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喜,又有愁,八卦一下近来LED行业的各种消息
新兴产业智库
·
2016-08-24
网络上流传的新闻配图之一
这几天,一则原标题为“安徽:酒店LED大屏掉落砸中路人” 的新闻,被众多的网络媒体竞相转载,迅速传播了起来(见上图)。
据报道指,本月21日,安徽滁州金鹏广场酒店发生了触目惊心的一幕:LED屏突然掉落,砸中路人。据现场目击者表示,事发不久便有救护车、消防车赶往现场救援。
从该新闻报道中的一系列相关配图可以看到,现场被砸到的车皆已变形,被砸到的路人大当时亦生死未明,情况让人寒心。与此同时,让LED人更为心寒的是,后来发现了该新闻报道的措辞上涉嫌带有“不尽不实”的成分。
原来有人为了以正视听,在事后扒出了位于事发地点未倒塌前的酒店大门实景照片(见下图)。这一下子真相就呼之欲出,其实是整个大门口的“豆腐渣”雨棚跌落,连带固定在雨棚上的LED屏一起下坠……
意外发生前拍摄的酒店照片
此等不幸的消息,自然让不少LED行业中人为惨剧悲痛之余,也无奈深感“躺枪”,并藉此呼吁起大众媒体以及行业媒体进行报道时应当实事求是。确实,为己为人,记者们理应三思而行文,切勿贪一时之快,用词偏颇,而“黑”了某整一行业,令其惯性地无辜“背锅”。
近日,国务院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对今后一个时期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方案》一出,许多人都在发出类似的感叹:这是“好事儿。但要执行到位!”“希望是真的吧,这形势下实体经济太难了”……当然,我们LED行业中人也是不乏对此寄予厚望的,直言希望这真是能为制造业带来福音。
该《方案》强调,要坚持全面系统推进和抓住关键环节相结合、解决当前问题与着眼长远发展相结合、支持企业发展与实现优胜劣汰相结合、降低外部成本与企业内部挖潜相结合、降低企业成本与提高供给质量相结合的原则,发挥好政府、市场和企业各自的作用,全面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
同时要降成本工作,努力使企业税费负担、融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能源成本、物流成本等得到合理和有效降低,人工成本上涨得到合理控制;3年左右使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合理下降,盈利能力较为明显增强,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并且又从八个方面提出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具体措施:一是合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二是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是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四是合理降低企业人工成本。五是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用地成本。六是较大幅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七是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八是鼓励和引导企业内部挖潜。
此外,关于专利问题,一直是我国LED产业容易忽略和相对薄弱的环节,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71号)有关要求,更好的支持我国专利事业发展,减轻企业和个人专利申请和维护负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569号)有关规定,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近来就制定印发了《专利收费减缴办法》。据该《办法》第二条透露,专利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请求减缴下列四种专利收费,具体如下:
1
申请费(不包括公布印刷费、申请附加费)
2
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费
3
年费(自授予专利权当年起六年内的年费)
4
复审费
其中,向国家知识产权局请求减缴上述收费,专利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需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
1
上年度月均收入低于3500元(年4.2万元)的个人
2
上年度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0万元的企业
3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营利性科研机构
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人或者单位为共同专利申请人或者共有专利权人的,应当分别符合前款规定。专利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为个人或者单位的,减缴本办法第二条规定收费的85%。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人或者单位为共同专利申请人或者共有专利权人的,减缴本办法第二条规定收费的70%。
根据LED行业研究机构日前发布的一份“2016全球照明市场”报告指出,预期包含植物照明、医疗手术灯照明、海运与港口照明及智能照明在内的四大特殊商业照明市场,将会逐渐受到市场关注。统计显示,2016年LED全球特殊商业照明市场规模为43.6亿美元,至2020年将达到164亿美元,2016年至2020年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30%。
据估计,2016年全球LED智能照明市场规模为23.5亿美元,2020年将达到134.27亿美元,是特殊商业照明应用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此外,2016年全球LED植物照明市场规模约5.75亿美元,2020年将快速增长至14.24亿美元;2016年全球LED医疗手术灯照明市场达6.12亿美元,至2020年将达到7.87亿美元。
下面以植物照明为例谈谈。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植物照明的前景一直备受看好——尽管为数众多的跨国企业,如飞利浦、欧司朗、晶电、松下、富士通、东芝等,都已经提前布局这一新兴领域,然而,包括在自动化种植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日本,也还不得不面临着大约70%(甚至更多)的植物工厂不能盈利的现实。纵观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相关的企业光靠政府补贴维持生存,终非长远之计。技术人员当务之急,还是要着力降低成本,重点培育高附加值产品。
前途是美好,道路是曲折的。有人认为,未来三年里,LED布局植物照明将会步入“黄金期”。事实上,从2015年开始,一些具备一定规模的植物工厂正在各个省份兴建并投入使用,其中LED植物照明占据主导份额。近日,硅谷知名投资人ChrisDixon指出了未来科技行业最具潜力的11个领域,其中就包括了自动化的室内种植。由于太阳能、传感器、LED照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室内农场已成为传统的户外农场的可行的替代。相比于传统农场,自动化室内农场所用的土地和水要少 10 倍。且不依赖于天气,农作物每年可收获多次,也无需使用农药。
来到8月份,越来越多的LED大咖企业陆续发布了自己的半年度“成绩单”,结果依然是那样有人欢喜有人愁。其中华灿光电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1295.28万元,同比增长41.16%;乾照光电取得的成绩则较为“杯具”,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了125.36%;国星光电上半年净利增长13.23%;晶科电子半年度营收超2.44亿;刚刚正式成功上市的欧普照明上半年营收22.34亿元;海洋王照明上半年实现净利157.41万元;雷士照明发盈喜,预料中期多赚3.7倍。
几日前(8月20日),聚飞光电也发布了2016年半年报。当中,1H16增收不增利,照明LED毛利跌破10%,就是行业对其表现的一句精炼概括。据了解,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5,496.3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32%;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5,941.4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5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774.6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34%。据公告所显示,除了产品销量增加外,聚飞光电营收增长的另一原因是合并了香港子公司报表;而净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则是LED产品毛利率的下降。
资料显示,聚飞光电起家于LED封装,主要产品按用途可分为背光LED产品和照明LED产品。在主营业务构成情况表中,聚飞光电照明LED产品的毛利率格外引人注意,该项产品营收为7410.96万元,营业成本为6714.12万元,毛利率仅为9.4%。
翻查该公司历年年报,聚飞光电自2012年登陆A股开始,照明LED产品的毛利率为23.5%,此后便连年走低,今年上半年更是跌破10%。据专业人士分析,大凡毛利率低于10%的照明封装企业,通常将会很难维持生存。由于聚飞光电的LED照明产品所占营收的比例仅为11.32%,因而还能以其他产品支持公司运转。
事实上,目前竞争过度激烈、趋向白热化,LED照明产品毛利率的走低已经是行业常态。国内封装龙头企业木林森今年的本年报尚未披露,毛利率具体情况尚未可知,然而据了解,其2015年LED应用(包括照明产品及其他)的毛利率也仅为7.17%。
(来源:新兴产业智库)
新兴产业智库
助新兴产品“落户”
关于创新创业大赛,直戳“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