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跑偏教学——怎样才算合格的虚假宣传?

LEDPai · 2016-08-22

路灯

一般来说,我们觉得路灯嘛,政府采购的,应该没毛病吧。下面来看一份“前言不搭后语”的路灯规格书(图 1a)。整灯光通量≥15000lm (我们姑且就信了),功率是200W,假定全部用在了光源上,驱动的损耗是0。所以光效是15000lm÷200W = 75lm/W,到目前为止画风还算正常。

在后面描述LED灯珠特性中说到,光效是220lm/3W。嗯,够聪明,也知道参数不够看,拿不出手哈,我们现在就看看灯珠光效是多少,220lm÷3W = 73.3lm/W。到这儿画风就不对了,前面整灯的光效是75lm/W而灯珠本身的光效才73.3lm/W!也就是说,当灯珠装到灯具上以后,那些驱动啊,透镜啊非但没有消耗整灯的能量,而还提供了额外的能量!我这是穿越到了玄幻小说里了吗?这可比不消耗能量的永动机牛多了。

可能很多人会以为,有那么大惊小怪嘛,兴许是人家搞错了呢?好吧,要怪就怪我咯,那么整灯的光效是73.3lm/W,而LED的光效是75lm/W,所以整个灯的效率是 73.3lm/W÷75lm/W ≈ 98%……,你确定没在逗我?咱们先不谈驱动的损耗,就说如果透光率为98%的透镜是一个什么概念——最好的照相机镜头也不过如此。看看那个路灯的照片(图 1b)和规格书上的尺寸702*400*168MM,再想想几千一个高级照相镜头的大小,我很想知道这个路灯要卖多少钱……。

另外,最高环境温度只有55°C?就现如今动辄35、6°C的高温,夏天晚上开路灯时的室外温度绝对不止55°C吧。还有就是40000个小时的寿命,要是平均一天亮12个小时得保用9年多,你确定?!

图 1 (b)是产品的实物照片

球泡

至于像球泡这样的大路货,规格书里的错误更不罕见,挑一个有意思的,让大家涨见识(图 2)。在规格书上第四项写着电源效率是0.8,用人类的数学知识去理解的话,这个0.8就是80%的意思。而第三项写着LED驱动的输出电压是16V;输出电流是180mA,所以驱动的输出功率是16V×180mA = 2.88W。第五项提到灯具的总功率是3W,从而可以计算出驱动的效率是2.88W÷3W = 96%。80% = 96%?我突然非常怀念在小学里教我数学的体育老师。

汽车大灯

还有那些看上去“高大上”的汽车大灯也不例外,比如下图那奇怪的温度(图 3)。我们假定车大灯正常工作时的环境温度为70°C,简单地用大灯温度减去环境温度后再除以功率。就可以知道,第一个卤素灯在工作时平均每功率使得灯具升高3°C不到,而第二个氙气灯每功率使得灯具升高4度多一点点。

而LED灯?工作时几乎没有使灯具升高温度!即使我们完全不考虑环境温度,LED灯每功率也只是使灯具升高2°C不到!在产品形态接近、散热条件接近、工作环境接近,尤其是对于集中光源类型的LED灯具来说,目前散热是一个挥之不去梦魇的情况之下,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是用了巴拉拉小魔仙的魔法,还是买LED灯附送一台大功率空调?再看看LED灯的寿命,8-10年?就是九牛二虎也拉不回在作死道路上狂奔的你啊。

每每看到以上的“表演”,我都忍不住仰天长叹,哥们儿,就你这智商也只能在照明行业混了o(╯□╰)o!

现在让我们看看高手是怎么玩儿的。以下两个宣传一个出自某老牌国际照明企业;另一个出自某国内上市公司。一个是老而弥坚,一个是长江后浪,不愧为我照明行业的楷模。

图 4 (b)是天猫上某上市公司对其车灯寿命的说明。

图中都有对寿命的说明,一个是3年(图 4a);另一个是30000小时(图 4b),看似和上面我们说的描述也差不多。

可!是!

