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顿案例 | 用灯光照亮历史文化的瑰宝——丝绸之路
西顿照明
·
2016-08-22
奥运会已于今天闭幕,
回想每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
除了五环与奥运主题的出现,
必定少不了各代表国的文化。
中国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
展现了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
比如,
再现四大发明之一,
发明活字印刷术印刷的场景。
展现大唐盛世。
表现郑和下西洋。
当然,还有源于西汉时期,
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
丝绸之路
想要欣赏丝绸之路的历史,
观看各国丰富多彩的文明与文化,
可以来这里——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中国贸促会共同主办,将于2016年9月20日至21日在中国甘肃省敦煌市隆重举办,并每年举办一次。
为体现博大的敦煌所拥有的汉唐文化,特以简洁现代的设计为主基调,以丝绸之路沿线重要文明为补充,与主体建筑风格形成完美的统一。现国际文化博览会场馆建设项目已全部竣工,由西顿照明提供灯光。
整体结构
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由三栋建筑构成。
主体为会议中心,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兼具开幕仪式、国际会议、新闻发布和餐饮宴会功能。两侧建筑为展览中心,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以展览和商业功能为主。
(图片来自网络摄影师)
室内的设计注重吸收中国汉唐建筑文化精华,体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敦煌当地文脉的延续。而灯光既要保证会展中心足够的照明,营造柔和且能够保护文物的光环境,又要表现会展中心的实用、简洁、大气,具有明显的敦煌文化特点。
公共区域
公共区域是表现会展中心细致与文化气息的区域,灯光需明亮柔和。
- 入口大厅 -
作为唯一的入口大厅,是重要会议期间国家元首迎接各国政要的重要场所,预留较大面积的记者工作区,因此空间挑高、敞亮。
▲将敦煌古建筑中的覆斗式藻井、斗拱元素和祥云图案融入现代设计中,采用能满足高空空间的灯具深藏防眩,营造出现代而又不失汉唐遗风的高大空间。
▲除了带着敦煌文化的灯具设计,同时引入自然光,使得敞开的空间不会感到空旷、冷感,营造庄重的艺术文化氛围。
- 走廊 -
走廊联接大厅、接见厅、两个多功能会议室和大会议室,长度38米。
▲水平照亮的方式给人以明快、简约的感觉,通过大理石地面的反光,使得空间更敞亮。
▲天花采用灯光的明暗交替增加空间的层次感,使得主通道视觉效果更丰富。
会议中心
会议中心气氛较为庄重,设计相对简约、大方,注重交谈氛围。
- 会议大厅 -
大会议厅具备大会开幕式、大型国际会议、报告会、新闻发布会等功能,总面积3300平米,可最多容纳2012人举行会议。
▲在大厅的顶部和立面适当运用古朴敦厚的汉唐柱梁、斗栱元素,结合简洁明快的藻井造型,有序的灯光排列均匀照亮空间,使整个空间庄重又不乏明快舒适之感。
▲墙面洗墙效果明显,补充光线且不影响视觉环境。显色性高,突出座椅的色彩,增加空间的活泼感。
- 多功能会议厅 -
中型多功能会议室每间面积200—300平米,共设置了16间。可容纳 120—160人开会。
▲根据不同类型的空间制定布灯方式,依照天花的层次进行层层叠进地布灯,均匀照亮空间且防止眩光,支持多种智能调光方式。
▲依次风格为:中式多功能会议厅、欧式多功能会议厅、印度风多功能会议厅。
国内/国际展馆
通过平面功能的提升,可布展面积扩展到共2.5万千平方米,可满足文化年展的使用需求。设计采用开放式吊顶,地面采用合金骨料耐磨地坪,配以综合管沟和地面展位箱,以满足各种类型展览对地面及机电系统灵活性的需求。
▲(图为灯光测试中)展馆天花沿袭敦煌特色文化,营造古色古香的汉唐风味。墙面灯光洗墙效果均匀,同时补充光线。
▲(图为灯光测试中)灯光水平照亮地面,使得空间轻快;星星点点的灯光帮助空间的延伸。
▲(图片来自网络摄影师)采用极具工业设计感的灯具(型号:CEK6117S),契合具有科技感的天花设计。可调节光束角,最大可调至216°,满足展馆多样照明需求。
▲(图片来自网络摄影师)吊装的灯具(型号:CEK6119S)采用3D立体式散热技术,光效高,支持多种智能调光方式,最大程度上满足展览品的灯光需求。
会展中心正在紧密准备中,
更多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文化,
都尽在文博会开幕之时。
再为亲们奉上文博会的夜景,
是不是更想要去一睹究竟?
✤ 案例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