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红外激光照明的一些公式及技术处理
CNLED网 · 2016-09-21
激光照明分可见光激光照明,红外激光照明。
可见光激光照明,按原理分为以下两种:
1)蓝光激发荧光粉实现白光照明(例如2014年宝马某车型推出的激光车大灯);
2)红绿蓝激光合成白色激光[1] ,或真彩色光照明(例如青岛中科光谱的激光照明灯)。
红外激光照明,多应用于夜视、夜间摄像头监控照明。
红外激光照明
作者:苏美开 济南福来斯光电技术室
1概述
尽管低照度CCD摄像技术和微光夜视技术现在已经取得巨大进步,但是在低照度环境下,所有的图像监视装置接收到的仍然只是高噪声、低分辨率的模糊图像。原因是光线太弱。采用半导体激光红外光源可以从根本上改进夜间、尤其是夜间远距离拍摄的效果。
半导体红外激光光源是专为红外夜视系统配置的、远距离红外照明光源;配合红外摄像机、黑白CCD摄像机或微光夜视系统用于夜间及24小时的、全天候条件下的监视摄像,照明距离从几米到数公里。
2 光束整型
激光束压缩透镜主要用于将激光光束发散角进行压缩,在一般距离上观察时为了在不同距离上都能正常观察目标,通常采用变倍镜头,即近距离将光束发散角变大,这样照明范围大,光强度变弱,成像部分不会因为光强度大而饱和,远距离让将光束发散角变小,这样照明范围小,光强度变强,成像部分不会因为远距离衰减,从而增大观察距离。
光斑整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将半导体激光器光斑整成圆型或方型。我们知道,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斑是椭圆形,水平和垂直发散角一般为θ‖×θ⊥=8º×40º。不可能用于直接照明观察,因此需要整成圆型或方型。对于用于有监视器观察显示的通常整理成长方型。
CCD光敏面为矩型,且其长宽之比为3:4,这样如果我们将激光光斑整形为此比例的矩行,则正好相互匹配,产生的视觉效果非常好。如果其中一个方向上视场角正好为激光器水平发散角(如8º)。
可以将垂直方向发散角压缩为11º或6º。设柱透镜焦距为f, LD发光带尺寸为d,则,由几何光学可知,LD光束经透镜后发散角为
例如,808nm 2W管子光带尺寸为0.001×0.2mm,θ=6×π/180 =0.1,代入(1)得f=2mm。由(2)可得到D=2×2tan20º=1.5mm。 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所使用透镜的通用性,例如,光束发散角压缩到0.5 º是可能的,此时由上面的计算得f=24mm,D=2×24tan20º=18mm。这就是实际我们采用透镜的技术参数。 理想情况下,准直透镜可以把光源准直成一个完好的平行光束,但是实际情况并不能实现,平面光束的直径可由下式决定
日m实际是衍射极限光束角。可见要想得到理想的光束发散角,必须通过增加透镜焦距,增大通光孔径的方法,这样就要增大光学系统的体积。
LD 光束是椭圆高斯光束, 光束的垂直发散角较大, 其横场由于有高阶模的存在而呈若干长条状, 光斑极不均匀。LD 光束若直接使用是不会得到好的照明效果的, 而必需对其进行整圆和光斑均匀化处理。LD 光束整圆可利用椭圆微透镜或二元光学元件进行, 我们提出使用光纤对LD 光束进行整圆和光斑均匀化的思路, 这种方法工艺、结构简单, 系统光学元件数少, 耦合效率高, 适合于制作小体积、大功率的照明光源。用于光束整理的光纤为阶跃折射率型多模单根光纤或光纤束。
光纤对LD 椭圆高斯光束的整圆, 可以用纤维光学的射线理论来解释。光纤是由内、外两层折射率不同的材料拉制而成的细丝, 光线在其中全反射向前传输。通过对子午光线分析可知, 一直径很小的光束, 当它与光纤轴呈A夹角进入圆柱形光纤后, 在光纤输出端可以形成一个空心圆光锥[1 ] , 锥角为2B, A= B, 其传输行为如图1 所示。由斯涅尔定律可知, 光纤孔径角H是光纤的最大入射角, 相应的表示光纤聚光能力的物理量是数值孔径, 用NA 表示。A在0~ H之间变化时, 锥角2B也在0~ 2H之间相应变化。当A> H时, 光线将不被传输[1 ]。当光纤弯曲时, 其数值孔径一般说来要减小。在实际使用时,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实测的A、B值要比孔径角H的理论值小。
LD 光束可近似地处理为点光源发出的椭圆形立体光锥。当光锥顶点置于光纤轴并通过光纤传光时, 由上述分析不难得出LD 光束被光纤整圆的结论。用光纤束整圆的效果与用单根光纤一样。整圆后的光锥锥角一般小于50°
LD通过光纤耦合后,得到圆光斑,再通过光学系统可以非常容易进行发散角压缩,采用列阵耦合得到的多纤芯捆绑的大芯径光纤输出激光器,光斑均匀,性能可靠,使用灵活。因此大功率耦合方法是我们在3。3。3中将重点研究描述。
3 光斑均匀化处理
激光照明光学透镜整型输出,存在均匀化处理问题。采用单个大功率激光管,同样由于模式问题,造成不能消除的斑纹状。图2a是单个2W808nm激光器经过光学透镜压缩后的光斑,图2b是两个2W808nm激光器经过光学透镜压缩后的重叠后光斑。从图明显看出,后者均匀性明显提高,这是由于二者互补后,将一些暗条纹变亮的结果。
当然,在实际调试中,需要精心挑选激光器,尽可能将两个激光器互补性好的选择在一组。并且需要将他们的光轴要调整平行,否则二者重叠性差,影响照明距离(图3)。我们还设计出四个激光器(图4)同时照明的激光灯,这样光斑均匀性更好,且可以增加视距。
4 主要技术指标
激光输出功率:2W,3W, 5W, 8W
峰值波长:808nm±10nm,915nm±10nm, 980nm±10nm 1060±10nm 光束发散角(可定制): 2゜× 6゜~8゜× 24゜连续可调 驱动电源:DC12V,1A 功耗:小于12W
外型尺寸(不含镜头):100mm×50mm×40mm 参考照明距离:10~400米
5 实验结果
安装镜头:将镜头连接口保护带取下,将镜头旋紧(有的出厂前已经安装好)。 通电:接入12V直流电源,即有激光输出。
镜头调整:改变镜头焦距和聚焦改变光斑大小,达到要求效果。 使用后断开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