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医学会警告LED灯有损健康增加患癌风险
OFweek半导体照明网 · 2016-09-29
美媒称,高强度的LED街灯(例如美国西雅图、洛杉矶、纽约、休斯敦等城市所使用的街灯)会发出不可见蓝光,这种光线可能干扰睡眠,或是增加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等严重疾病的风险,这是美国医学会发出的最新警告。
据美国大全新闻网9月25日援引《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医学会还警告,这些发光二极管会影响人们夜间行车的视野。
近年来,专家也曾提出过类似担忧。而美国医学会的报告证明,担忧并非没有根据。同时,报告也促使全美各州和城市重新评估其所安装的LED灯强度。
美国能源部去年的一份报告称,目前,全美近13%的区域/道路照明均使用LED灯。
报道称,LED灯比其所替换的黄橙高压钠灯要节省一半的能源,与高压钠灯2-5年的使用期限相比,LED灯的使用寿命长达15-20年。
灯光过于密集影响荷尔蒙扰乱睡眠 或会导致癌症
外媒称,如果想要观赏夜空,那你必须要远离城市。路灯、建筑、标牌和汽车发出的人造光让你几乎看不到星星。一位主张华盛顿拥有更黑夜空的倡导及其所在的团体推动减少这些人造光,以利于人们和地球的健康。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报道,华盛顿的灯光十分明亮,在太空都能看到。像这样过多的灯光会扰乱睡眠,影响荷尔蒙,甚至导致一些癌症。国际黑暗天空协会主席吉姆?多尔蒂说,过多的灯光对地球也有害。
他说:“我们把二氧化碳排上天空。如果我们燃烧天然气或者是煤炭,就会把灯光直接送到天空,造成全球变暖。”
但是多少灯光是太多呢?多尔蒂认为国会山附近地区就太多,排列密集的路灯向四周发出灯光。不过,强光对这对夫妇没什么影响。
妻子说:“这使我感到安全。我完全可以看清周围,知道不会有人要伤害我。这很令人安心。”
丈夫也说:“这片区域很好。人口多。所以灯光正好。不是很亮,但如果你想到第八街吃个浪漫晚餐,这里灯光正好。”
但是多尔蒂认为,这里的路灯是保证街道安全所需的两倍。
他说:“事实上,灯光足够了,就是足够了。如果你怀疑这点,那你并不是提高公共安全,而是增加成本,消耗更多燃料,恶化气候变化以及危害健康。因此,这是典型的过度灯光。”
但是人们有更佳的选择,像在一些公寓大楼,传统的照明方式都改成了聚光灯,只照到需要的地方。
多尔蒂说:“这栋建筑的正面是暗的。这样家里就没有光污染。健康也得到保护。”
有迹象表明,美国国会附近的宽阔街道会有所改变。加了防护罩的人行道路灯会方便路人。除此之外,其他的城市也逐渐接受新的照明标准来减少浪费和保护公共健康。
国际黑暗天空协会主席的多尔蒂说:“人们还在研发其它科技。当你走进一个公园或者开车上路,灯会亮起来,因为它们装有运动传感器。有人的时候灯会亮,没有人时会熄灭。”
受这种装置控制的照明可以减少90%的灯光而且仍然有效。多尔蒂希望,更多社区采用这些方式,这样将来人们在夜晚仰望天空时能够看到星星。
西报:开灯睡觉削弱人免疫系统 降低学习能力
外媒称,你认为把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时间用在睡眠上是浪费时间?那可就大错特错了。神经科学有许多证据表明,每晚睡7小时到8小时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头脑清醒十分重要。起到这种作用的主要分子是褪黑激素,而褪黑激素的合成多在天黑后进行。
西班牙《趣味》月刊8月号刊文称,除了像催眠剂一样使人放松,褪黑激素还能消除氧自由基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延缓衰老。换言之,褪黑激素使得人体每晚可以修复其在一天中遭受的损伤,让人们起床时能有个好气色。到天亮时,人体生物钟会下达命令释放多巴胺,使人们摆脱困倦,以“充满电”的状态开始一天的日程。
