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 陈委:中式建筑味道追求纯粹
照明周刊
·
2016-09-16
西方设计界流传着一个观点:“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贵气”。由此可见中式风格的魅力非同一般。
由于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各行各业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室内设计作为社会文化的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更是如此。设计,有时是纯粹的中式风格,有时是将中式元素与传统文化以现代的手法表现出来。家装的中式风格难免使人联想到老式的红木家具,繁琐的雕花,沉闷的色调……但是如今的中式风格已经颠覆了人们长久以来的思维定式,设计赋予了中式风格明艳的色彩、现代化的气息。
如今,家装的中式风格更着眼于细节处体现主人的高雅品味,将繁琐的装饰凝练得更为含蓄优雅,使得家居装饰更有灵性。
艺术荣于开创者
大连金石葡萄酒庄(诚大伟业案例)
技术,是艺术的基础;艺术,是技术的延伸。
当小编走进诚大伟业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委办公室时,一股浓郁的古典气息便扑面而来,忍不住抓抓头吐槽:“嗯,这很中式”。说到中式,谈到古典,陈委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与中式风格的渊源。
家住南方小镇的陈委,看惯了小桥流水,桥街相连的景象。那些鸡声、月色、炊烟、青瓦、粉墙和老屋,让人百里之外已感受到有一种呼吸,怡然宁静,就像是一坛地道的陈年老酒,倘若一不小心摔坏了酒罐,便余一地清洌的醇香。在这古风,古味,古色,古香的环境中长大的设计师,心中便自然生成一股婉约气质。
对于为何如此喜爱中式风格,陈委直言:“你还是太年轻,年轻人喜欢什么?喜欢个性,喜欢极简,喜欢追求自我,等你年纪稍大点的时候就会越来越喜欢中国文化,喜欢中式的味道,越来越喜欢有韵味的东西。”小编听罢不禁心里感叹一句“奈何级别不够!”
中式建筑——中国红
资料图片
仔细回味与陈委的交谈,中国的事物流传数千年,涉及古典生活的精华,把人性的光芒集于一身。在当下浮躁纷繁的社会环境中,韩流、美流的来袭正吞噬着年轻的一代,殊不知本土文化中的精髓其实是最诱人,最值得挖掘的。
谈到中式建筑,人眼前一亮必然是“红色”,中国人历来就偏爱红色,因为中国红意味着平安、吉祥,给人希望与满足,每逢喜事总会借那一抹红来增添祥瑞之气。
哪里有中国红,哪里就有浓浓的中国味。无论是富丽堂皇的皇家建筑,还是个性别致的私家住宅,红色近乎在每个中式空间都别有一番大作为,大多数设计师也会以他作为主体色出现。它的出场形式其实并不单一,与其他颜色穿插在一起,可以共同组成一幅中国味的画卷。置于书房,令人愉悦,充满干劲,打破沉闷的工作环境,置于客厅,显得热情洋溢,真诚主动。一切的设计都以凝聚着艺术的审美价值向过去致敬并拥抱未来。
中式建筑——切勿用力过猛
中式建筑装饰手法融合了庄重与优雅,是中国人含蓄气质的一种体现。但是陈委说;“中式,是所有风格里最难搭配的,最不容易把握住尺度的,稍稍一过就像寺庙。”中式最忌讳用力过猛,一想到中式就恨不得挂鸟笼上屏风,垫子一律刺绣,就连卫生纸都要放到雕花红木桶里,还有搞佛头,弄香炉,墙上贴檀木扇……实在没有必要。
怎么把握“度”?一方面,中式之美如山水画,需留白,有空间才有气韵。
另一方面,去除传统中式的冗杂繁琐,形制轻盈而神韵厚重。Hold住全场,不用花太多心思,若要选些台灯花瓶装饰,越没有存在感的基本款应该是越好的。
一个设计师设计中式建筑时应该要执着于传统文化和其载体以及设计本身,追求其纯粹,还原其本质,呈现出的它应有的样子。即使趋同,那也应归于顺其自然的结果,而不必为了有所区别而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浣溪沙(诚大伟业案例)
淡泊宁静的生活审美观
人们常说“儒家重礼乐,道家贵自然”。在美的自然观上,老子又到“素”、“朴”、“淡”、“拙”,他将“素”、“朴”视为道之本性。现代室内设计中式风格,受到道家自然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影响,表现为亲近自然、朴实无华、简约却更赋有内涵意蕴。
所谓“境生于象外”。现代室内中式设计风格要达到的正是这一种意境美。中国传统艺中“意境”的创造更强调“境”外之“象”,是可以引发人无限遐想,构成作品深刻内蕴的“象外象”的,形成淡雅宁静之美。
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式风格独领风骚,设计师也要尊重自然中的“变”,唯有在“变”中才会产生和谐,富于和谐达成统一。
陈委从小就佛中道源,古色古香的生活环境中,墙上刻有古诗词,时常漫步在乡间小路,去怀念,去品读,生活环境的影响促使其对中式风格的研究。
陈委
精彩回顾:
罗远翔:时代洪流下的思哲人
曾麒麟:设计当如人,脚踏实地方大气天成
杨冰:做一个有情怀的设计师
袁宗南:设计之路,经过大于等于存在
孙少川,遇见你所不知道的他
王凤波:色彩女王的柔情人生
李臣伟:设计如万物生长:春种夏收,夏发冬藏
高枫:有灵魂的设计才是一个好设计
王小根:魂之设计,灵之香气
龚德成:我和大宅设计,华亦可以有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