图 4a中多了“以每天点5.5小时计算”;

图 4b中写上了“按日均2小时开灯时间计算”。

看见没有?这就是区别。

如果你每天坚持不了只用两个小时,多用了一点,那就算用1年坏了也得你自己负责。为什么?人家只说每天2小时可点40年,可没说你每天多用点,比如点8个小时,就能用10年,这是你自个儿琢磨的,和人家无关ㄟ(▔ ,▔)ㄏ。

谁说我国的照明行业不进步的,看看这个。还有,谁才是“本土化” 做得最好的企业?“三星”?“沃尔沃”?差得远!要论第一那还得看我大照明行业,不服来辩。

看了以上的高叟,再看看那些个“制杖”企业,请容许我说一句,“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_╰)╭。

不过在座各位也不必太难过,老司机也有翻车的时候。我们来看一个同样来自于上市公司今年的产品宣传(图 5),灯珠200lm/W?!还不光是在实验室里的样品,而是能批量生产的产品!

当时我就震精了!

这是超英赶美的节奏?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打开了这家公司的官网,在上面搜索规格书。当时想着就算不能用也得下载来看看,就算下载不了也得截个图留作纪念。结果……用产品名“*锐”或者“R***tar”当关键词就只能搜到那个产品宣传的页面;而用关键词“白光”+“*锐”或者“白光”+“R***tar”就什么都搜不出来。

说好的“工匠精神”呢?说好的“供给侧改革”呢?结果就是把产品的规格书给“改革”没了?那个从实验室出来、可以批量生产的产品装完逼跑哪去啦?

最后……(围观群众:“这就最后啦?说好的教学呢?”),能这么想的,你还太连青。没看见题目又是“跑偏”,又是“虚假”的,意思意思得了,你怎么就记不住呢……(围观群众:“信不信我一板砖糊你脸上!”)。

好吧好吧,我们来举个栗子作为今天教学的结束。这个栗子是某兄弟媒体上看到的(某兄弟媒体:“小样儿,放学你等着!”)所谓的“防眩光”灯具介绍。

现如今的天气你懂的,我当时正在午睡,迷迷糊糊间看到那里面的参数(图 6),顿时睡意全无。97%的全放射率?95%的慢放射率!还有放射性?!这是灯还是原子弹?还有慢放射什么鬼,和慢中子核反应有关吗?后来了解到,这个全放射率是全光谱反射率;慢放射率是漫反射率。

可问题仍然没有解决,97%的反射率?在自然界里反射率高的应该属于分子有规律排布的晶体类, 这其中反射率最高的材料是加工后的镜面银,其对于可见光反射率也不过就是95%,还不一定是全光谱反射。一个纳米颗粒组成的分子长程无规排布的非晶体还能高过镜面银?再说了,就是95%的反射材料,那可是拿来当镜子用都有富余,也就是说能成像的(说人话就是能反射太阳光闪瞎你眼的),这不是增加了灯具的眩光吗?

后来又委托兄弟媒体(兄弟媒体:“我这到底是图啥啊 ”)问了厂家。回答是,看错了,是在实验室的某特定条件下,这个纳米材料反射率能做到93%。好吧不管厂家到底是什么原因,你听了以上的过程是不是觉得厂家一点都没有诚意呢?

现在就看少数派怎么妙笔生花,起死回生了。我们给出的建议是,在后面加上一行小字,说明“此材料的反射率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得”。怎么样?一下子显得诚意满满,同时逼格还高吧。

好了,今天的教学到此结束,听懂的就听懂了,没听懂的……,美女可以私信少数派,我们可以一对一深入交流。男的嘛……,妈蛋一边待着去。下!课!

PS. 大家可以回过头检查检查,少数派在文章里是不是只用了一点常识加上一个只有加减乘除功能的计算器。