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 地标是如何诞生的?
西顿照明
·
2016-09-06
“
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
我们在乎的是创造更好的产品。
——乔布斯
“最大的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研发最好的产品”,西顿照明研发中心总监邹伟宏如是说。
技术荣耀的背后
技术研发是西顿照明的强项,使其在商业照明领域独步天下。
十年的技术积累,显示着西顿背后的荣耀:黑光反射技术完美解决眩光,反渗透匀光控制技术解决精准控光,超导体热管散热技术解决热学,无电解超长寿命LED驱动电路解决系统寿命,基于模糊控制的LED智能灯光系统等等。
超强的技术成果引人瞩目,二十余项产品获广东省科技厅认定高新技术产品。并且,已获得国家级专利123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62项、外观设计专利55项,发明专利6项。
“作为一家坚持做专业化的照明和系统解决方案的公司,创新是一个捷径,而不是一条蛮径,拷贝和复制在很多人看来是捷径,其实是最难的一条路。”邹伟宏强调。”
发挥“工匠精神” 为杰作设计杰作
在邹伟宏的眼里,这个急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更需“工匠精神”。相较于粗制滥造赚快钱(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坚守“工匠精神”更苦更难,也是唯一正确的路。
在西顿照明的研发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工匠精神”。首先是要有高标准;二是经得起国内外照明设计大师的检验。
高标准的要求:灯具必须在离墙0.5米处检验灯光质量,必须是暗房白墙,不能出现肉眼可见瑕疵(均匀,无色散,无光圈,退晕均匀)。
为解决一个业内普遍存在的灯光瑕疵,实现小角度完美控光无瑕疵的要求。研发部门曾针对控光透镜先后做了13次的光学设计,5家行业内知名的光学配套厂家的配合,结构配合改进7次,打样19次,历时近180天……透过这一个个数字,我们看到背后的汗水和努力。
每一年西顿都会邀请众多杰出的照明设计专家来到公司指导和访问,针对产品的不足和用户的体验需求发表意见。西顿人善于虚心接受意见并加以深入思考,积极做出合理改进,这也是为何西顿始终能在照明设计和产品品质上保持领先的原因之一。
设计大咖们亲临西顿考察
如今,从奥运会到世博会到大运会到南京青奥会,从国家会议中心到APEC主会场到今年的G20峰会主会场,从宾利中国到特斯拉全球旗舰店……在这些当今中国最杰出的建筑作品身上,都能看到西顿照明的“工匠精神”。
坚守卓越:3个月攻克光学难题
西顿照明对产品质量的把控,一丝不苟到了极致,这也对西顿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有这样一个故事,2015年,西顿照明邀请行业顶尖照明设计师召开巴赫产品推介会,在会上,困扰整个行业多年的产品光学瑕疵问题被部分设计师尖锐的批评,专业性大受质疑。
为解决这个光学难题,公司董事会要求成立技术攻关小组,限时三个月彻底攻克此技术难题。邹伟宏向公司董事会立下军令状:如果在三个月内不能攻克这三个光学难题,将承担所有责任,辞去研发总监职务。在这样一种压力面前,邹伟宏和团队迎难而上攻克难题。最终,采用此新技术灯具的完美光斑获得照明设计行业关永权大师的高度认可。
赢在未来,西顿眼中的照明趋势
“我们思考看得见的,我们思索看不见的!”谈及未来产品研发方向时,邹伟宏这样说到。
十年间,草创至今,西顿已逐步发展成一家自主研发型企业,并对所处市场环境有了深刻认识和精确预判。
就未来几年照明产品地发展趋势,从照明系统化方案、到情感照明、再到智能化,最后到达照明的工业4.0时代——灯具可以被打印……在西顿研发体系内其实早有推论,并已付之于行动。
通过西顿照明,我们可以看到,与其他产业一样,创新和对产品的苛求始终是LED照明企业产业竞争的根本,没有扎实的创新积累和过硬的产品,其他一切皆为浮云。而这种趋势,不管是在中国LED照明市场,还是全球市场,都正在显现影响。
发布来源:阿拉丁照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