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绝对想知道!G20峰会晚会幕后 大扇子、LED显示屏
业绩榜
·
2016-09-09
不少人还在回味G20峰会晚会“最亿是杭州”美妙绝伦,湖岸为景,湖面为影的舞美科技。
显示圈的朋友们为之震撼的同时,内心还有个隐隐的疑问,这么重要的晚会,LED显示屏到底有没有。把这根刺拔了之后,再为各位揭晓大扇子从何而来。
这里小业肯定的告诉各位,有!
围圈屏
演出时用来显示 演出主题
舞台搭建中
看的仔细的人,一定发现,上面的屏内容是倒着的。地砖屏是实物,上面的那一块是反射上去的,所以有个人的影子“挂”在那。
现场调试中
舞台效果
天鹅湖用了全息舞台,利用反射,将投影机或LED屏的图像反射到呈45度放置的全息膜上。用LED屏的效果会更好,更逼真。中国LED屏本来发(shi)展(jie)就(di)好(yi),国内的这种大型全息舞台基本都用的LED大屏。说起全息投影的时候可别再说和LED没关系了,用了块薄膜反射LED屏影像,难不成还不是LED大屏了?
关于全息投影,可以看小业之前的这篇,介绍的详细明白这里就不做累述了。
补充一下舞台的介绍,没有这个水舞台,很多效果都实现不了。全球首创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特大型水下升降舞台系统,水下0.8米,水面 3 厘米自由升降。可产生雨幕面积达1000平方米、高18米的升降雨淋系统。下面揭开大扇子的神秘面纱。
在中国扇于西湖之上打开的一刹那,世界各国无不惊叹于这科技与艺术结合下描绘出的美。
这把让全球赞叹不已的美扇子,其实是一把机械扇子,扇骨用机械来做,原先是完全沉在水下。以扇子的结构轮廓做出的一个机械设备,通过电动机械从水里慢慢的在水面上打开180度,呈现扇子形状。然后在扇子的机械上装有一面白一面黑的布料,再用投影机投放上面的画面,投射画面素材是根据扇子打开角度而定做和播放的,水里面呈现的是倒影。
这种投影技术专业人士称为3D Mapping,三维立体投影。这些扇面的开合、旋转,都是通过三维建模实现的。美丽的扇面实际上是一个机械装置,利用投影将三维模型数字视频投射在上面,再结合材质、灯光,使最后的呈现效果细腻真实,摄人心魄。
为了完成这个以秒为单位的“四位一体”,制作团队先根据音乐节奏,将扇子的平面设计稿转换成2D Previs(数字预演),将主创的设计意图通过2D的形式快速动态化,同时搭建扇子的3D模型。当2D Previs(数字预演)和3D模型制作完成后,制作人员将两者结合,生成每一个模型的单张画面效果。扇面模型效果最终确定后,制作人员再把已经做完的3D模型上添加动画效果,逐一测试,逐步调整、优化。
大家熟悉的电脑特效,是在拍摄现场布置蓝绿幕、再后期抠除背景并添加特效,在实地拍摄过程中是无法直接看到特效的。而呈现在西湖之上的三维视频,则是事先做好、精确调整后的画面,现场直接肉眼可见。
视频时长3分38秒,与《梁祝》的音乐长度正好契合。结合音乐的长短和节奏,节目总共展现了30把不同图案的扇面,从孔雀到青花瓷,从山水到人物,每一个扇面都仿若讲述着一个故事。
下面这个视频是俯视角拍摄,能更好的看清扇子的打开及投影
虽然知道大家都看过了,可是小编仍然忍不住刷屏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