但是人体这种脆弱的平衡可能因某些常见的错误举动而一下子失去,比如睡前在平板电脑上看一眼新闻,在凌晨时分用手机和朋友们聊天或是躺在床上看电影等。这都是因为人造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证实,一旦人们把配有背光屏的设备当作自己睡前的伴侣,就等于是在阻碍褪黑激素的分泌。
这一点大概能够解释为什么世界卫生组织日前表示,在移动技术时代,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的人都为失眠所苦。街上路灯的光辉从窗户透入或是睡觉时开着屋子里的电视机都会影响睡眠。归根到底,保卫健康的最好的选择就是在一个完全黑暗的屋子里睡觉。
最令人担心的一点是,当缺乏褪黑激素时,人的免疫系统会变弱,生殖激素的平衡会被破坏,还有可能患上抑郁症。而且由于褪黑激素及其派生物能够保护人们免受自由基造成的氧化性损伤,所以不能合成褪黑激素会加大人们罹患心脏病或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美国佐治亚大学研究员克丽丝滕·纳瓦拉日前表示,当人们在电灯泡或背光屏的光线下度过无眠的一夜之后,人体中能够对抗癌细胞的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会减少。更何况,这样的做法还会减弱记忆力,并降低学习以及记忆信息的能力。
问题还不止于此。如果人们在人造光下度过多个夜晚,大脑最终会变成一个真正的垃圾场。实质上,这是由于人在睡觉时淋巴系统会被激活,对于大脑而言,这使得脑脊液可以过滤掉脑组织的代谢废物,并将其排到血液循环系统中。最终,代谢废物到达肝脏,而肝脏会把有毒物质从血液中排除。这一点十分值得注意,因为这些有毒物质中包括会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症的β淀粉样蛋白。
很明显,这样的危险窥伺着所有人。假如能够进入一个典型的城市居民的大脑中,就能验证他的生物钟比人体自然的生物钟要慢上2个小时。这是由于来自办公室、汽车、地铁和家中的人造光影响了褪黑激素的合成。另一方面,生物钟的失调使褪黑激素水平在起床后两个小时才下降,因此许多人才会在早晨因困倦而拖着脚走路。
文章称,好在这种失调是可以改正的。怎么做呢?只需要拿起睡袋和露营帐篷,去大山里生活上1周到2周就够了。但是,其间要执行一条严格的规定:禁止在夜间使用人造光,包括手机和手电发出的光线。经心理学家肯尼思·赖特证实,夜间不使用人造光的露营者在早晨刚起床时更加机灵和警觉,在夜晚也更容易入睡。
夜晚睡眠时间不足还可能让人们在上称量体重时付出代价。具体上讲,睡眠时间在6个半小时以下或在8个半小时以上都会使体重增长。专家们解释了原因: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核磁共振检查证明,大脑中有一个与食欲相关的区域,在前一晚没睡足的情况下,该区域对食物影像的反应比前一晚睡够8小时的时候更活跃。因此,长远来看缺乏睡眠会增加多余的体重。
另外,身体的脂肪含量也取决于人们的睡眠时间,或者说取决于“生物钟类型”。“百灵鸟型”的人每天早晨破晓时分就自然醒来,他们积累的脂肪较少。相反,“夜猫子型”的人经常赖在床上,起得很晚,这会影响到与进食有关的激素,容易积累脂肪。
这并非“百灵鸟”与“夜猫子”之间的唯一区别。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的研究证明,“百灵鸟”们开车技术更好,而且在一天之中的任何时候注意力都很集中,而“夜猫子”们只有在下午才能集中注意力。“百灵鸟”的另一个优势是能更好地控制感情的冲动。而且“百灵鸟”起床不依赖闹钟,不需要像“夜猫子”那样“倒时差”。但是早起过头也是要付出代价的:起床过早的人比熬夜的人更容易产生精神疲劳,也更容易患上癌症。
歌德曾经写过:“夜晚是生活的一半,而且是更好的那一半。”我们可以不同意他的这句话,但是夜晚至少已经被证明是最利于人体恢复的那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