届长野冬奥会比赛项目。

国际冰联规定常用的正规场地为30米×60米,四角为圆形。标准冰球场地最大规格为长61米,宽30米;最小规格为长56米,宽26米;四角圆孤的半径为7~8.5米。冰球场地四周围以高1.15米~1.22米木质或可塑材料制成的牢固界墙。

冰球场地的照明标准值与滑冰项目相同,且灯光应当均匀地照在比赛场地表面,沿着板墙不能有影子。

8

冰壶项目设项与特点

冰壶运动16世纪发源于苏格兰,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演变成为现在的冰壶运动。它是集健身娱乐和竞技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具有很高的健身和观赏价值,属于高雅的集体项目,静中有动,文雅中蕴藏对抗。冰壶于1998年被列为长野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设男子冰壶和女子冰壶两个小项;2018年平昌冬奥增加了男女混合。

冰壶是对冰面要求最高的项目,其场地由专业的冰壶制冰师制成,一般为4条冰道,每条道长45.72米,最宽5米。冰壶道一般为4.5cm厚。冰表面温度为-5℃,空气湿度为50%,这需要配备空调、除湿机、温度计、湿度计等设备。

9

我国冬季运动发展现状

我国的冬季运动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我国运动员在历届冬奥会取得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年份

举办地

运动员

人数

参加

分项

参加小项

奖牌

排名

1980

普莱西德湖

28

5

18

0

1984

萨拉热窝

37

5

26

0

1988

卡尔加里

15

4

18

0

1992

阿尔贝维尔

33

6

34

3银

15

1994

利勒哈默尔

28

6

1银2铜

19

1998

长野

60

7

40

6银2铜

16

2002

盐湖城

72

7

38

2金2银4铜

13

2006

都灵

76

9

47

2金4银5铜

14

2010

温哥华

91

10

49

5金2银4铜

7

2014

索契

66

11

49

3金4银2铜

12

我国的冰雪运动将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正朝着冰雪体育强国迈进。

10

北京2022总体规划

2022年冬奥会的赛区为北京-延庆-张家口,其场馆分布如下图和下表所示:

赛区分布

竞赛场馆

非竞赛场馆

北京赛区

5

7

延庆赛区

2

3

张家口赛区

5

3

总计

12

13

北京赛区的场馆以既有场馆为主,包括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和首都体育馆等。

而作为新建场馆-国家速滑馆则仍然还未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延庆是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项目,张家口则包含了其余的雪上项目。

体育场馆和场地设施是运动员完成各项体育比赛的必要条件,而照明设施以及光环境的质量则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和彩电转播的质量,应予以足够重视。相信通过体育部门与照明行业的紧密合作,将顺利完成冬奥场馆和设施的建设工作,为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介绍

张之宇 高级工程师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基建维修部副部长,高级项目管理师,2000年开始从事体育场馆维修改造工作和运行保障工作,参加过2001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03~2010间五次短道速滑世界杯、2008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0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及2003~2013间七花样滑冰大奖赛、2014世界男子冰壶竞标赛、2015国际冰联女子冰球世锦赛甲级B组等多项赛事的维修改造工作和运行保障工作。

来源丨光环境与照明研究中心 责编丨 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