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说Display
LED新型显示产业智库
关注公众号
从"行家说"看APP和微信公众号的对比
Alan Dai · 2016-09-03
时间进入到2016下半年,照明行业突然变得热闹起来,接踵而来一连串的好消息,以及,一个坏消息。木林森收购欧司朗光源品牌及渠道,康佳接收了东芝在华照明业务,欧普照明历经三年修成正果A股上市核准通过,一大批照明企业登陆新三板,中国照明企业光耀巴西奥运会.......坏消息是,有一个叫做”行家说“的专注于服务照明行业的资讯APP横空出世。 
关于“行家说”,这真的是一个坏的不能再坏的消息了,因为这种事情竟然没有发生在照明行业根基深厚的传统媒体上,没有发生在照明行业中不死不活啃老本的BBS身上,没有发生在以资源牵引做为主营业务的照明行业各种协会身上,也没发生在至少规划了三个不同版本的行业APP的我身上。
好消息不缺众人拾柴,今天主要谈谈这个坏消息产生的原因及长远影响。
微信公众号 VS 原生APP
微信公众号似乎已经成了资讯传播业务的一道风景,但是微信公众号的局限性实在是太太太太太明显了,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微信公众号的天花板是微信那试图适用于一切形式资讯处理的尽可能通用化的简陋框架,而APP的天花板是其设计运营者的能力所及和主题立命的高度。
从
从
上表中,黑色部分更多是条件和过程,红色部分更多是效果和结果,APP起步难但价值沉淀高具有很强的深度宽度扩展性,微信公众号起步简单但价值沉淀低、过度依赖即时性、爆炸性、强有力的原创性讯息及资讯传递。总结APP和微信公众号的价值:公众号做好了不过是微信平台上一根葱,原生APP做好了玩好了是一片特色森林。
快餐文化 VS 价值存续 
微信公众号是一个碎片化的存在,是一个个人秀的舞台,是一个即时性信息和资讯传达的工具,是一种网络快餐文化。看看下面这些2015年排名前十的公众号,有没有感觉到阵阵的冷意?对的,新闻、娱乐与音乐,符合腾讯阵营赖以生存和价值缔造的"虚拟经济"生态,然而,生活中商业中学习中.......没有这些真的没什么影响,不是么?
从
从
原生APP则明显不同,资讯内容通常只是原生APP的互动内容之一,基础功能/工具或者平台价值才是原生APP的核心,每一个APP都是为精准定位的内容而生的,其所依托的功能/工具和平台,服务于内容缔造并创造出可延续可扩展的价值。微信、支付宝、滴滴打车、各种掌上游戏、各种手机管家、58同城之类的,途牛旅游......为什么这些是APP不是公众号?技术上的,因为目前微信公众号还支持不了太复杂的服务框架;商业层面的,有些话不能说太透,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并且,要遵循企鹅家的规则。
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协议里有一条很有意思:6.1 微信公众帐号的所有权归腾讯公司所有,用户完成申请注册手续后,获得微信公众帐号的使用权,该使用权仅属于初始申请注册主体......帐号使用权禁止赠与、借用、租用、转让或售卖。
从
今日头条大火,腾讯打造了”天天快报“,是一个APP,不是一个公众号。为什么是一个APP?为什么不是一个公众号?公众号太碎片化了,APP才是精准内容及价值的承载体。
成本 VS 产出 
有人说APP这玩意儿,没个上亿的资本烧烧烧,是弄不出什么名堂的,呵呵.......APP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一功能/工具性质的应用,一类是资源/资讯的平台应用,前者APP的功能开发是重点,通常投入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 比如掌上游戏、实用小工具等,一个精准的定位加上体验不错的APP设计,完全可以达成细分领域的手机APP之王。
从
从
对平台型的APP来说,需要聚集足够多的资源支撑平台当然需要调动足够多的资本来运作,但是,重要的永远不是钱,而是人,以及平台所采用的利益分享模式。如果是利益独占,那投多少钱都是有可能的,如果是利益分享型的,调动对相应的利益有所期望的资源来共同支撑平台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比烧钱效果好并且更可持续。微信本身属于利益分享型的平台,至少,对内容制造者和参与互动的外部资源来说是这样的。
能给用户带来真正价值的APP,需要的只是把APP打造到极致的开发成本和适当的推广费用;不能给用户带来真正价值的APP,烧十个亿也没用。
从
从
每一个行业都需要一个综合型的资讯/资源互动的APP平台,照明这种小行业只需要一个就够了,这就是我觉得"行家说"抢先一步弄出个中国照明行业APP实在不是个好消息,我承认我有些嫉妒。
By the way,上面这些APP没有几个是烧钱上亿的那种存在,APP就是APP,一个可视化的内容/功能界面而已,烧钱的永远都是内容,而内容,是持续产生和沉淀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合作 VS 竞争 
”行家说“抢了个头筹,业内人士褒扬有之不屑有之,事情总是这样,对那些不屑的人来说,看着别人吃螃蟹既有不是刺痛自己的那种虚假的优越感又有不是美味先尝的那种略显失落的纠结感,对那些褒扬并鼓励和支持的人来说,一些新的合作机会正在呈现。
我属于前者,略有不屑,很是纠结。
即便如此,我还是想说,既然已经有了,那就让我们好好支持”行家说“在照明行业的资源/资讯汇聚上做出一番成绩,在资源/资讯的互动上给与支持,而不是去拆台,去搞个雷同的APP进行同质化竞争。但这个建议我觉得很没底气,照明行业的风气就是”抄抄抄“,企业如此,媒体也如此,一旦哪一个产品或者哪一种模式市场效果体现出来了,马上就各式各样的雷同版本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然后,山东的苹果陕西的猕猴桃,打来打去,烂一地。
"行家说"公众号我没有关注过,APP我也没有下载过,不了解具体的内容,但方向对了,再远的路,都走得下去,因为,希望就在前方是一件非常令人感到振奋的事儿。
从
最新活动
往届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